板蓝根是怎样成为国民神药的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传染病的风声一来,中国某些地区的板蓝根就会脱销。世界上还有什么病是板蓝根不敢防、不敢治的吗?防流感,抗病毒,是不值一提的本职工作。登革热、空调病,这种小病也不在话下。就连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它也能预防。甚至,还能清除人体内毒素,解决抗生素副作用问题。这只是板蓝根神话的冰山一角。当你喝板蓝根,享受甜甜的红糖味时,不太可能意识到,这种「神药」背后藏着多少历史与利益集团的纠葛。赤脚医生的发明与其丰富多彩的神奇药效相比,自然世界的板蓝根,不过是一种其貌不扬的植物而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板蓝根」这个名字所指的,甚至是因为缺乏植物学知识而被强行捏合在一起的两种植物。按理说,板蓝根是「板蓝」的根。板蓝又叫马蓝,是一种爵床科植物。《本草图经》说:「马蓝,连根采之,焙捣下筛,酒服钱匕,治妇人败血甚佳。」

不过,现在广泛种植、出现在各种颗粒冲剂当中的,又是所谓「北板蓝根」,即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它的叶子是大青叶。

这两种基本没有亲戚关系的植物之所以被混淆,是因为它们都能产生蓝色染料,都属于中国人认知「蓝」类植物。李时珍虽然对各种「蓝」有所辨析,但直到年,《中国药典》才首次将两种板蓝根分开,为马蓝增加「南板蓝根」条。

·菘蓝植物,《勇敢之心》中苏格兰勇士脸上的蓝颜料就被认为来自于它

整个古代,板蓝根在大批清热解毒药材中都未崭露头角,远不是「国民神药」。事实上,以之为代表的中医非处方感冒药,多是20世纪中叶以后民间发掘、商业推动的产物,板蓝根也概莫能外。

板蓝根的首次崛起,是赤脚医生盛行的六七十年代。

当时,中国大地上广泛开展的赤脚医生培训推广了一套「中西医拼配」的医学世界观。它的疾病视野完全是西医式的,不看寒热阴阳,按照传染病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分下去。同时,在治疗方面又提倡「一根针一把草」,把中草药作为介绍重点。

按《本草纲目》记载,各种「蓝」类药材都有「解毒除热」的功效。两大医学系统的强制性对话,随即产生了「板蓝根能预防流感」这类生搬硬套的知识结晶。

·图片拍摄自丹东市卫生局,土验单方选,

与其他药材相比,板蓝根的一大优点是处处能种,适合赤脚医生学习推广。适应性极强的菘蓝在欧亚大陆从东到西都有分布,北到北欧四国,南到海南岛。从70年代到80年代,有文献记录种植板蓝根的省份有20多个。许多基层医生提到自己在院前屋后栽种几棵,再利用简陋的压片机、煮沸蒸馏设备,将其做成板蓝根片、板蓝根注射液,甚至板蓝根眼药水,从乙脑到沙眼都用它来治疗。从80年代起,全国开始大量种植和加工板蓝根,产能扩增的速度快到无法想象。年,上海爆发了甲型肝炎,两个月间29万人发病。当时,上海市卫生局拟订的肝炎预防方、治疗方,都以绵茵陈和板蓝根为主要药材。上海的板蓝根很快供不应求。当时分管卫生的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后来写道:「各地生产的板蓝根一下子都运到了上海。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把茵陈、甘草、大黄等中草药放在一口大锅里煮,到吃药的时候每人分上一碗。」通过这次教训,上海市民比其他地区民众更早学会了抢板蓝根。一个肝病医生回忆,当时上海凡是与板蓝根沾边的药材一概卖到脱销,还出现了地下黑市,平时2毛钱一袋的板蓝根冲剂,能卖一口价10块钱。实际上甲肝是自限性疾病,不进行特定治疗也能好转,而板蓝根防治甲肝完全无效。不过,再怎么风光,此时的板蓝根也没有成为病毒预防领域一家独大的药材。它不仅常和大青叶一起出现,也经常与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等野菜并列,和著名的「熏醋法」一同,被列为防治流感、乙脑之类传染病的验方。当然,在缺乏效果验证这一点上,它们也是并列的。

·在板蓝根的诸多应用中,抗病毒餐巾纸也许是最有实用性的一款,年由东申发明,用藿香、薄荷、大青叶、板蓝根、虎杖、黄芩六味药材直接制成

神药是怎样炼成的

即使在中医里,板蓝根起初也不是防治传染病的首选。有学者统计了到年间研究得最多的中医防治流感药物。他们发现,南方用得最多的是连翘和金银花,北方是金银花和连翘。板蓝根在南方排第三,在北方仅排第八。从中国引进科学药学的技术以来,就不断有学者试图发掘板蓝根的药理,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也确实找到了活性物质;只是这些研究大多是实验室研究,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极少。即便官方已不再鼓励用板蓝根防治流感,仍止不住人们一有风吹草动就大量购买服用的热情。一盒板蓝根,就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疫病恐慌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yy/4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