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的板蓝根

黑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公交车上人挤人。突然“噗”的一声响,短促有力,紧跟着一股屁味儿袭来,众人纷纷掩鼻,四下张望源头,无果。过了一站,又一股屁味儿开始弥漫,但悄无声息,估计这次夹紧了。一胖大姐怒了,“谁啊这是?还没完了!”没人搭腔,也没人敢搭腔。大概隔了几秒钟,后排车角落里传来一个浑厚的中年男人的声音:“嘿,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板蓝根!”众人爆笑!胖大姐也大笑……北京的那个深冬的早上顿时暖和起来。这件小事从若干年前伴随我至今,几乎每次在冬天坐公交车都会想起来,异常温暖。相信大部分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喝过板蓝根冲剂,那种棕黄色的苦药汤,加多少白糖也压不住那股邪味儿!“板蓝根”到底是何方神药呢?其实,并没有“板蓝根”这种植物,准确地讲,应该是“板蓝的根”。“板蓝”小名“马蓝”,此“马蓝非彼”“马兰”,后者也叫“马兰头”,凉拌吃起来口感不错。马兰头板蓝的模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生只开一次花,而且基本上在开花之前,就已经被收割了,所以我们很少看见它们的花朵。板蓝生长需要比较温暖湿润的环境,所以只能生活在我国南方,被称为“南板蓝根”。板蓝与此同时,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生活着一种强势替代品——菘蓝。最早出现于医药典籍中的只有“蓝”这一个字而已,而这个“蓝”指的就是菘蓝。《说文解字》中的描述是:“蓝,染青草也。”当时的菘蓝,主要是衣服的染料。至于名字逐渐演变成“菘蓝”,则很可能是为了区别其他的蓝色染料植物,例如上面提到的板蓝。因为菘蓝比较适合在北方种植,所以被称为“北板蓝根”。除了上面说的南北双雄,蓼蓝也是一种提供板蓝根的植物,只不过蓼蓝的栽培数量远低于板蓝和菘蓝,所以出场的机会并不多。在这三种“蓝”中,目前产量和用量最大的植物是菘蓝。也就是说,我们吃到的“板蓝根”多数不是板蓝的根,而是菘蓝的。而且,最早入药的并不是“板蓝的根”,而是菘蓝的果实和种子,然后是这三种植物的茎叶,最终是因为染料的不足,才用根作为替代。逐渐的,这三种植物的茎叶和根有了不同的名字:前者叫做大青叶,后者便是板蓝根。大青叶通常会被磨碎成粉末状或者制成团块以便使用——“青黛”就是这类制品在中药房中的名字。有病治病,没病预防。很多人是本着“喝喝没坏处”的想法来使用板蓝根的。每当遇到流感、肺炎等病毒性流行病爆发时,“包治百病”板蓝根就会脱销,其实用处不大,最多就是个精神安慰剂。到目前为止,板蓝根中的化学物质能发挥作用的,只是所含的靛苷可以抑制毒素的活性,延缓病毒与细胞结合,理论上讲这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病情,不过靛苷并不能像达菲那样杀死病毒。更重要的是,以上都是体外试验,都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而有确凿的临床依据的是,板蓝根具有长期肾毒性积累和小儿溶血症状,无论你的情怀是什么,都要尊重事实。况且,同其他植物一样,板蓝根有着复杂的化学成分,很容易引发各种过敏反应,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发生皮疹等症状的情况并不罕见。所以,把板蓝根当茶泡着喝,这并不是什么好习惯。年,因为吃毛蚶,上海甲肝爆发,人们用搪瓷缸子沏板蓝根招待胆大的访客,医学意识受限,有情可原。年,因为吃野味,非典爆发,板蓝根被一抢而空,事发突然没经验,有情可原。现如今,又是为了口吃的,新型冠状肺炎爆发,板蓝根又当宇宙神药搬出来了,可见有些人的脑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可肉身还滞留在蒸汽时代。当然,传统医学其实每个国家都存在,有一批拥趸。神神叨叨的亚洲美洲各国自不必说,欧洲很多地方也流行,毕竟有中世纪女巫捣草药的底子。比如在西班牙,人们喝洋甘菊茶,这玩意在西班牙的地位基本上相当于咱们的板蓝根。提高精神和肉体免疫力,靠得是科学武装头脑、谨遵医嘱、加强锻炼和自我调节心情。至于板蓝根和养生?呵呵。                严不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yy/4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