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派middot话题感冒灵板蓝

皮肤病治疗医院哪家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29.html

感冒发烧、头疼脑热,日常生活中,身体时常会出一些小毛病,跑药店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事。

北京市民于大妈到家门口的药房购买一小瓶谷维素,在付款的时候她大吃一惊:19.8元!“我记得原来这药也就3、4块钱一瓶呀。”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北京各大药房已有多款OTC(非处方)药品悄然上调价格。

多款非处方药悄然涨价

谷维素片北青报记者赵新培摄

在位于北二环的医保全新大药房,谷维素依然被摆放在货架的最低一层,但是价格却翻了几个跟头。于大妈记得,像谷维素属于物美价廉的家庭必备良药,“以前也就3、4块钱一瓶。”但是现在,10毫克/片装的谷维素,零售价格上涨到19.8元,是年药价的5.8倍。

药房收款台工作人员坦言,药品价格涨得是有点猛,“以至于有的顾客还以为我们收错了钱。”此外还有市民发现,藿香正气口服液、三九感冒灵、三九胃泰、黄连上清片、强力枇杷露等OTC中成药品都有提价现象。比如太极藿香正气液,不久前售价还是19.8元,而现在价签上的价格是23.8元。

图为太极藿香正气液。谢艺观摄

“不只是感冒药,保健品也在涨价。”

“现在很多药都涨价了,有的感冒药涨了近一倍!”北京西城区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说,某品牌的感冒灵,以前卖9块多,现在卖17元。而在北京某些药店,更是卖到20元。

“不只是感冒药,保健品也在涨价。”工作人员指着架子上的一盒维生素说,“这个牌子的,之前一瓶多元,现在已经涨到元了。”

今年刚上大一的杜伟对此也深有感触,“压力大、学业繁忙的时候会头疼、睡不好觉。”杜伟说,一盒接一盒的安神补脑液陪伴了他整个高三。当时学校附近药店卖的价格是15元。而前两天,当他再去买药店购买的时候,已经涨到了20元。

资料图:北京一家老字号药店内,前来购买药品的市民络绎不绝。中新社发李慧思摄

据公开信息显示,今年8月,吉林敖东曾下发通知称,自年9月15日起,其产品安神补脑液10ml*10支规格的零售价格将调整为32元/盒。据了解,在此之前其零售价在25元左右,涨价幅度接近30%。

另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上海市年第二批常用低价药品挂网采购未公布药品情况说明”,来自兰州佛慈制药、山西汾河制药、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等30余个常用药被认为涨幅过大。

其中,兰州佛慈制药有6个产品赫然在列,分别为板蓝根颗粒、保和丸、健脾丸、龙胆泻肝丸、香砂养胃丸、天王补心丸。

而在此前,兰州佛慈制药就发布了涨价公告称,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自年3月1日起,对浓缩丸、大蜜丸、水丸、口服液、胶剂、颗粒剂、片剂等多种剂型的多个产品进行全线提价。

企业回复称成本上涨

药价涨价的原因,很多企业的回复都是成本上涨。

据了解,目前新版GMP(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已经施行,为了达到相关规定要求,药品生产厂家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另外,行业监管也在不断升级。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同时,监管部门对中药材质量监管趋于严格,抽检和跟踪成为常态,这使得药材质量提升的同时,在需求充足的情况下,价格也随之上涨。

“包装材料和运输等成本都有所提高,人力成本显著增加。”也是很多药企提出涨价的理由,与西药相比,中成药的生产加工环节更为复杂,中草药的种植、提纯和研制,需要大量的人工。

甘肃岷县中国当归城内中药材交易场景。杨艳敏摄

而同样困扰很多药企的,还有环保问题。气味难闻、污染环境是很多人对于药厂的印象。居住在药厂周边小区的李玲说,“因为药厂的缘故,就连小区的房价都比市里其他地方低很多。”

随着国家对制药环保问题日益重视,为了达到环保要求,不少药企斥巨资进行改造,甚至一些药企面临关停、兼并的局面。

据《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显示,截至年11月底,全国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是家。而截至年11月底,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家。

药厂数量的减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药品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下降,也推动了药价上涨。

北京双鹭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亚军曾表示,近年来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关停外迁现象较为频繁。这使得个别企业取得了对某些原料药生产的垄断地位,并借机提价。

制剂企业备受牵制

原料药生产垄断会严重牵制制剂市场。

根据原料药对制剂生产厂商的对应比例抽样调查结果,一家原料药企业最多对应家制剂企业。

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副局长李青曾介绍,我国种化学原料药中,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仅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仅3家可以生产。

原材料一旦出现价格上涨或断供,就会影响下游企业的生产。

资料图

近日,有自称左卡尼汀注射液生产厂家员工在网络上发布公开举报信称,东北制药为提高自家制剂出厂价格,原料药左卡尼汀从涨价10倍到高价也断供。

东北制药在回复媒体采访时表示,药品确实有涨价,但没有暂停对外供应。据悉,东北制药是目前为止唯一符合药用标准的原料药供应企业。

“现在原材料垄断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些原材料价格上涨达七八十倍,这些费用都会转嫁到医保费用和患者支付上,把制剂企业也坑了。”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透露。

这样的情况下,制剂企业只能选择提高药品价格或停止生产止损。

年6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企业有了更多定价权限,影响药品价格。

11月6日,辽宁省发布易短缺药品年第三号预警预报。根据公布的信息,15个药品企业自述由于原料、企业生产线改造等原因而造成产能不足;6个药品企业自述由于采购不到原料而停产;2个药品以原料药价格上涨、中标价格低为由不能正常供应。

太极集团此前就表示,鉴于今年霍香正气口服液主要原料苍术等原、辅、包材价格持续上涨,为缓解公司成本持续上升压力做出涨价决定。

“再涨要买不起药了”

相比民众对常用药价格上涨的剧烈反应,药企则认为现在的提价幅度影响是小的。

11月8日,华润三九在披露的投资者记录表中表示,近年对三九胃泰,感冒灵、强力枇杷露等产品进行了小幅度的提价,提价虽对品类增长有一定影响,但由于提价幅度有限,因此影响较小。

但说到药品价格,患者张洁很是无语,“怎么涨那么厉害,这么涨下去要买不起药了!”

图为家里常用药药盒。谢艺观摄

住在丰台的李玉也直抱怨,“不知道是不是各个药店价格不同,这里20块钱的感冒灵,在老家也就9块左右。一副膏药,里面没几贴,竟要了我三十多块钱。”

除此之外,小儿常用药也在涨价,赵华目前在女儿家照顾外孙,家里常备着大人小孩的各种药,有时候药吃完了,她就会跑去药店买。

“小孩吃的药中,有一款止咳的,就比以前贵了,还有感冒颗粒也涨了一点。”

药店工作的张娟补充道,“就拿美国产的小儿用药‘艾儿’说,之前一盒是元,现在已经涨到了元。”(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来源:河北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yy/4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