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眼睛有点红,就想着买支红霉素眼膏点一点,以前一盒只要一两元,现在怎么涨到五六元了?”金华市民陈女士说。近日我们走访市区多家药店发现,涨价的不只是红霉素眼膏,维生素、谷维素等价格较低的家庭常备药也都悄然涨价。
低价药到底怎么了?看病的成本会因此上升吗?
红霉素眼膏涨幅达%
低价药是指在政府定价范围内、按照规定的费用标准遴选且价格相对较低廉的药品。现阶段,日均(使用)费用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的政府定价药品都可称为低价药。
陈女士家住金华十五中附近,前段时间眼睛有些不适,就近在东莱路上一家药店准备购买一支红霉素眼膏。“我记得以前都是一两元的,现在却要5元,这涨得也太快了。”一开始,陈女士以为药店乱开价,又跑了周边几家药店,发现价格都在五六元之间,药店导购员还一个劲地推荐她购买十几元的药膏。“这些便宜药怎么一下子涨了好几倍?”
带着陈女士的疑问,我们来到市区双溪西路上的益德药房。当我们咨询红霉素眼膏时,药店工作人员拿出了一款由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眼膏,售价是5.5元。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包含红霉素眼膏在内的一批日常低价药都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涨价的,像维生素、谷维素这类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涨价。“差不多进价的时候就涨了几元,每年下半年都会遇到类似情况。”
我们随后来到双馨路上几家药店。在同恩堂药房,我们看到由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红霉素眼膏售价6元。据店员蒋阿姨介绍,该药店出售的药品由公司统一采购。“同一款药品有好多生产厂家,有的甚至要卖到10元,算来都是以前的10倍了。”
药店:中成药价格也上涨
我们注意到,像维生素C、维生素B2、谷维素等家庭常备药价格虽有上涨,但涨幅不大。“维生素C差不多涨1.5~2元,谷维素可能涨得多一点,以前4元,现在8元。”蒋阿姨说。
就在我们询问价格时,83岁的范奶奶前来买药。“我73岁那年生病去上海做了手术后,一直在喝中药调理,比起以前,现在的中药价格涨了不少。”店员蒋阿姨也在一旁点头表示,从去年开始中药价格一路上涨,连带不少中成药的价格也上涨了。
在市区一家泰来药店,此说法得到证实。据店主张女士介绍,像大家非常熟悉的板蓝根冲剂、藿香正气胶囊等常见药都有一定程度的涨幅。“板蓝根冲剂以前是10元一盒,现在要卖12元,藿香正气胶囊以前售价6元一盒,现在要8元。”
我们在婺州街一家药店看到,以藿香正气丸为例,柜台上就摆放着三种不同的牌子,价格相差一两元左右。“大一点的制药企业价格相对来说价格会稳定一些,有些小一点的公司价格涨得可能就会多一点。”药店工作人员说。
我国第二季度中药价格指数检测数据显示,个中药材品种中,有个品种价格上涨,约占59%。一些中药材的价格甚至进入翻倍上涨周期。例如三七40头(云南),去年价格约为元/千克,今年最高涨至/千克,涨幅达%。党参去年价格约为30元/千克,进入7月份,价格直线上涨,最高达70元/千克,涨幅达%。原材料的成本增加,直接导致中成药价格上涨。
医院:低价药涨幅不明显
针对家庭常用药普遍涨价这一情况,医院。该院门诊药房负责人说,目前还没出现常用药涨价的情况。“医院与药店不一样,医院的药品都是国家定点,统一从省卫计委招标的厂家进货,所有药品需要在浙江省医药采购平台上采购。”
该负责人表示,医院的招标单位如果没有生产的药物,医院就不会采购,只会选择其他药物作为替代品。“医院根据省卫计委的要求实行零差率,有些药物政府还会发放补贴,也就不会出现药物涨价的情况。”据了解,医院与药店采药渠道与管理机制不同,所以在常用药的价格上两者有所偏差。
至于涨幅较大的红霉素眼膏,该负责人表示,医院暂时没有该药品。“这款眼膏是利润极低的药物,医院的招标单位没有在生产了,所以我们是进不到的。”
那么,医院是否存在药物紧缺的情况呢?“目前,医院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最近虽然是流感、中暑的高发期,但是市场上对症的感冒药、消炎药、消暑药供大于求,并不会出现紧缺难买的情况。”
据了解,一些特殊药品的价格存在较大涨幅。例如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是一款治疗各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殊药品,近几年价格涨了不少。“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的使用人群本身就很少,在全省乃至全国,使用率虽然低,但确实又是救命药,国家统一定点的厂家必须生产,涨价也是合理的。”该药房负责人说。
至于张女士提出的中成药价格上涨问题,该药房负责人表示,像甘草片、藿香正气水这样的中成药,含有中草药的成分,价格上涨是因为现在市面上的中草药价格波动较大。
市民:小幅涨价能接受
对于低价药、中成药等家庭常见用药的涨价,市民又有何反应?
林女士是市区一家外贸公司的会计,平时十分注重家人健康,家里的小药箱都会定期整理,该添的添、该扔的扔。“从购买者角度看,低价药本身价格就低,就算涨价,也不会超过10元,所以还是能接受的。”
叶子是金职院学生,夏天到了,她也会备一些消暑药。“我不喜欢喝藿香正气水,所以就买仁丹避暑,价格很便宜,就算涨价也还是要买啊。”叶子表示,站在厂家角度来说,原材料、人工成本等因素的增加,导致药价的上涨能接受。采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市民对药品涨价持理解态度。
虽然低价药有一定涨幅,但从整体情况看,病人的治疗价格、药费都在下降。年7月1日开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的意见》正式实施,药品进价除了招标采购外,还有与药品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挂网采购、招标定点生产、议价采购等方式,总体药价在各省中处于较低水平。特别在癌症靶向药等价格很高的药品上,市民现在付出的费用比过去降低很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