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药半边莲山泽通气消实肿,入血利

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http://m.39.net/pf/a_4784140.html

辛;平

归心、小肠、肺经。

半边莲是一种小草,虽然在我日常开方中很少使用,但其功效卓著、入经和外貌特殊,勾引起小熊去对祂进行“格物”了解的欲望。也许,“认识”了祂,就会常常想起来用呢?

图片来自网络,右边是半边莲中药饮片

中药书中记载其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及晚期血吸虫病的腹水等病症。半边莲植株是以何种形态生于天地之间?祂又是为何能有如此功效?虽然能查到有关半边莲的古文献非常少,但这不妨碍我们抱着“神农之志”、对祂进行“重新认识”。

还不明白小熊是如何分析中药的请看前篇:

妄想一弹:植物为什么可以做药

理论二弹: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有趣三弹:植物的采摘时间、部位对药性的影响

结束四弹:中药炮制如锦上添花

半边莲生长环境和生理(产地与格物)

半边莲是桔梗科半边莲属多年生草本,花瓣5片类如莲花瓣,因花瓣均偏向一侧而得名。其喜温暖并潮湿环境(提示入药时亲湿气重的部位),耐寒(其辛味来源,提示有辛温之升象,但所长之地大多不至于严寒,故辛非大热),生长的适宜温度是在25℃~30℃之间,虽喜光但更喜荫。可在田间自然越冬,匍匐生于田埂、草地、沟边、溪边潮湿处,土壤以排水好(需流动水)、肥沃(需地之营养)、疏松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合适。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各省区;印度以东的亚洲其它各国也有分布。

图片来自网络

和上节所述浑身是毛的白头翁不同,半边莲植株整体除花外均无毛,其细梗匍匐而生,犹如蔓藤,节节互生细叶,折断枝叶后会流出白色的汁液(取象人体冲润筋膜的精汁和肾阴)。注:前面所述茎根折断有白色汁液的药是蒲公英。

图片来自网络

其根细长呈圆柱形,带肉质(肉质根有保水功效),表面淡棕黄色,光滑或有细纵纹,生有须根(吸水平衡的调控)。茎细长多节,节上常有不定根(提示善利关节水湿),其茎靠近根部的部分呈淡紫色(提示入血分)。

图片来自网络

其花开形状特异,花开向一侧(像有人“他爱我、他不爱我”地掰掉了一半一样,你看不到这条吐槽)。因为其为多年生草本,祂的花期特别长,可以从春天开到秋天,所以花色不一,从初开白色(初开为禀金性),会逐渐转为红紫色(转色提示入血),五片花瓣(五为中土之数)的中间三瓣挤在一起,最旁边的两瓣“对望”,像我们手掌摆出“六”的造型(南非半边莲又有“六倍利”的别名),水是生命之源,河图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匹配这伏地的半边莲,其承“天之水”,运化“土中之水”的特性,是巧合吗?遐想罢了,莫要较真。

图片来自网络

半边莲的花冠对面,有个独立的小凸起物,顶端黑色,并见两边排列小白毛,非常像“蛇爷爷的头”,俗谚“药人识得半边莲,终生可伴毒蛇眠”,足见其善治蛇毒,民间称其为蛇伤要药。我们换个角度看看这个神秘的凸起物,其实也有点像人类的生殖器官(生理阐述,不要多想),与半边莲“利尿”的功效也许有提示。

图片来自网络

中药饮片半边莲,是该植株夏季采收的晒干全株,亦有鲜株捣碎外敷的用法。

观察半边莲的整个生长,其根生兑位(“泽”水多的地方、西方、金性),为艮兑“山泽通气”之象,伏地生长亲和土性,知其善治“肿物”;根茎吸水导水、节节生须,结合辛味,提示其可通利关节;根肉质,茎断见白汁,知其泻中带补;花开五瓣为中土之数,花色兑(白)转乾(紫红),入血行利水湿;花开一侧提示其性偏,结合上述,知其位于八卦的一半:“兑——乾——坎——艮”,其味先甘后辛,可于该卦位,行保精行水、利不动之水的功效。另,其花象形蛇头,因其解毒之效,为解蛇毒要药。

有人会问,辛甘之品,应为“温性”,为何归类于“清热解毒药”当中?其实,中药的这种归类方法是近代人所编撰,而半边莲的辛性在于走窜经络关节的动力,利水行水本就带走热量,“清热”在祂身上、非苦寒之用,反而是行水之功,而“解毒”才为本性。

历代医家评述按

注:经文均为本草类权威古籍,可有查证。

对半边莲的古籍搜刮

《本草纲目》:辛、平、无毒。蛇咬伤,用半边莲捣烂,取汁饮下,药渣敷伤处。气喘,用半边莲、雄黄各二钱,共捣成泥,放碗内,盖好,等颜色变青后,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本经逢原》:生阴湿塍堑边就地,细梗引蔓,节节生细叶,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

《滇南本草》:主治血痔、牡痔、牝痔、羊乳痔、鸡冠痔、翻花痔及一切疮毒,最良。枝叶熬水,洗诸毒疮、癣,其效如神。

《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毒。

按:《本经逢原》描述半边莲的生理,解析其名来由;《本草纲目》中治喘之药用半边莲搭配雄黄(又名药中勾陈,位中土)、和饭成丸(和毒缓胃),九丸(术数)、空腹、盐水(肺病治下,入肾、促金生水)送服,处处讲究,所治之“喘证”依其用药来看,应为肾气虚、水上犯的类型,可谓细致用药的典范。

《滇南本草》和《生草药性备要》提及外敷治疮毒和癣、可消肿毒,临床参考。

关于现代用法

《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风湿性神经痛,头晕。

《中国药植志》:治血吸虫病腹水。

《南宁市药物志》:消肿解毒。治疳积和疔疮初起。

其他方:

带状疱疹:鲜半边莲,适量捣烂外敷,纱布固定,可以用冷热水润湿。每天换药一至两回。

按:风湿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痛、风湿性神经痛及头晕,因为半边莲有入血行水消肿的功效,故都可以考虑用药中加入半边莲。另,带状疱疹有俗名“蛇串疮”,广东人称之为“生蛇”,为火毒带湿生于人身一侧(半),半边莲本就解蛇毒,其“半花”象形之用、功效之用均可治之,妙啊。

总结半边莲的特性

半边莲植株喜温暖并潮湿环境(提示入药时亲湿气重的部位),耐寒(其辛味来源,提示有辛温之升象,折断枝叶后会流出白色的汁液(取象人体冲润筋膜的精汁和肾阴)。其根细长呈圆柱形,带肉质(肉质根有保水功效),表面淡棕黄色,光滑或有细纵纹,生有须根(吸水平衡的调控)。茎细长多节,节上常有不定根(提示善利关节水湿),其茎靠近根部的部分呈淡紫色(提示入血分)。花色不一,从初开白色(初开为禀金性),会逐渐转为红紫色(转色提示入血),五片花瓣(五为中土之数)的中间三瓣挤在一起,最旁边的两瓣“对望”,像我们手掌摆出“六”的造型(南非半边莲又有“六倍利”的别名),水是生命之源,河图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匹配这伏地的半边莲,其承“天之水”,运化“土中之水”的特性。半边莲的花冠对面,有个独立的小凸起物,顶端黑色,并见两边排列小白毛,非常像“蛇爷爷的头”,俗谚“药人识得半边莲,终生可伴毒蛇眠”,足见其善治蛇毒,民间称其为蛇伤要药。

观察半边莲的整个生长,其根生兑位(“泽”水多的地方、西方、金性),为艮兑“山泽通气”之象,伏地生长亲和土性,知其善治“肿物”;根茎吸水导水、节节生须,结合辛味,提示其可通利关节;根肉质,茎断见白汁,知其泻中带补;花开五瓣为中土之数,花色兑(白)转乾(紫红),入血行利水湿;“花开一侧”提示其“性偏一侧”,结合上述,知其位于八卦的一半:“兑——乾——坎——艮”,可于该卦位,行保精行水、利不动之水的功效。另,其花象形蛇头,因其解毒之效,为解蛇毒要药。

《本草纲目》中治喘之药用半边莲搭配雄黄(又名药中勾陈,位中土)、和饭成丸(和毒缓胃),九丸(术数)、空腹、盐水(肺病治下,入肾、促金生水)送服,处处讲究,所治之“喘证”依其用药来看,应为肾气虚、水上犯的类型,可谓细致用药的典范。

风湿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痛、风湿性神经痛及头晕,因为半边莲有入血行水消肿的功效,故都可以考虑用药中加入半边莲。另,带状疱疹有俗名“蛇串疮”,广东人称之为“生蛇”,为火毒带湿生于人身一侧(半),半边莲本就解蛇毒,其“半花”象形之用、功效之用均可治之。

——————————————

网络上看到一位执业药师王兴雷先生写的文案,其中一首“半字儿诗”特别有意思:“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聊与大家共赏。

往期文章欢迎点阅:

细说中药——解表散寒药汇总篇

细说中药

清热泻火药总结(卦位)

细说中药

清热燥湿药总结

细说中药

金银花——托阴解痈瘀之毒

细说中药

连翘——清离转坤、阳结圣药

细说中药

南北板蓝根——龙株三用,根降叶开

细说中药

贯众——拨开湿结,苦收蕴热

细说中药

蒲公英——清艮汲坎,入血解毒

细说中药

紫花地丁——解坤热毒,通营破血

细说中药

重楼——厥阴震位解肝热,定惊止痫祛蛇虫

细说中药

土茯苓——平衡燥金助右降,利湿补土解汞毒

细说中药

鱼腥草——禀艮降兑走气营,泻肺升肝用肾精

细说中药

射干——左升开通辅枢机,肝湿下结破瘀痰

细说中药

木蝴蝶——收平震兑降离火,以补为清和中土

细说中药

白头翁——升降行湿位艮乾,开少阳入血阳明

熊大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yy/4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