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药,为难了多数新手爸妈,怎样吃呢?能和其他东西一块吃么?什么时间吃?今天小编整理了常见药品的使用方法,希望能给您答疑解难。
1吃药和吃饭这么搭才更好!
1饭后服用宝宝吃的很多药都建议在饭后服用,比如泼尼松(强的松),对肠胃刺激较大,胃里有食物可以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比如阿莫西林,饭后吃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再比如益生菌类,胃里的食物可以给益生菌宝宝提供充分的营养,这样他们在“干活”时也会更加卖力,更好地发挥作用。
2饭前服用蒙脱石散是一种宝宝常用的治疗腹泻的药物,它的作用原理是在肠道内吸附病毒和细菌,然后当宝宝拉粑粑时把它带出体外,而如果饭后服用或掺到米汤里和食物同服,就会吸附食物去了,所以在宝宝服用蒙脱石散的前后1小时,最好都不要吃东西哦!
3维生素D饭后或随餐吃因为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宝宝吃的油脂类食物可以更好地促进它消化吸收,因此建议随餐服用或饭后服用。
有的宝妈也知道这一点,于是直接把软胶囊里的维生素D挤进奶瓶和配方奶一起喂给宝宝,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推荐的。
还有的宝妈图省事,直接把维生素D胶囊尖减掉,然后挤到宝宝的嘴里,但其实这样也是不推荐的。
你可能听说过一些卡在宝宝咽喉的气道异物如果冻、松籽、花生米,引起窒息的悲剧事件,但其实维生素D胶囊也会,因为万一宝妈没拿稳,或宝宝生病本就哭闹,这时胶囊壳就很可能直接掉到宝宝嘴里,然后堵在宝宝细小的咽喉或气管,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所以,建议宝妈把胶囊尖减掉后,将里面的内容物挤到小软勺里,然后再喂给宝宝。
2吃药和热水有时并不配!
1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C不稳定,遇热后易被还原,会破坏成分而失效,所以不建议把维生素C泡腾片泡到热水里,可以泡到凉开水或温水中,然后等气泡完全消失、药物溶解,再喂给宝宝。
另外,千万不能直接给宝宝喂维生素C泡腾片,因为它会遇水分散释放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泡沫,如果直接喂给宝宝,大量的气体急剧充斥气道,有可能引起宝宝窒息!前不久就有新闻报道了一个1岁半的宝宝因服用方法不当而不幸丧命的悲剧!
2止咳糖浆止咳糖浆需要覆盖在发炎的咽喉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才能起到快速缓解咳嗽的作用,如果用开水或热水冲,会降低糖浆的黏稠度,导致无法形成保护膜,从而影响疗效!
其实可以用滴管或没有针头的针管喂,喂药时用滴管或针管压住宝宝的舌头,从舌根处慢慢往嘴里推药,因为舌根处味觉不敏感,这样可以降低宝宝吐药的可能,而且还能保证剂量准确!
3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和轮状病毒疫苗等活疫苗都不能用热水服用,因为如果用超过40℃的热水冲服,会导致疫苗失活,就不能起到免疫的作用了。
4益生菌宝宝常服用的妈咪爱、培菲康等益生菌,遇热后其中的活性菌会被杀死,因而也是不能用热水服的。不过爱把益生菌混进米汤里再喂给宝宝的妈妈,可以等米汤凉些了再混入就可以啦!
5抗生素热水会降低抗生素的药效,因此给宝宝吃抗生素类药品时,也最好用凉水或温水冲服。
3喂药的这些雷区,你有踩过吗?
1喂完铁剂就喂奶?宝宝服用铁剂后不能马上喂奶,因为奶中有钙和高磷酸盐,会与铁络合而生成沉淀,影响铁剂的吸收,所以宝宝在服用铁剂后应至少间隔一小时再喂奶,不过可以在服用铁剂后适量喝些果汁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维生素C能促进铁剂的吸收。
2捏着宝宝鼻子喂药?不要捏着宝宝鼻子喂药,不要在宝宝哭闹时喂药,也不要在宝宝平躺是时喂药,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呛咳,而且还会让宝宝越来越害怕和抗拒吃药。
3骗宝宝说药是糖?不要把药说成糖水哄骗宝宝吃,否则宝宝混淆概念以后很容易误服药品,引起药物中毒!之前就有新闻报道,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其中两个拿出饼干和薯条跟大家分享,第三个小朋友没有零食,于是就忽然想到可以拿家里的“糖”跟大家分享,然后这三个小朋友都不幸因误服过量而中毒了。
最后还有温馨提示送给大家:
秋冬是感冒多发季,曾有媒体报道有的幼儿园为了预防流感,让全园小朋友都喝板蓝根颗粒,有些妈妈也秉承着没病用药先预防的原则,家里常备板蓝根,希望能预防流感。
其实,目前除了疫苗没有任何药能预防感冒,而且板蓝根也不是真的纯天然无公害,不是谁都能吃,所以宝宝不想没病还吃药,妈妈们也别盲目给宝宝用板蓝根啦!
新生儿监护室联系电话
急诊-、
科室-、
24小时接诊
一切为了宝宝,为了宝宝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