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医学科普知识
规避常见用药误区
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留下美好童年记忆
基层儿童常见的15个用药问题汇总(根据日常工作经验总结,未必全面,敬请谅解)
1.孩子发烧怎末办?退烧药咋吃?一天得吃几回?
正常腋窝温度:36.0℃--37.0℃
大于3个月,T:小于38.0℃(38.5℃),建议物理降温,同时补充水分。无效,则选用退烧药。如:含有“对已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退烧药。如果持续高热不退两者可交替使用(切勿混淆),或选用退热栓。退烧药物无所谓一天吃几次,因为只有38.0℃(38.5℃)以上,才可以使用(特殊体质的孩子除外),原则上讲每一种退烧药,每天使用不得超过4次。
2.孩子高热不退,打退烧针是否会更快更有效退烧?
确实,部分孩子在疾病急性期持续高热,家长着急会要求我们打针退热,这其实是不理智的,退烧针里一般会选用“地塞米松”这是“激素”的一种,确实能暂时有效降低温度,但同时会抑制孩子们的免疫系统,阻碍并降低了人体对抗病菌的能力,可以使得病菌能趁机在体内快速大量生长,致使疾病反弹,甚至加重。另外,打针的另外一个常用针剂“复方氨基比林”目前也是学龄前儿童不建议使用的。
3.孩子咳嗽了,那种咳嗽药效果好?
其实,咳嗽本身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通过咳嗽反射,把呼吸道的分泌物甚至是引起咳嗽的病原体排出体外。所以,我们并不主张“对于孩子刚刚有点儿感冒咳嗽症状就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抑制这种反射”。如咳嗽加重,影响正常生活则可经医生诊断后方可选用相应的止咳化痰药物。
4孩子感冒了打喷嚏流鼻涕了,吃那种感冒药效果好?
感冒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通过适当护理是可以自愈的疾病。市售感冒药(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的)无一例外都是复方制剂,成分相对复杂,且多主要含有诸如“对已酰氨基酚”等退烧成分,能缓解感冒带来的“发热,流涕,喷嚏”等症状。然而,很多孩子其实就仅仅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即便是有发热,也表现的仅仅是低于38.0℃的低热,此时也是无需使用含有退烧成分的药物。况且,所有解热药物都会对孩子的“肝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不要随随便就给孩子吃“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5.家中常有成人感冒药,是否可以给小孩减量使用?
肯定不能。成人感冒药成分更复杂,药物配伍更宽泛,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儿童的生理发育,所以很多都会对肝肾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曾经见过多例孩子,因为服用成人感冒药而出现“酱油色尿”(肾功能严重受损)。所以,我们不能“懒省事儿”,该严肃对待的问题,必须严肃对待。
6.孩子感冒发烧了,不吃点儿“消炎药”(其实就是“抗生素”)恐怕不中呀?
这类家长,不在少数。俺娃儿烧恁高,你不给俺开消炎哩,治不住咋搞,给我娃耽误了咋搞?其实感冒早期几乎都是病毒感染,即便是伴随高热的孩子。既然是病毒感染,何来细菌之有?用消炎药(抗生素)是何道理?也许你会说发烧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发热≠炎症,炎症≠感染,感染≠细菌感染”。当然,随着疾病的发展一小部分孩子是会合并细菌感染的,这也是会有相应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的。总之,你们说的“消炎药”(抗生素)猛于虎,用之,勿随意。
7.孩子发烧恁高,一定可严重吧,得赶紧输水吧,会不会把脑子烧坏了?
其实,不然。因为,事实上讲“发热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是不能划等号的”,我们不能说张三家孩子温度高就很严重,也不能说李四家娃儿温度正常就木事儿。有些孩子可能会温度很高,而有些则不。我们作为医生更看重的是“发热持续的时间以及伴发的症状”,有些孩子,虽然体温很高但是当温度降到38.0℃左右时候精神状态依旧可以,饮食大小便也改变不大,对于此种孩子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如果孩子持续发热3--5天且精神差,伴随咳嗽加重,呕吐头疼腹泻,则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当然,发烧也是不会烧坏脑子的。输液,是个严肃的事儿,请诸位慎重选择。
8.俺娃儿吃一天药就木事儿了,剩下的药不吃中不中?
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遵医嘱的。如果确定是细菌感染比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等,抗生素还是要足量足疗程应用的,如果见好就收,可能会因为剂量不够导致细菌没有被彻底清除,一方面容易造成疾病反弹,另一方面也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我们还是不能随意减停药物。
9.我娃儿火大,我经常喜欢给他喝点板蓝根冲剂,消消火,预防感冒,应该木事儿吧?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除非必要切勿给孩子经常服用诸如“板蓝根冲剂”之类的消火药。比如“板蓝根冲剂”用于肺胃热盛引起的咽喉肿痛干燥,没有适应症经常服用不但不能有效清火,不能预防感冒,反而会因为苦寒之性伤及脾胃使孩子食欲下降,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机体抵抗力的降低。看似为了孩子,其实害了孩子。
10.吕医生,我娃儿在吃奶,我最近病了吃抗生素了,能给孩子喂奶不?
如果必须,可选用“青霉素或头孢”类,他们都是哺乳期可以安全使用的抗生素。偶尔会出现引起孩子轻微腹泻的现象,如果孩子腹泻严重,则建议停药或更换其他替代药物。哺乳期不宜使用:磺胺类,甲硝唑,抗结核类,镇静剂,避孕药。禁用的:氯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皮质激素,利尿剂,泻药,抗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
11.面对烫伤的孩子,我们是否需要在第一时间除去烫伤部位的衣服?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第一时间需要做的是把烫伤部位放在冷水里降温20分钟左右,而不是除去衣物。因为除去衣服会把粘连的皮肤撕破,为后续治疗带来麻烦。当然,也不能用冰块直接冷敷,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12.俺娃儿拉肚子,张三医生治了好几次了也没有治好,李四医生一包药面儿都吃好了,咋回事?
我不否认李四医生的药效好,但我也不认为张三医生就不是一个好医生。腹泻原因在于季节上有着明显差异,在于每个个体更会有着不同的原因。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来决定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而不是吐了就止吐,泻了就止泻。我们不能止住了泻,引起了吐引起了涨引起了发烧。秋季腹泻是病毒性的,而夏季腹泻则多是细菌性的或是饮食不节,那么治疗上自然不尽相同,且都不能立即止泻。另外,需要强调的我个人观点“无论你在哪儿给孩子看拉肚子,乃至其他疾病,我希望你都要知道,吃进你娃儿肚子里的药都是啥东西?”
13.手足口病有无疫苗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真的很恐怖吗,得了手足口就必须的住院输液吗?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还没有疫苗,因为手足口病的病毒不稳定亚型太多,所以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疫苗。手足口病只有极少数会发展成重症病例,大部分都是比较轻的。手足口病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恐慌,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另外就是“手足口病”和我们所熟悉的“疱疹性咽峡炎”很多时候不仔细检查确实难以区分,但是怎末说呢,他们两个应该是“姑舅老表”的关系。所以不管是得了那个,我们都要注意同时更要注意卫生,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14.有家长说他娃儿经常便秘,家里都不能断了“开塞露”,问我啥意见?
之于开塞露,在我看来应急之用还是可以的,如果说成了常备药,则有些大过特过了。临时用于干硬的宿便,偶尔一次无伤大碍,但不能依赖。因为久而久之,会使我们的孩子在精神上生理上对此产生依赖,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寻找病因,对因处理,远比对症处理要好得多。
15.吕医生,俺娃儿三天两头咳嗽发烧,一个月都有半个月在吃药,是不是抵抗力差呀,有木有啥可以提高抵抗力的药给俺娃吃点儿,我都快烦死了?!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呼吸道感染”确实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呼吸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确实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当然除了病原微生物外自身抵抗力的强弱也决定了疾病的发生于发展乃至转归。但是对于一些家长朋友说的“三天两头毛病的孩子”确实不少但是这些孩子很大部分都不是说真正的免疫力低下,多半还是我们不够注意。孩子抵抗力的增强与孩子抵抗力的下降,都不是单一某一个或几个因素造成的,都是许许多多因素综合造成的,比如大的社会环境,小的家庭环境等等。因此孩子抵抗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就把这个“工程”寄希望于某一个药物,除非体质确实很差(需要医生专业评估)。孩子体质养成简而言之,一方面需要均衡的营养和规律的作息生活习惯;另一方面需要积极的锻炼适应环境的身体素质;其三,呼吸道感染本身就是锻炼呼吸系统抵抗力的一个途径,因此,在出现呼吸道感染时切勿过度医疗,特别是大量上档次抗生素的使用,甚至是静脉输液;之于其他因素,大家可以参考我的“”上面关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传递正确的知识,传递正能量,我,在行动
儿科吕医生科普知识普及
QQ:451817536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