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伤寒读胡老讲解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之

怎样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kycg/160210/4769980.html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病人无表里证—没有明显的发热恶寒的表证,也没有身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的阳明里证;

发热七八日—只是发热,临床多见;

虽脉浮数者,可下之—浮主表,浮亦主热,这里是里热已结,可以用泻下药;

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如果用了泻下药,仍然热不退,说明有瘀血;

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瘀血合热能嗜食,六七日不大便,肯定有瘀血,用抵挡汤祛瘀。临床上的中消证、嗜食证,多有瘀血存在;

临床上常见此证候的病例,日久发热不退,一般是里热,用泻药治疗就可以,胡老常用大柴胡汤,热得厉害加石膏。用了泻下药后,脉还浮数,热不退,肯定不是单纯的里热,如果病人能食,是瘀血的嗜食证。如果是日久不退的有瘀血的发烧,没有其人如狂那种明显的证候,只是能食,又六七天不大便,需要用抵挡汤祛瘀。无形热邪与有形瘀相合,瘀血蕴热。伤寒而发热不解,里有停水会导致表热不除;里有瘀血也会导致表热不除,因为里气不通,影响外热不除。

胡老根据本条治疗了很多高热久久不愈的病人。曾治疗一五十多天高烧40℃的病人,西医给与抗生素等治疗不效,各专家会诊,认为可能是癌症。胡老诊后认为是感冒,给与大柴胡汤加石膏,一剂而热退。病人得症状肯定是舌苔黄,胸胁满,恶心,不能食,脉浮数(里热)。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本条接条的‘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

‘假令已下’可发生两种问题:1、‘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嗜食证多有瘀血,假如六七天还不大便,肯定是有瘀血,用抵挡汤;2、‘脉数不解,而下不止’是热随泻药注于大肠而为协热下利,热蚀破血络,会有脓血。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太阳伤寒应该发汗,可是发汗后,病人身体和眼睛都变黄了,也就是发生黄疸了。原因是由于寒湿在里而致热不退。在太阳病阶段,心下有水气表不解,小便不利,需要利小便祛水气。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一般情况下,黄疸病是可下的,假若辨证属于不可下的证候,纯粹是寒湿在里。古人认为发黄证有湿有热,所以叫做瘀热在里(热与水叫瘀热,热与瘀血也叫瘀热)有形的水邪和无形的热邪相合,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说的‘热以水为巢,热以水为据’。如果不利水,则热不祛,这是客观的现实。

湿胜于热,则热随湿化,就是这条的‘寒湿在里,以为不可下’叫阴黄,阴黄属于太阴,大便易下,甚至会溏泄。‘于寒湿中求之’指茵陈五苓散,五苓散是温性利尿药,加上茵陈治寒湿在里。

如果热胜于湿,湿随热化叫阳黄,就发生阳明病,出现大便燥结,腹满,发黄,就用茵陈蒿汤。

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黄疸型肝炎,临床常遇到此类病例,在黄没有明显发作以前,类似伤寒,临床上经常容易误诊,当作感冒治疗,但是并不是错误的治疗方法。

茵陈五苓散或茵陈蒿汤都是祛湿祛热的方法。现代医学病理解释是黄疸是肝胆管或者输胆管受阻造成的。

中医是通过临床实践而产生的学问,属经验医学,是以人为试验的结果。中医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实践得来的,永远不会错,临床上遇到这个证就用这个方子去治疗,病必然会痊愈。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七八日—表证四五天,五六天的时候大概都由表传入半表半里,这是常规状态。少阳传病传里、表证传里大都在七八天的时候。疾病由表传内,由表到半表半里的时间是最长的,也有由表直接传里的。临床上遇到感冒,没几天就觉得身上无力,高烧不退,没有太阳表证,这是由表传入半表半里了,属小柴胡汤证。又过了几天,由半表半里传入里了,大便干燥,舌苔黄,不能用小柴胡汤了,即便有柴胡证,也是少阳阳明并病,应该用大柴胡汤汤。这条说伤寒八九日,正是由表传里的时候。

身黄如橘子色—说明热多湿少,热的表现是鲜艳的,寒的表现则常常为黑褐;

小便不利,腹微满者—小便不利则水不得下行,与热相合变为瘀热在里。腹微满一方面是小便不利,另一方面是里实,但是不到大承气汤的地步。总体来说热比较盛,用茵陈蒿汤。

病人开始是形似伤寒,并无发黄,到了七八天的时候,出现黄疸了。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身黄发热—这里的‘身热’与表证的‘翕翕发热’的热型不一样。表证的翕翕发热是热笼罩人的体表,而这里的发热是里热由里向外透发。

这条所说的发热没有腹微满的茵陈蒿汤的里实,也没有寒湿在里,只是热。临床上遇到类似的黄疸病,病人烦躁不安,但是没有里实的大便难,大便正常,有热没有寒的情况,可以用此方。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连轺二两(连翅根)赤小豆一升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大枣十二枚(甘温) 生梓白皮一升(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身必黄’应该是‘身必发黄’。

伤寒瘀热在里—这里没说五六日、七八日,言外之意就是在表证期间,假如又有瘀热在里,虽然有表证,也必会发黄。不是传里的问题,根本问题是内里本就有瘀热。

麻黄、杏仁解表;赤小豆祛湿;生梓白皮、连翘解热。

这条讲的是,临床遇到发黄的疾病,有表证,发烧、怕冷、头项强痛,无汗,可用此方。此方是麻黄汤去桂枝,但是配伍了生姜,发汗类似于麻黄配伍桂枝,但是没有气上冲。

临床上治疗黄疸,在表要发汗,无汗的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如果发热、自汗出、恶风现桂枝汤证,可用桂枝汤加黄芪。在里要根据阳明的治疗用茵陈蒿汤或栀子大黄汤。如果在半表半里可用小柴胡汤配伍茵陈蒿汤或五苓散,或者只用小柴胡汤;如果兼里实,可用大柴胡汤配伍茵陈蒿汤,若是有寒湿配伍茵陈五苓散。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作为学习目的而设计,不作为治病之处方,请勿盲目试药,因中医讲求的是辨证施治,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不良后果!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sz/6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