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药白头翁升降行湿位艮乾,开少阳

苦涩;性温

归胃;大肠经(长沙药解:并入肝胆)

多图,请wifi下观看。

“白头翁”之名,象其形,全植株各个地方都长着白毛,在中药书中记载其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赤白痢疾、鼻衄、崩漏、血痔、寒热温疟、带下、阴痒、湿疹、瘰疬、痈疮和眼目赤痛等病症。

图片来自网络

网上给大家搜刮了一下祂的传说,是一个白头发老爷爷仙人(据说是南极仙人,俗称寿星)救一位肚子疼到晕倒的年轻人阿宝的故事,和其他的中药故事类同,表示“白头翁”这味药和大肠病的肚子疼有关。

另外,白头翁在空间医学中也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药物,为临床小量快煮中药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撑。白头翁又是怎样的植株?祂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又是如何有上述这么多的功效?空间医学当中又是如何认识白头翁的?

让我们见下文,品,你细品

还不明白小熊是如何分析中药的请看前篇:

妄想一弹:植物为什么可以做药

理论二弹: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有趣三弹:植物的采摘时间、部位对药性的影响

结束四弹:中药炮制如锦上添花

白头翁生长环境和生理(产地与格物)

白头翁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35厘米。喜凉爽干燥气候(性温);耐寒(覆毛保温、植株有升发之力),耐旱(根保水功能,全株长毛控制蒸发水量),不耐高温(提示无法作用于人体高热、无水状态)。以土层深厚(富土性)、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缘或干旱多石的坡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省。白头翁对酸雨十分敏感,酸雨降临时,白头翁很快死亡,加之南方气温高湿气重,所以南方酸雨重的地区很少有野生(酸性体质用方注意搭配)。

图片来自网络

野生白头翁初发芽之时,像极了小鸟还不会飞时候的样子,茎顶毛茸茸的、颜色接近淡红色(初发即红,升力从震直达离位,提示入血分),与叶芽同时生长。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月亮疯狂”网友的观察日志

其叶片为鸟爪形,体现“天三生木”的三叶对生、顶三裂,背部全毛(毛者,肺之象,体现木与金性的平衡)。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月亮疯狂”网友的观察日志

早春开花,花色紫蓝,花萼背面全白毛,花心色橙黄(离中有坤象),学美术时老师说的紫橙绝配,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片来自网络

花渐萎落,中现绿色花柱。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月亮疯狂”网友的观察日志

完全打开后的花柱就像散乱的头发,飘零在风中,根根紫色带白毛。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粗毛发”,经过一段时间干燥后就变得蓬松并且每一根花柱很长,花柱根部连接的瘦果(细长纺锤形),很快会脱落,如蒲公英一样飘散。瘦果非肉质,提示其无坤兑之厚实,反而乾金之性富足。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月亮疯狂”网友的观察日志

秋季在地上部分枯萎后,割去地上残茎,把主根刨出,除去泥土晒干即成中药成品。下图是在地上部分还没枯萎时挖出来的,可以看到根为柱状,向土下近垂直生长(禀水土之冲气)。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月亮疯狂”网友的观察日志

根头部稍膨大,头有白色绒毛,有的可见鞘状叶柄残基。晒干后,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显微镜下可见壁大多木化,有的可见螺状或双螺状纹理(具缘纹孔、网纹及螺纹导管),木部淡黄色(土性)。气微(无特殊辛气),味微苦涩(苦涩兼具降气和收引)。

图片来自康美中药网

我们观察完整个白头翁的生长周期、各个时期的生长状态,不难理解其植株整体在八卦当中的位置:根(艮)禀水土之冲气,让水湿螺旋状上升供给营养;从艮(根)到离(花)的上升期完成非常快(发芽即见花雏形),花色紫蓝(离中带降),后见其中心绿丝螺旋打开、转白紫、渐松毛,瘦果富乾金之性,完成一轮生长周期。值得注意的是,“白毛”这个关键词伴随白头翁植株的“一生”,白毛为兑位。

入药部位为根,我们主要用其“根(艮)禀水土之冲气,让水湿螺旋状上升供给营养”的部分,秋季采收结合其根味苦涩,又增加其回降收敛之意。故结合前文,总结白头翁这味药,主位艮兑乾、入气入血,禀水土之冲气、助水湿上行,同时苦降热涩收引,调衡湿热下坠。

历代医家评述按

注:经文均为本草类权威古籍,可有查证。

对白头翁的格物讨论

《雷公炮制药性解》:白头翁味苦,本入心经。经曰∶肾欲坚,急入苦以坚之,故又入肾。温疟等证,无非水衰火旺,故治之。

《本草备要》:入阳明(胃,大肠经)血分。

《医学入门》: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外台秘要》:治阴。

《本草新编》:用白头翁,以化大肠之热,而又不损脾气之阴,逐瘀积而留津液,实有奇功也。

《得配本草》:入手足阳明经血分……白头翁临风偏静,又能驱风。

《本草乘雅半偈》:命名白头翁,形色之相肖。亦白秉金用,头为阳首。翁者,历年久,事尽知,故有风自静,无风自摇。验体之能立,用之能行,是以首出庶物,不为八风所夺也。

《长沙药解》:缘风木之性,愈郁则愈泄,水道不开,谷道必不能闭也……白头翁清少阳之相火……苦寒之性,并入肝胆,泻相火而清风木,是以善治热利。

按:总结古人对白头翁的格物,禀金之用,苦以坚肾,可升可降,治阴中之阳(少阳相火),入阳明血分化大肠之热而不损脾阴,驱风逐瘀、善治热利。其中“风木愈郁愈泻,水道不开,谷道必不能闭也”,提示肝胆气郁后,升降失衡、下焦水湿停聚、大便被逼稀软带水的病机。

关于作用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

《本草纲目》: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伴热痢)者,可加甘草、阿胶各二两。下痢咽痛,用白头翁、黄连各一两,木香二两,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用服。肠坠偏肿。用白头翁根,捣敷患处。

《医学入门》:兼止金疮血出及痛、一切风气、百骨节痛,乃逐瘀解毒之剂也。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消男子阴疝偏肿;治小儿头秃膻腥;鼻衄非此不效;痢疾全赖收功。

按:总结古人用白头翁的特点,治少阳(温疟,狂易,寒热),入血行气(症瘕积聚,瘿气),治全身经络(金疮血出及痛、一切风气、百骨节痛),治从头到脚的湿聚(小儿头秃臭腥、鼻衄、男子阴疝)。如果说柴胡是少阳发散风热之用,白头翁走少阳同时、兼具止风(艮性)和行收湿气(乾性),可以互相比对参考。

部分古人和现代中药认为苦即寒,却不知植物耐寒也是其温性之一,若无温性,何来开少阳之用?若只有寒涩,何来行气之功?

关于禁忌

《本草新编》:若胃虚寒,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不由于湿毒者,俱宜忌之也。《本经逢原》:胃虚,大便完谷不化,痢久下稀淡血水者勿服,以其苦寒降泄也。《本草从新》:血分无热者忌。

按:脾胃具寒、完谷不化(大便里能看到正常人能消化的食物,若大便里看到金针菇、玉米粒的朋友不要惊慌)、久有下痢并见拉出稀淡血水的人虚有余热不足,和血分无热的人一样,需要忌用。但凡有湿热,同时有虚的,可以参考李时珍的“产后痢虚极”的方式,辅佐补益之品用之。

空间医学对白头翁的描述

注:来源为郭老著作《新本草》,自用药物请谨慎

郭老的《新本草》第一味详解的药物就是“白头翁”,其总体功效是清理人体的能量与垃圾。(空间医学介绍参考:特供试论

郭老空间医学本草对后下药使用的启示)

整个作用的过程:清除消散下焦空间的热度和湿度,螺旋式上升直达头部,从面部下行,走消化道,从大肠将湿气排出体外。可清三焦湿热,可治疗淋巴、结核,清洁肠系膜,治疗血液病。清除能量、物质的积聚,调节全身,无毒副作用。泻而不寒,即调整又渗透,使人体细胞内外能量均衡。可加速公转速度,畅通道路,是旋转的动力,调和营卫,保持下焦的正常温度。

图片自制

舌根厚腻,舌质有水者用之,热像不高时也可用。参考:郭氏空间医学简介以及舌诊方法论

脉沉、滑,尤其是尺部沉滑者可用。

禁忌:心肾衰竭,及严重的虚寒之证禁用。

常用剂量:5-30克。需要注意的是,空间医学用药,虽有的量大到30克,仍为快煮药,其汤汁味淡性强,临证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按:郭老是一位能内证的民间中医,大家看到他指出的白头翁的走行——螺旋状上升,带走下焦空间的湿热。是不是和我们、古人的格物一致?谁能说“格物致知”无用?

总结白头翁的特性

根(艮)禀水土之冲气,让水湿螺旋状上升供给营养;从艮(根)到离(花)的上升期完成非常快(发芽即见花雏形),花色紫蓝(离中带降),后见其中心绿丝螺旋打开、转白紫、渐松毛,瘦果富乾金之性,完成一轮生长周期。值得注意的是,“白毛”这个关键词伴随白头翁植株的“一生”,白毛为兑位。

白头翁这味药,主位艮兑乾、入气入血,禀水土之冲气、助水湿上行,同时苦降热涩收引,调衡湿热下坠。

总结古人对白头翁的格物,禀金之用,苦以坚肾,可升可降,治阴中之阳(少阳相火),入阳明血分化大肠之热而不损脾阴,驱风逐瘀、善治热利。其中“风木愈郁愈泻,水道不开,谷道必不能闭也”,提示肝胆气郁后,升降失衡、下焦水湿停聚、大便被逼稀软带水的病机。

总结古人用白头翁的特点,治少阳(温疟,狂易,寒热),入血行气(症瘕积聚,瘿气),治全身经络(金疮血出及痛、一切风气、百骨节痛),治从头到脚的湿聚(小儿头秃臭腥、鼻衄、男子阴疝)。如果说柴胡是少阳发散风热之用,白头翁走少阳同时、兼具止风(艮性)和行收湿气(乾性),可以互相比对参考。

脾胃具寒、完谷不化(大便里能看到正常人能消化的食物)、久有下痢并见拉出稀淡血水的人虚有余热不足,和血分无热的人一样,需要忌用。但凡有湿热,同时有虚的,可以参考李时珍的“产后痢虚极”的方式,辅佐补益之品用之。

空间医学认为:白头翁,能清除消散下焦空间的热度和湿度,螺旋式上升直达头部,从面部下行,走消化道,从大肠将湿气排出体外。可清三焦湿热,可治疗淋巴、结核,清洁肠系膜,治疗血液病。清除能量、物质的积聚,调节全身,无毒副作用。泻而不寒,即调整又渗透,使人体细胞内外能量均衡。可加速公转速度,畅通道路,是旋转的动力,调和营卫,保持下焦的正常温度。

往期文章欢迎点阅:

细说中药——解表散寒药汇总篇

细说中药

清热泻火药总结(卦位)

细说中药

清热燥湿药总结

细说中药

金银花——托阴解痈瘀之毒

细说中药

连翘——清离转坤、阳结圣药

细说中药

南北板蓝根——龙株三用,根降叶开

细说中药

贯众——拨开湿结,苦收蕴热

细说中药

蒲公英——清艮汲坎,入血解毒

细说中药

紫花地丁——解坤热毒,通营破血

细说中药

重楼——厥阴震位解肝热,定惊止痫祛蛇虫

细说中药

土茯苓——平衡燥金助右降,利湿补土解汞毒

细说中药

鱼腥草——禀艮降兑走气营,泻肺升肝用肾精

细说中药

射干——左升开通辅枢机,肝湿下结破瘀痰

细说中药

木蝴蝶——收平震兑降离火,以补为清和中土

熊大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pz/5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