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还在发酵中。严峻的疫情面前,恐慌情绪不断蔓延,而这种特殊的时刻,恰恰是谣言诞生的温床。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我们研究生群体有能力同样有义务去鉴别信息的真假,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正确引导身边人做好防控疫情的工作,从我做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此,小编将已辟谣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整理并转载在此,帮助大家快速理清事实,辨别谣言。
谣言一
双黄连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月31日晚,有新闻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这消息一出,网友疯狂抢购,双黄连口服液也很快卖断货。究竟吃双黄连口服液能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什么叫「抑制」?「抑制」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你要是身体里没有病毒,就没有东西可以被「抑制」;如果身体里有病毒可以被「抑制」,那就证明:你已经被感染了。
此外,所谓的「可抑制病毒」缺乏临床研究数据,目前,没有足够的公开数据能证明它在人体中「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有人说:不管那么多,吃了总比不吃好,万一有用呢?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有害呢?~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在中成药口服制剂中不良反应中名列前茅。双黄连口服液的药品说明书记载:「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或者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微胃肠道反应。
谣言二
中国被列入「疫区国」?
针对此次新型病毒感染,WHO尚未发表中国为「疫区」的声明。很多人在讨论的PHEIC翻译过来是「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是世卫组织发出的警示信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PHEIC只是给各国的建议,不是强制措施。
谣言三
电吹风对手和面部吹30秒能消毒?
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电吹风的温度即使能达到56℃甚至更高,对着手和面部持续吹30分钟,也容易造成烫伤等伤害。还是好好洗手,做好清洁吧。
谣言四
喷嚏一打几米远,病毒可悬浮一天?
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时才可能实现。飞沫传播在1~2米之间,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相对安全,2米开外就很安全了。打喷嚏、咳嗽要比讲话时飞沫喷出的距离远许多,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飞沫传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导致空气中到处都是新型冠状病毒,也尚未证实其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即使与人接触时保持距离,也请带好口罩做好防护。
谣言五
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口罩厚度不等同于防护效果,医用外科口罩摸上去比较薄,但过滤效率却很高。阻水层、过滤层、吸湿层这三层有效阻挡了病毒入侵。而市面上的一般棉布口罩,虽然厚实,但基本上不具备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不可靠。
谣言六
用56℃的热水洗澡能对抗病毒?
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人在56℃的水里洗半小时,可能会得热射病,有生命危险。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洗热水澡也无法提升体内温度,无法预防病毒。
谣言七
带毛领或绒线的外套容易吸附病毒?
从流感病毒的性质推测,病毒更喜欢光滑无孔的表面,在毛织品上留存时间更短。在普通家居、出行生活中,不必考虑衣物材质和静电问题对病毒吸附的影响,舒适为主。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并不是单独在空气中,其可能在任何材质的衣物上停留,双手勿接触口鼻眼等、回家及时洗手、做好外套的消毒与吹风,比材质选择更重要。
谣言八
家畜家禽海鲜都不能吃了?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是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目前未明确中间宿主。但正规渠道售卖的各类肉制品仍可食用。
谣言九
武汉来的快递要拒收?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延波表示:“我们要求邮政和快递企业严格落实对邮件、快件、运输车辆、生产作业场所的消毒、通风等措施,严格落实安全查验的制度,严禁收寄野生动物。因此大家不用担心,正常的快件不用拒收,收完快件请及时洗手。”
谣言十
熏艾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尚无证据表明熏艾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效,而且在密闭的室内可能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谣言十一
用微波炉加热口罩可以消毒?
无论是用微波炉、电烤箱还是蒸锅加热口罩,一方面口罩内部结构破坏,口罩无法再次使用;另一方面,微波炉、电烤箱和蒸锅由于处理医疗垃圾,也不能继续加热食物。
谣言十二
全身喷洒酒精可起到消毒效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这样做,病毒对于外界抵抗力不强,75%的酒精就可以消毒,但是这是对于有可能被污染的一些物体的消毒,并不是在家里针对人也要这样消毒。人在外面接触主要是手,用流水冲洗,多洗手,这是最重要的办法。
谣言十三
吃大蒜可以杀灭新冠病毒?
大蒜提取物是能杀菌,但是从大蒜变成大蒜提取物差距很大。而且目前还没有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大蒜的抗病毒效果,就不要指望它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啦。
谣言十四
喝60℃的水可以杀死病毒?
再次强调,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不能作用于人体。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会将体温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真保持体温56℃半小时的话,那杀死的怕不只是病毒了。
谣言十五
新冠病毒定名为SARI?
SARI是英文severe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s的缩写,中文意思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此次爆发于的新冠疫情,目前暂时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英文为NovelCoronavirus(-nCoV)。-nCoV可以导致SARI,但并不是所有的SARI都是-nCoV引起的。
谣言十六
私人邮寄口罩被海关征用?
遇到此类谣言该怎么办?请务必记住这个「灵魂三拷问」1、有没有单号?2、包裹寄到那个地区?3、哪家快递公司承运的?无论对方提供与否,大家都可以第一时间向官方求证,并提供相关情况,切勿在网上进行二次传播。
谣言十七
某某城市飞机喷洒消毒药水?
人民日报辟谣:各城市版本的都是谣言!
谣言十八
用了7天的N95口罩消毒可继续用?
美国疾控中心指出N95口罩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口罩供应不足等),可在严格规范下「延长使用期限」以及「有限重复使用」。前者指一次佩戴不取下来,去接触不同的病人;后者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重复使用一定次数。若厂家说明了可重复使用次数,那以厂家说的为准;若没说明,那「不超过5次」。7天大大超过了这个次数。吹风机吹或者喷洒酒精,都可能会破坏口罩的保护作用。
谣言十九
治疗主要靠激素,会成为废人?
李兰娟院士辟谣:现在发生的大量的病人根本就不用激素。
非典时期,激素治疗使部分患者留下股骨头坏死的后遗症,这是药物的一种副作用。现在发生的大量的病人根本就不用激素,所以不会引起股骨头坏死
谣言二十
在人中涂风油精可以预防感染?
暂时还没有证据表明,风油精里的成分对预防或杀灭新冠病毒有任何效果。不过在家宅久了,闻下凉凉的风油精,还是有助提神的。
谣言二十一
多喝单枞茶多吃草莓可防肺炎?
网络上流传2张截图,配文分别称「钟南山发布多喝单枞茶对防止肺炎有重大效果」「国家卫生局发布多吃草莓对防止肺炎有重大效果」。这2张截图都是假的。钟南山院士曾就肺炎疫情接受过媒体采访,并没有提到过前述的信息。目前我国并没有「国家卫生局」这个机构,只有国家卫健委。国家卫健委也并没发布过前述的信息。
谣言二十二
网传感染病例在10万例左右?
国家卫健委回应:不实消息。
谣言二十三
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浓度为60%~80%的乙醇是一种有效的杀毒剂,可以灭活所有亲脂病毒和许多亲水性病毒。但是,90%的酒精浓度可能会降低消毒效力,因为病毒中含有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在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变异。
谣言二十四
盐水漱口能预防感染?
钟南山院士团队公开辟谣:「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其次,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谣言二十五
SARS是美国的生物战?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石正丽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基因与来自云南山洞里的菊头蝠99%吻合。SARS爆发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亚洲地区,是因为病毒的传播依赖人传人,如果没有感染的人去到其他洲,病毒是没有办法跨越大洋传播的。
谣言二十六
钟南山:全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
广州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钟南山院士从未提出「全中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的建议。但钟南山院士强调注意防护,早发现、早隔离,尽可能减少传播,减少出现「超级传播者」的概率。重视防护,但也不必恐慌。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在室内注意通风,勤洗手,多运动,少熬夜。
谣言二十七
新冠病毒年就发现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有网友翻出年「科学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旧闻,怀疑「是否两年前就已发现如今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记者今天向中科院求证,该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称年报道的“病毒”,与此次引发肺炎疫情的-nCov并非「同一种病毒」。
谣言二十八
带呼吸阀的口罩没有用?
呼吸阀的气流是单向向外的,不影响使用者的防护效果。但已经有症状的人,建议不要使用带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它无法阻挡病毒飞沫溢出。
谣言二十九
熏醋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一瓶醋里的醋酸含量最多也只有5%。将醋里的醋酸蒸发到空气中的做法,提升空气酸度的空间十分有限。另外,熏醋还会带来副作用。醋酸挥发到房间后,可能对人体的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咽喉不适、恶心及呼吸困难。对呼吸道敏感的儿童、老人,以及有哮喘病史的人而言,熏醋很有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谣言三十
香油滴鼻孔可防病毒传播?
香油在鼻子里走个过场,既阻隔不了病毒进来,也影响不了病毒繁衍。除了随身携带香油味,啥效果也不会有。再强调一下,能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物质是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但它们也只能用于体表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不能滴鼻孔。
谣言三十一
服用VC可以预防感染?
现有研究证据不足,且证据级别不够,尚未能表明VC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也尚未能表明VC有抵抗病毒的作用。普通感冒前,部分人群长期补充VC可以缩短病程,造成很多人有VC可以抵抗流感、提高免疫力的印象。也有一些人会把补充VC当作万能药,没事就给自己补一点。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下,别为了安心就大剂量地使用VC,会导致腹泻、皮疹等中毒现象。
谣言三十二
吃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迄今为止,和板蓝根有关的提取物研究,无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也就是说,即使是对预防流感病毒,板蓝根也没有被证明有预防效果,更别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了。
谣言三十三
新冠肺炎是香蕉导致的?
香蕉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1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央视新闻采访中表示,病毒来源就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比起香蕉,野味才应该被杜绝。
谣言三十四
病毒感染的都是老年人?
全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做防护。新型冠状病毒对所有年龄组都易感。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已经确定可以人传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谣言三十五
吃奥司他韦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而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作用靶点与流感病毒相关,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临床疗效。
谣言三十六
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冠病毒?
酒精的确能杀死病毒。但得是75%浓度以上的酒精消毒产品,而且只能用来体表消毒。喝进身体的高度酒,只会被吸收代谢,不会作用于病毒。
谣言三十七
出门要戴护目镜?
护目镜是针对一线临床医生的,普通人出门不需要佩戴护目镜。但大家都要注意,不要揉眼睛,因为手可能接触到病毒,再接触到眼睛会导致结膜感染。
谣言三十八
身边没有疫情不用戴口罩?
无论有没有疫情,都建议戴口罩出门。时值春运,很多病毒携带者可能出现在全国各地,而部分携带者可能身上还没有症状。这意味着,我们都有可能会接触到携带者。合理佩戴口罩,可有效挡住飞沫,能阻断病毒直接进入人体内。首选医用外科口罩或N95/KN95口罩。其他口罩,效果不如这三种好。
谣言三十九
燃放烟花可以预防感染?
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并不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除此之外,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二氧化硫还对人体健康有害,如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还有消防隐患,危机生命财产安全。
谣言四十
桑拿、汗蒸能预防新冠病毒?
杀死冠状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桑拿房内温度的确较高,但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无法预防病毒。并且桑拿汗蒸的地方通风差、人多,反而增加疾病传播的几率。且长时间桑拿、汗蒸,可能会出现脱水甚至休克等症状。
谣言四十一
吃乳铁蛋白能预防新冠病毒?
乳铁蛋白是哺乳动物乳汁中天然存在的一种蛋白质,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可以提高免疫力,更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别再交「智商税」了。
谣言四十二
没感冒时,口罩反着戴?
口罩正着戴才有用,戴反了,防护力会大大减弱。正确的操作是颜色较深的一面朝外,颜色较浅的朝自己,有金属条的部分戴在鼻子上,用手捏紧,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
谣言四十三
口罩用过要剪碎或消毒?
口罩只是起到阻挡飞沫的作用,病毒在口罩上残留的时间和量并不明确。脱口罩时,用手勾住绳子,脱下来直接丢弃即可,不需要做其他处理。如果用手直接接触口罩面,反而会增加感染风险。
谣言四十四
北京为防控疫情将封城?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就网络上流传的“北京市为防控疫情采取封城措施”的消息,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军表示,目前,北京市对外交通基本正常,没有封城也不会封城,但将严防疫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
谣言四十五
日本派出千名医疗人员?
27日下午,网上流传一张日本媒体报道武汉肺炎疫情的截图,配文称“日本派了名医疗工作者去武汉”。其实,这是误解了截图配文的意思,原意是日本媒体报道中国政府派了名医疗工作者去武汉,却被解读为日本派了名医疗工作者去武汉。
谣言四十六
武汉「小汤山」将停工?
武汉市城建局24日晚表示,医院将于2月1日建成,然后进行医疗设备安装调试,2月3日交付投用。
谣言四十七
华南海鲜老板是政协原副主席儿媳?
经核实,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郑心穗没有儿子,此消息不属实。
谣言四十八
火神山项目污染水源?
1月28日,武汉建工集团路桥分公司项目经理周攀驳斥污水污染谣言:现场全部都会用砂垫层、土工布、HDPE防渗膜进行保护,上面还有一层土工布和30到80公分的混泥土,水会流入污水处理中心。
谣言四十九
外网传武汉野生动物市场视频属实?
近日,境外社交媒体流传一条据称是武汉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视频,这条4分41秒的视频发于1月26日,画面中蛇、蝙蝠、鼠类等各类野生动物在市场中进行售卖。1月27日,法新社发文辟谣,称该视频截图后经视频核实工具查验,实为印尼的苏拉威西岛的野生动物市场,去年7月20日发布。目前,该视频已被脸书软件标注为假消息。
谣言五十
看到鄂牌车辆就打长沙疾控电话?
「看到鄂A牌照(或湖北牌照)车辆就拨打或长沙市疾控值班电话或市民热线」是错误说法。上述电话均不承担此职能。大量电话打入,已严重影响上述电话原职能履行,请广大市民不再随意拨打上述电话。正确做法是报属地社区,协助做好信息登记、体温检查、防病监测等工作。
谣言五十一
武汉将断网?
网传「武汉将断网,禁止医务人员分享相关信息」。就此,省通信管理局和三大运营商相关权威人士均明确回复,此传言纯属子虚乌有,完全是谣言。相反,目前省通管局和运营商正在进一步强化措施保障通信畅通。
谣言五十二
顺丰快递员“偷”包裹卖口罩?
1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通过视频爆料顺丰快递员通过“拦截”货品的方式,私自将用户的包裹拆开,并在视频中公开叫卖。对此,顺丰科技回应称,视频系寄件人微商自行拍摄,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谣言五十三
吃辣椒能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风险?
现在科学家们在紧锣密鼓地努力做研究,也还没有找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明确功效的药物。如果吃辣椒有效,那么相关研究成果一定会通过卫健委或者科学论文发布,而不是在朋友圈发布。
谣言五十四
30万湖北籍境外旅客打包回上海机场?
近日,有消息称:“杨州旅行社刚接到重要通知,现在境外所有的湖北籍三十万游客,全部打包返回中国上海浦东机场,交由上海市管制。”1月27日,记者以旅客身份联系到上海浦东机场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暂时没有接到相关通知,建议以官方通知为准。
谣言五十五
不分国籍均可在日本免费就医?
根据日本的《传染病法》,非治疗目的来日的日本境内确诊者,基本可获得免费治疗,但境外的外国人患者则不会让其入境,也谈不上为其治疗了。从事中日医疗交流的大可国际医疗集团代表邵旭宇告诉记者,目前持旅游签证来日本的游客很难在日本住院,过程极为繁琐且需要相关机构担保。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定为“指定传染病”后,患者首先是无法进入日本的,且以住院治疗为目的来日本的患者也不可能享受公费医疗。当然,如果在旅游过程中发现自己患病,则可以依据《传染病法》在花费一定治疗费用后享受公费医疗。目前国内网上误导大家不分国籍、签证种类均可在日本免费就医是不可能的,医院本身也没有能力接收大量海外患者。
谣言五十六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不能开窗通风?
预防病毒传播可以开窗通风,因为空气流通是预防呼吸道疾病重要措施之一,这一点是公认的。天气寒冷时,家里门窗长时间关闭,加之人员的活动、厨房做饭等行为,均会导致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逐渐增高,因此,应适当开窗通风换气。
总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蜗居家中预防新型肺炎,定时开窗是明智的选择,也不会因此就被病毒感染,完全可以放心开窗。
谣言五十七
上海医疗队在武汉只能吃方便面?
1月26日下午,上海医疗队医院的同行手里接管了住有57名病人的两个病区。就在人命关天的火线上,有人却造谣生事,还指名道姓地拉扯上了上海医疗队医师组组长周新教授。
看到这则谣言,准备进病房了解病人情况的周新教授立即做出回应:这是谣传!
谣言五十八
武汉市卫健委某领导感染后逃往上海?
网传“武汉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庆香擅离职守到上海和女儿过年,被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辗转躲避,后被找到并强制隔离”。
1月22日上午,
健康武汉官微发布官方辟谣,消息称,网传关于武汉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庆香同志相关信息严重不实。据
健康武汉官微22日消息,刘庆香副主任今年55岁,自去年12月底以来,一直坚守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一线;她没有女儿,只有一子在汉工作;她和爱人都不是医生,爱人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已于去年在汉去世。网上消息为不实谣言,请广大网友不信谣、不传谣。谣言五十九
支付宝提供了在武汉海鲜市场的支付数据?
网上流传一张图片,传言称这是:“大数据找出的、11月份至今在武汉海鲜市场使用过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