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即使是中药也不能随便吃,中西药结合

北京治白癜风那间医院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一感冒就喝板蓝根,便秘了吃点牛黄解毒片,女性经期不适吃俩乌鸡白凤丸……这些耳熟能详的中成药,是许多人眼里不折不扣的“万金油”。可是,与民众对中成药的依赖成反比的是,近年来因不当使用中成药带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甚至有专家指出,目前滥用中成药的情况,不亚于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

这些中西药,不要混着吃

  日常生活中,还有些患者喜欢把中西药混合着吃,以为这样“药力猛”、“见效快”。殊不知,很多时候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有些中药和西药倘若在一起混着吃,轻者会影响药效,重者甚至危害健康。

蜜炼川贝枇杷膏与感冒清片:蜜炼川贝枇杷膏中含有大量蜂蜜,感冒清片中的退热成分与蜂蜜能形成复合物,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使退热作用减弱。

  六味地黄丸与利福平片:六味地黄丸中含有山茱萸,内含有机酸成分,与利福平同服,能增加利福平在肾脏的吸收,从而加重对肾功能的损害。

  羚羊感冒片与复方阿司匹林片:羚羊感冒片系碱性中成药,复方阿司匹林片系酸性药,两者合用后疗效降低。

  藿香正气水与苯妥英钠片:藿香正气水中含有乙醇。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它能增加肝药酶活性,加速苯妥英钠在体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缩短,临床疗效降低。

  复方丹参片与藻酸双酯钠片:二者都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二者联用,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极易诱发内脏自发性出血。

  消渴丸与优降糖片:消渴丸是由黄芪、生地黄、天花粉、优降糖组成,与优降糖片同服,若一日3次服用,则优降糖超剂量,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炎得平片与螺旋霉素片:中成药炎得平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其抗感染作用是通过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而达到;而螺旋霉素能抑制穿心莲的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也就抑制了穿心莲的疗效。

  大山楂丸与麦迪霉素片:大山楂丸中的神曲、麦芽中含有多种消化酶,麦迪霉素可使之失活,同时神曲、麦芽中的消化酶也会明显降低麦迪霉素的抗菌疗效。

中药不能乱吃,也有盲区

西药治标不治本,中药治本味道苦不堪言,中成药将中草药制成药剂,方便的同时也改善了口味,受到了人们的信任和喜爱。

有的人认为,中成药是中草药制备,安全副作用小,平时常吃吃,还可以清火、防感冒或者缓解其他的身体不适。这种想法可打错特错啦,所谓“是药三分毒”,中成药吃多了也会导致疾病,成为健康杀手!

常被滥用的中成药有哪些?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70%中成药由西医开出的,这10款中成药生活中被滥用次数最多:

板蓝根冲剂、牛黄解毒片、三黄片、维C银翘片、六味地黄丸、阿胶补血药、气滞胃痛冲剂、龙胆泻肝丸、抗感冒药、消渴丸等。

在不知情情况下服用中成药,可能造成重复用药,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威胁。作为潜伏的健康杀手,中成药被滥用的结果不亚于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危害。滥用中成药会造成什么后果?

1、板蓝根冲剂

板蓝根冲剂,主要成分为板蓝根,主要有含糖型和无糖型两种。感冒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免疫,杀灭体内病毒和致病菌,有利于康复;流感期间和病毒性疾病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抵抗力,避免传染。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点评:大多数人都误以为板蓝根冲剂是“良性药”,多吃也不会有害。实际上,过量服用也是有副作用的。

虚寒体质的患者多喝容易伤到脾胃,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2、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是一种家庭常备泻火解毒的中成药,有丸剂、胶囊等剂型,由人工牛黄、大黄等成分组成,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弘医堂点评:滥用此药,解毒片也会变成“中毒片”。

牛黄解毒片的配方中的大黄、黄芩、冰片等药物,毒性较低,唯有雄黄(牛黄)毒性最强,用量又大,其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牛黄解毒片遇热易分解氧化,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俗称的砒霜,毫克可致人死亡,其毒害作用可影响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和泌尿系统等,造成慢性的砷中毒。

3、三黄片

三黄片用于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点评: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清热解毒产品,都属苦寒药。

中医辨证适用于实火上攻的症状,如果患者是由虚火或者心火引起的上火,那么服用这些药物就会导致身体更加亏虚,症状更明显。

4、维C银翘片

  维C银翘片为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点评:

中医一般把感冒分为风热、风寒两种,而常用的感冒药也分为寒性、热性。用反了,不但对治疗没帮助,还会加重病情,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5、六味地黄丸

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因由六位中药材组成,主要适合于肾阴虚或者是肝肾阴虚。表现为阵阵潮热,盗汗、手脚热、五行烦热,有的病人两颧午后出现发红,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需要注意的是,六味地黄丸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之人不宜服用。

肾亏就吃"六味地黄丸"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不少人将它视为"补肾秘方"长期食用,但却感觉越补越虚,不仅原有的症状加重了,甚至还补出了胃肠不适的毛病。

6、阿胶补血药

阿胶是主要指驴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有明显的补血作用,疗效优于铁剂。

阿胶性滋腻,脾胃虚弱的女性服用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症状。

7、气滞胃痛冲剂

主要用于舒肝和胃,止痛消胀。

点评:但是若孕妇使用可能引起流产,气郁化火者也不宜服用

安全用药五原则

在多达上千种的中成药已经成为家庭药箱中的必备品之后,面对越发严重的滥用与错用现象,专家给出了用好中成药的原则。

注意中成药中的西药成分,避免叠加用药。邱振文表示,目前我国约有多种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虽然比例不大,但很多老百姓缺少专业经验,不了解药物成分,容易与西药叠加服用,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比如常见的抗感冒药中多含对乙酰氨基酚和扑尔敏,降糖药中多含格列本脲,止咳平喘药中多含麻黄碱等。杨毅恒告诉记者,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消渴丸就是含有西药格列本脲的中成药,但有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里面含有西药成分,随意与其他降糖西药合用,甚至加大用量,就会出现血糖过低等严重不良反应。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虽然大部分中成药是非处方药,老百姓在药房买起来很方便,但应尽量在专业中医或者有过中医培训经历的药剂师指导下,进行规范选药、用药。

吃中成药要做到“中病即止”。除了一些治疗慢性病或者补益类的中成药可以在医嘱下吃一阶段外,大部分疾病在病情好转后,都要立即停药,不可长期服用。有些药的毒性虽小,但长期蓄积可致中毒。“龙胆泻肝丸”就是典型例子,它在治疗上有着很好的疗效,但长期服用会导致毒素积累,会对肝肾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读懂药品说明书。拿到中成药后,首先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的特殊服用禁忌、饮食禁忌、对症人群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症状,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吃药。

避免经验用药。很多人会凭借别人的推荐、对药名的简单理解以及以往的亲身经验自己当起“医生”,甚至私自增加用药量。但因为体质、患病原因、具体症状的不同,在用药方面要特别注意,否则会出现过犹不及,适得其反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fb/7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