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开吐槽大会腾讯想要推倒技术墙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6169821.html

砺石导言:在去年发起“9·30”变革,将内部业务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后,腾讯在技术领域也适时进化,掀起了一场“开源协同”的变革之战,即打破组织间原有的技术壁垒,真正将公司全体研发人员汇成一盘棋,劲往一处使。

华生

“如果腾讯技术是需要动手术的病人,开源协同就是板蓝根,看着有用,实际没大用。”与敦厚和善的外形并不相符,身着黑衣的张佳佳攻势凌厉,言辞如刀。“开源协同未必是灵丹妙药,但它是必要条件!”年轻的白衣赵小俊不甘示弱,立即举例反驳。6月20日,深圳滨海大厦25楼一间可容纳百人的会议室里,围观者挤挤挨挨,台上正反方成黑白两队,激战正酣。反方组张佳佳和正方组赵小俊,是腾讯的程序员。时不时掌声、笑声四起,室外的盛夏高温似乎也敌不过这里的热烈气氛。腾讯技术委员会PMO成员、开源协同项目负责人郑亚峰更是全程记录了七八十条吐槽,并代表技术委员会跟现场几十名程序员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不休息的激烈讨论。“技术委员会喊你来吐槽!”这场主题为“开源协同是否提高研发效率”的辩论赛,举办的节点,正是外界“腾讯技术行不行”言论流散之时。有说腾讯的技术是“手工作坊”,缺乏码农心心念念的“中台”;有说腾讯内部技术壁垒丛生,无法协同作战,效率低下……真相是什么?身经百战的互联网巨头,该如何打赢开源协同这一战?

1

离开时如果留下断壁残垣,内心会不会痛

吐槽大会开始前,主持人给大家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TEG)总裁卢山坦率直言:“我们走了20年,可能各个BG强的团队是很强,但是我们基本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有一天,我们离开腾讯,回头一看我们留下的东西,都是扎了一堆烟囱的残垣断壁,我们内心会不会痛啊?”问题其实源于腾讯一直以来的内部赛马文化和安全至上原则——“内部赛马”让腾讯总能“赛”出好产品,但也造成一个又一个的产品闭环和技术壁垒;“安全至上”则保障了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但也人为设置了研发障碍。曾利用赛马文化和安全原则打出许多胜仗的腾讯,在面对短视频等领域的失利时突然意识到,急剧变化的互联网环境也许要尝试新的打法。如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所说:“今天,每一家成功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一个产品集群一起发力。要赢得未来的竞争,一定需要各个团队在一起协同工作。”

于是,腾讯在去年发起“9·30”变革,将内部架构重新排列组合,也提出一个集团层面的战略目标——开源协同,即打破原有的技术壁垒,真正将研发人员汇成一盘棋,劲往一处使。这相当于一次全面升级,若成功,20岁的腾讯或许会焕发新的青春。这就不难理解腾讯员工在研发效率的吐槽上为何充满热情,期望越大,才会吐槽越多。但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开源协同这条路,腾讯走对了吗?

2

做法没错,时代变了

把时针调回到以前。客观说,腾讯的技术特别是安全技术,非但不“Low”,而且很多时候都是行业的领先者。数年前,黑客入侵了腾讯的海外合作伙伴系统,再通过该系统账号“摸”到了腾讯的一台服务器,尝试下手拉取某款亿级用户应用的代码,但最终没有成功。腾讯自研多年的安全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断了黑客,同时由于做了严密的网络隔离,所以黑客无法突破。腾讯提出的“网络隔离、划区治理、层层布防、纵深检测”的安全防御体系一直被互联网行业学习。“腾讯之前技术线相对统一,基本上可以覆盖全部研发,而且很少用到外部开源组件,这在10年前的简单开发环境下,没什么太大问题。”王军是一只腾讯“10+老鹅”,曾先后在腾讯QQ空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yy/11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