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板蓝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板蓝根是罂粟目十字花科菘蓝属2年生草本植物,也被称为大青根、蓝靛根、靛青根,成熟后其根、叶可以入药,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清热解毒、解热消炎等作用,药用价值极高。近年来,随着市场对板蓝根需求的增加,其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板蓝根病虫害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板蓝根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探究板蓝根常见病虫害症状及其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霜霉病症状

板蓝根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入侵板蓝根基部叶片引发的。在感染初期,板蓝根的叶子边缘出现不明显的淡黄色病斑,叶子背部也伴随出现一层霜样霉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菌逐渐侵染到花梗和茎,叶子逐渐呈现出褐色,并长有白色的霉霜,最后导致叶片脱落、植株凋亡。霜霉病的发生与栽培条件、湿度和温度等有直接关系,春冬两季低温多雨、湿度较大的时节发病率高,在高温、干旱的夏季发病率较低。

防治措施

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并保持通风和足够的光照,清除田地里已经得病的植株,减少病原;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在田间管理中,可以建立沟渠进行排水,降低田地湿度;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并适量浇水;在霜霉病发病初期,喷洒倍液的58%代森锰锌、倍液的70%百菌清以及倍液的28%甲霜灵等,间隔10d后再次喷洒,连续2~3次。在病发的高峰期喷洒~倍液的霜液灵和~倍液的波尔多液。

根腐病症状

板蓝根根腐病是由腐皮镰孢菌入侵植物根部引

起的一种病害。该病菌首先感染植株的根部,逐渐蔓延向.上至主根,或者由主根尖部蔓延至全部植株。在发病初期,植株根部颜色变成黑褐色、内部腐烂并伴有异味,之后逐渐向上蔓延至全部主根感染。根腐病在多雨季节较易发生,这是因为此时土壤过于潮湿,病菌易于侵入植株根部,从而致使植株患病死亡。

防治措施

合理浇灌,防治土地产生渍害;注重田间管理,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保证充足的通风和阳光;适时进行施肥,建议多选用含磷钾元素的肥料,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旦发病要进行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在板蓝根的根部喷洒~倍液的50%代森铵,倍液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倍液的敌克松原粉,间隔10d左右再次喷洒,连续喷2~3次。

黑斑病症状

黑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由菌丝体、分生袍子在植株内越冬,致使第二年5月--10月依然存活而侵染植株所造成,一般易发生在种植早且长势弱的田地。患该病的植株叶片上呈现椭圆形或圆形病斑,颜色为褐色或黑褐色,圆斑直径3~10mm,且圆斑周围有绿色圆圈。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会逐渐卷缩直至掉落。

防治措施

在板蓝根收获后,将田间患病的植株进行集体焚烧,消灭田间留存的病菌;增加含磷钾元素肥料的使用量,提高板蓝根的抗病能力;药物防治:在板蓝根发病初期,可以喷撒倍液的代森锰锌和倍液的波尔多液,比例为1:1,间隔15d再次喷洒,连续2~3次。

白锈病症状

板蓝根白锈病是由白锈菌入侵植株所造成的一种病害。在发病初期,板蓝根植株叶片上会出现黄绿色的斑点,叶子的背面有凸起并含有光泽的疱斑,疱斑呈圆形,直径2~3mm。疱斑破裂后涌出白色粉末,这是寄存在里面的白锈菌孢子囊。在发病后期,疱斑越来越多,遍布植株叶子的背部,叶片形状畸形并逐渐枯死。

防治措施

选择合适的密度进行种植,及时发现并清理田地里的病株残体,减少田地里的白锈病病原体;建立排水沟渠,在雨季降水量较多时及时排水,保证田地的湿度适宜;药物防治:在板蓝根白锈病发病初期,可采用1:的波尔多液进行喷洒,间隔10d再次喷洒,连续2~3次。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tz/5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