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绿色发展铸就百姓长久

<

绿色发展铸就百姓长久幸福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满德堂乡罗明沟村工作队扶贫纪实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罗明沟工作队以产业扶贫为着手点,以精准脱贫为落脚点,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坚持“造血”式扶贫,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径。

绿色定位规划先行

工作队入村后进行了充分调研论证,根据当地干旱少雨、无霜期短的气候环境,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充足的自然环境,劳动力不足、少技术无销路的人文环境,曾经是坝上地区道地药材主产地的历史环境,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政策环境,以及当地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收益太低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等各项因素,因地制宜地拟定了“以藜麦、中药材特色种植为主,当地传统农作物种植为辅,订单式种植”的生态产业扶贫规划。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生态平衡发展,村集体和群众每年有收益,探索采取“当年有收益、两三年有收获、土地不闲置、绿色全覆盖”的种植方式,比如当年能够收益的藜麦、板蓝根,两三年见效益的黄芩、防风等,并探索在旱地、坡地、林地等土地上半野生化种植耐旱中药材。另外,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不断调整产业扶贫方向,今年规划调整为“以地产药材为主,农民分散种植、村集体(合作社)集中管理、中药生产企业订单式收购”的发展路径,努力使产业扶贫项目成为长久的“造血”项目,成为可持续的致富项目。

绿色发展夯实基础

在工作队主导下,村委会与顺和农业种植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利用合作社流转的亩土地,进行种植实验,收益按照双方投入资金比例分成。在项目用工上,优先雇佣贫困户,目前租用贫困户(含低保户、五保户)土地12户,支付租金元;特色种植项目用工以聘用贫困户为主,涉及人次,支付薪金元,人均元,有的贫困户拿到了近元工资,真正做到了“租地拿租金、入股拿股金、用工拿薪金”。村集体有收入了,合作社成为了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增收了。最主要的是,村民们看到试种成功了,纷纷找到工作组,要求也要种植中药材,还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希望帮助他们联系技术、销路,也要大干一场。这种带动、激励作用,是最让工作队感到欣慰的事情。

绿色持续长远惠民

在种植技术上,加强对村干部、种植户的技术培训。与张家口农科院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带领村干部和种植户到农科院进行了藜麦种植技术培训,邀请到了南非两名藜麦种植专家到村指导;先后2次到安国“数字中药都”进行调研,3次邀请中药材专家到村指导中药材种植技术。去年冬季组织农民考察学习班,到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考察和技术培训。在销售渠道上,积极联系企业与种植户“手拉手”“结对子”。多次邀请神威、以岭、山姆士等省内大中型中药生产以及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座谈、考察,研究坝上地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拟定中药材订单式收购意向。在种植项目上,充分利用林地、山地、坡地,推动中药材半野生化种植,不但能够提高中药材质量和品质,还能逐步恢复当地野生中药材资源,健全当地绿色生态,使这个区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同时,还要考虑到便于种植、便于管理、便于大型机械使用,使种植的品种“种得下、养得活、能丰收”。

通过这些工作,逐步培育一个技术成熟、产量稳定、质量保障、销路畅通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从长远看,还能象内蒙古赤峰地区一样,通过中药材种植进而带动中药材饮片加工、中药生产企业的落地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绿色循环圈,为当地留下一个“永久的扶贫工作队”。

李一婷

王海军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tz/11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