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双黄连,你被谁坑了

十七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挤在一个陌生药店中

抢着唯一那包板蓝根

十七年之后

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

走过渐渐熟悉的药店

抢起唯一那盒双黄连口服液

你说,17年了,你还是没变。

我说,17年了,你还是老样子。对了,家里的板蓝根喝完了吗?

年1月31日,板蓝根一夜未眠,它在想,我和双黄连比到底差在哪了?

李佳琪也懵了,“我过气了吗?”

1月31日22:54,某官媒平台发布了一条“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5分钟内双黄连全网脱销。

小趣姐吓得想吃口双黄莲月饼压压惊,隔壁的智哥说双黄莲月饼也脱销了。这是一个双黄连吗?智哥说,哪有啥?连鸡吃的双黄连都卖完了。

啧啧,这战绩,李佳琪和薇亚看了也是男默女泪。

在求生欲这一点上,人民群众从来没输过。无数勇士更是大半夜在药店门口排起了长队,活生生一个小型聚会现场。

钟南山院士哽咽着把大家劝回家里,少出门、少聚集、不去人流密集场所的告诫都忘到脑后了?

照现在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药没买到,交叉感染倒是少不了。

大概人类的记忆真的只有七秒,非典时期抢购的板蓝根、福岛核泄漏时抢购的盐还堆在家里没喝完吃完,但是每一轮新的抢购潮到来时,人们还是义无返顾地冲上去被割韭菜,周而复始。

我们都以为从10年代跨越到20年代是个新的开始,没想到却是新的年代新的魔幻。

可是,这一次,只能怪人们盲目上交智商税吗?之前的时候我们苦口婆心地在家辟谣了一次又一次,让父母和家人多信官媒,多信官媒!

结果呢,却被官媒坑?多少人是秉着“这可是XXX报发布的消息,还能有假?”的心态去抢购的。

按照稿件中说法,“1月29日晚上至30日凌晨”经过足足一晚上的科研攻坚,在细胞水平上(一般就是载病毒的细胞泡在培养基中,病毒少了)证实了抗病毒活性。

就算是学渣都会怀疑这样的测试太过儿戏了吧?也不知该报道权威媒体审核是怎么完成的。

而只是体外实验,对人体是否有用是存疑的;

如果开展了临床试验,就该公开临床数据,分别给多少名患者试用,轻症和重症病例各有多少;

试验期间是否停用了其他西药药物,单独只给药双黄连进行治疗,给药后患者病情如何?治愈比例、病情加重或减轻的比例,以及死亡比例是多少?

可是按照文稿里面的说法,根本没有临床数据支持;目前根本没有任何双黄连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数据。

也就是说,没有临床数据证实,双黄连对新型冠状病毒是有针对性的特效药。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宣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对于这样重大的科研成果,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可是用了短短几个小时就得出了结果哦!

双黄连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如果那么好治,这次就是普通流感,而不是多地封城人人自危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了。

有一个基本常识,年的非典到现在都没有所谓的特效药可以治疗,这是钟南山自己说的。

第一个医治非典的药物是抗非典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采用恢复健康的非典病人的血浆提取制成的。但只作为非典医治应急使用药物,允许在紧急情况下应用于临床抢救。

几个小时VS十七年,你品,你细品。

我们对中医没有任何偏见,只是在疾病面前,尤其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新型病毒面前,我们更要相信科学。

无论中医西医,通过临床试验,有可靠数据支撑的才是对的,中医西医都应遵循此条规则。

不管是双黄连还是板蓝根,都是已有的广谱抗病毒药物,而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甲型H1N1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都属于RNA病毒,人类每次都对新出现的RNA病毒束手无策,就是因为已有的药物对其很难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是病毒与人类的博弈,它在变异,在进化,就是为了与人类抗争。

如果人类不随之进化,不研究更有效的药物去对抗它,而是想着凭借几千年前的药物就能治愈它,那真的是妄想了。

至于研究出““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也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药物所。

如果对医疗有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sz/8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