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么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
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走遍中国,是成英文很多年前的一个梦想。
7次穿越秦岭、挑战青藏线......从年开始,成英文在读书和工作之余,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仅仅靠着一辆自行车“骑遍中国”,截止目前,足迹遍布了30个省、市、自治区。骑行穷游期间,成英文写下了大量有关旅游文化的文章,在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如今,已经是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所负责人的成英文,依然初心不改,坚持骑行旅游打卡,写文章,“仗剑走天涯”是他一生的梦!
10余年“骑遍中国”
记者:畅销书作家安德鲁斯曾经说过,人的一生至少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成老师,作为一个深度旅游者,10余年间您骑车走过了30个省、市、自治区,这样的“人生冲动”真是令人羡慕!大家都想知道您骑行旅行的传奇经历。
成英文:经历是有,但还不能成为传奇。在大学毕业以前,我几乎没有出过陕西省。说几乎,是因为也算是出过一次,那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了,和父亲去过一趟湖北十堰。当时没有手机、没有相机,所以什么记录也没有。年,我成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的一名教师,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旅行生活,最初尝试了一种自己喜欢的途径,就是搭车+徒步,通过这种方式,我跑了安康十个区县。背包里是金庸小说,每周出去换两本。
后来,我想走出安康,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暑假开始朝北京跑。我有个比较好的朋友在华北电力大学读书,所以年“五一”去了一趟北京,就住在他的宿舍。他带我第一次做了地铁,第一次去了天津。曾经在北京大学租了个房子,住了一个月,那段时间去了北京很多地方。年,我从安康学院离职,成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一名硕士研究生。那年,我认识了学校自行车协会的朋友,从此开始了骑行中国的历程。
记者:您曾经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骑行的“十年计划”,这就是您心中的那个“仗剑走天涯”的骑行梦?
成英文:北京,是这个梦起航的地方。年5月份,我花80元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我一天骑行了公里,从北京骑到天津海河入海口,又骑回天津市区。那年暑假,我干了一票大的。从北京骑回西安,总共13天,骑行公里。走过了保定、石家庄、邯郸、邢台、安阳、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渭南、西安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那时候,我连骑行服都没有,也没有戴头盔、风镜。
从北京骑行回到西安后,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十年计划”,要在人生最黄金的10年,走遍中国。很意外地,我担任了学校自行车协会会长,此后的两年间,带着一批本科生开始骑车旅行。年,我研三,写毕业论文,准备报考博士研究生,骑车就算荒废了,全年也就在北京转了0多公里,但那时候我发现,虽然距离跑遍全国我还差得远,但基本上骑遍北京了,我便用半年时间把北京周围的骑行线路梳理出来。年出版了自行车旅游指南《骑行北京》,向初学者介绍骑行的基本常识和知识及北京周边自行车旅游。书中重点推荐了50条骑行线路,涵盖北京周边所有重点景区,根据骑行日程及爱好的不同,有不同类型路线的划分、不同活动的划分,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车友,很受欢迎。
“骑行陕西”拍摄15万张照片
记者:您是年入职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的,从事教学工作以后,骑车旅行的计划是不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成英文:没有影响,更多的是促进,结合教学工作,我开启了“骑行陕西”计划。从年开始,3年多时间,我利用假期骑遍了全省所有的区县,古村镇、大遗址、博物馆、革命遗址等景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这期间撰写几十万字的骑行游记,拍摄了15万张照片。
记者:骑行陕西,最难走的就是穿越秦岭了,说说您骑行秦岭的经历吧。
成英文:骑车去陕南,翻越秦岭的确是个考验。这几年,我已经7次从不同的线路穿行秦岭。S省道,是从关中平原穿越秦岭,到达陕南难度最低的一条。历史上,这条路的大部分被称作褒斜道,是沟通关中和陕南、乃至四川盆地的主要通道。这条线路中从宝鸡陈仓到太白县,称作宝白线,大约45公里,其中29公里爬坡,最高点叫太白梁,海拔米左右,之后就是一路下坡到太白县。从太白县城沿着褒河,可以一直到汉中市区。其中到留坝武关驿路段称作姜眉路,曾经入选“陕西十大最美公路”,其风景到了秋季,达到最佳观赏状态。年10月底,我从宝鸡出发,一路骑行到了汉中。
年10月那次我扛车11小时穿越秦岭古村大寺的情景至今难忘。大寺,是秦岭深山的一个古村落,由于交通极其不便,这里不通电,手机没有信号,“驴友”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走过大寺才叫驴,走过鳌太才叫强驴”,是陕西驴友“考驾照”的路线。从沣峪口进秦岭,33公里后,到达公路的最高点——分水岭。从跟前的秦岭风景区门口开始,大约30公里到大寺,是一条土石路,从大寺继续下行,30公里后可以到户县的高冠瀑布,是一条羊肠小道。对于一般的骑行者,一天要想从分水岭穿过大寺到高冠,难度是很大的。在中间住宿一晚,是比较好的选择。住宿一般在大寺四组或三组,因为这里地形最好,风景最美,住户也最多,大概五六户吧。我们当天就住在三组村民石头家,他这几年专门搞接待,墙上挂满了各个户外俱乐部的旗帜。站在石头家的小院,刚好以一个很好的视角观赏大寺遗址的平台,以及对面连绵的山峰。
接下来第二天下雨,加上不熟悉路程,越来越难走,两边的草丛很深,藤蔓会挂车把,树枝会绞进轮子、牙盘、尾钩。有些灌木还带刺,手被扎了好几次。最后花费了11个小时把自行车扛出来,完成了大寺—高冠穿越。
14天折叠自行车“刷爆”青藏线
记者:很多骑行爱好者都挑战过青藏线,去年暑假您骑着一辆折叠自行车完成了青藏线穿越,制作的《14天骑行青藏线》纪录片受到网友赞叹。
成英文:对于西藏骑行,我一直怀着很敬畏的心理。毕竟是世界屋脊,无论川藏线还是青藏线,最高海拔都超过了米,不可控因素太多,我想等条件更成熟一些。因此虽然骑行10年,但我一直没想那么早去西藏。年暑假,我突然有了骑行西藏的冲动。于是,我在网上约到了几名车友,拼凑了一个小团队。接下来做了详细的骑行攻略,准备了衣物、食物和水、摄影装备等。青藏线虽然有些搓板路面,个别地方在修路,颠簸不平,但纵观全程路况是不错的,折叠车完全可以胜任。我带了两条内胎,两个刹车片,以及补胎工具,组合工具,这些我想是基本的。但后来我在唐古拉山经历了一次严重扎胎,内外胎一起报废,没有带外胎,差点毁了我的行程。
记者:骑行西藏,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成英文:高原反应、逆风和流浪狗,这是困扰青藏线骑行的三大问题。据说高原反应和人的体质无关,并不是经常锻炼、身强力壮就不会发生。既然医生也说不清规律,我们也无法预料自己将会如何,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管有没有高原反应,按时吃药,以不变应万变。比如我们团队每个人携带了红景天、葡萄糖,每天吃三遍,然后在心理暗示自己,我吃了抗高原反应药,我会没事!我们是在过格尔木之后开始吃红景天和葡萄糖的,前期大家也有过短期轻微的头疼、恶心、嗜睡,都是靠自己携带的葡萄糖和红景天扛过去的。另外也带足了感冒药,板蓝根、感冒灵颗粒,中午吃饭没事就喝一包,就当预防,不然淋了雨再冷风一吹,极容易感冒,行程就要报废了。
为了解决逆风带来的困扰,我们准时6点起床,7点左右出发,一般早晨逆风的可能性不大。下午一旦天气有变化,就非常可怕了。尤其是在柴达木盆地,早出发一小时或许能赶25公里,晚一点,同样的路程一小时就只能骑10公里了。对付沿途的流浪狗,最好的办法就是摔炮、扔馒头、用棍子驱赶防身。
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在14天的时间里,完成了西宁--格尔木--拉萨自行车骑行,全程公里。一路上翻越了日月山、橡皮山、旺尕秀山、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妥巨拉山......走过了青海湖,穿过了柴达木盆地,戈壁滩......经历了狂风、暴雨、冰雹、洪水.......
推动陕西文化和旅游走出去
记者:这几年,骑行已经成为了一项人们喜爱的运动旅游方式,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成英文:骑行主要追求在路上的感觉,一辆单车,一个背包,简单又环保,可以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对我而言,骑行是一种终身爱好,我会每年抽一定时间骑车旅行,在不断而来的困难当中体验挑战,在旅途的终点体验成功。
记者:作为一个从事旅游教育和研究的专家,您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挖掘、传播陕西的旅游文化,提升陕西旅游文化的影响力?
成英文:宣传很重要,陕西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需要不断地深入挖掘。年9月,为了配合《陕西文化旅游》通识课的讲授,我注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