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江西南昌持续晴热天气。对于坚守施工一线的员工们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烤验”。面对炎热的挑战,他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与烈日较量,跟高温抗衡,用实际行动谱写爱岗敬业的赞歌,成为骄阳烈火下美丽的风景线。一天衣服湿透好几回工装可以“挤出水”18日下午13时47分,地表最高温度达54.7℃。江西南昌望北大道建设项目员工们仍坚守在一线,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项目沥青浇灌工熊长贵告诉笔者,施工场地内的浇灌沥青温度高达℃,每次沥青倾泻而下,热气就随着烟尘扑面而来。工人们就像“蒸包子”,上晒下蒸,浑身发烫。据了解,为了确保施工项目按时完成,员工们每天需工作近11个小时。他们黝黑的皮肤,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都是艰苦奋斗的见证。“一天衣服要湿透好几回”“这个天,别说动一下,站在外面,就满身汗。”技术员夏鹏说道,站在他旁边的笔者,不到五分钟后背就开始冒汗。40摄氏度的烈日下,夏鹏却穿着两层衣服,在黑色短袖外面套着长袖蓝色工作服。“一天衣服要湿透好几回,外面工作服湿透了,脱下来,挤干水,再穿上,不然穿着会更难受。”他在每个桑拿天工作时,都会这样反复多次的挤干衣服上的汗水,汗水打湿了一次又一次,烈日蒸干了一次又一次,衣服后背早已“开”出了盐花。同事互相调侃每天都省桑拿钱七月份以来,南昌迎来了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室外最高气温达到40度,为了抢抓施工黄金季,测量队的人员也依旧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坚持测量,用双脚丈量土地,用汗水记录坐标,枯燥,炎热,严谨就是他们一天工作的代名词。由于汗水太多,笔者低下头来帮忙操作时,汗水渗进了眼里,却腾不出手来擦汗。看着身边的测量人员举起两只袖管左右开弓,擦去一脸的汗水,笔者这才注意到,原来他们全都穿着长袖,一方面可以抵挡烈日的炙烤,一方面权当毛巾用。强烈的阳光刺得人眼睛很难受,但整个测绘期间,他们几乎没有离开过所站的位置,也没有到一旁喝过一口水。测绘好几个点后,笔者脸上被晒得发烫,走到测量队队长廖胜言身边,只见他摘下安全帽,他头发已经完全湿透,用手向上抓都可以一撮撮立起来。廖胜言翻下手中的钢盔,一小股汗水从安全帽里倒在地上。廖胜言笑着与队友们互相调侃道:“每天都省桑拿钱!”他洋溢着笑容的脸上,皮肤因日头暴晒,已经有些脱皮。廖胜言告诉笔者,每到夏季,他们这些搞测量的亚裔“非洲人”,脱层皮也是经常的事。项目助理政工师陈诗蝶介绍,今年8月项目才开工,还在进行第一结构的钢筋翻样,作业现场几乎没有阴凉地方供纳凉,员工们在这个阶段进行作业最困难、最辛苦。“钢筋被太阳一晒,用手摸很烫。作业现场温度相比地上温度更高,估计有五十七八摄氏度。”藿香正气水当水喝27岁的计统员刘桐杉在工作间隙接受采访时说,在烈日下坚守岗位为了预防中暑,上岗前喝藿香正气水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刘桐杉是项目计统部的统计员,她需要每天统计盖板、井座、井圈等构件的规格和数量,围着构件转了一圈又一圈,一边点数一边认真记下构件的规格、数量。下午14时30分许,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在工地现场的东南角,地面新铺就的沥青路面,黑黑的路面踩上去感觉格外热,“我的脚底都烫得慌,尤其是裤子热得都烫腿。”刘桐杉说。说起上岗前的防晒降温准备,刘桐杉的做法并没有太多特殊的准备,因为我知道抹再多的防晒霜也没有用,一样会晒黑,我的防晒霜SPF值都是50+的,去工地前前要抹两层,只是为了心理上的安慰吧。应对高温防中暑,刘桐杉还有一招:喝藿香正气水。刘桐杉从项目部领了藿香正气滴丸和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次去工地前都喝一瓶,每隔一个小时喝一瓶,她每天要喝至少6瓶藿香正气水。家人和同事劝我喝这个,说是预防中暑。这药挺难喝的,味道挺特别,开头真喝不下去,但为了不中暑,屏着气息也得喝,喝时间长了就习惯了。“现在温度升高,我们进行了工作时间调整,项目部员工早上5点开始劳作,10点半便可休息。下午两点再继续上班。”项目经理叶效凯说,为预防在一线的人员中暑,项目部同时也发放了避暑用品、药品,比如说斗笠、十滴水、清凉油,还有板蓝根之类的,来做好高温下的防暑降温工作。现场安全员,一旦发现工人身体有不适,会及时将清凉油、防暑药品等送过来。11时,工地的休息凉亭里,刚结束上午工作的十多名员工正在喝绿豆汤、吃西瓜。凉亭大约20平方米,摆放着暖水瓶、医药箱等物品。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据了解,自开工以来,全体参建员工夏“练三伏”,牢牢抓住“天时”施工条件,15天,完成清表3.8万方,路基挖方5.8万方,路基换填5.68万方以及92米钢筋混凝土管涵一处。在望北大道项目的建筑工地上,奋斗在一线的工作者不计其数,他们顶烈日、战高温,不怕苦、不怕累,用汗水筑起城市的高度,用辛勤劳动助推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