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华长篇连载最后的王妃笫十六章

编者按:王耀华是汉台区作协骨干作家,长篇小说《最后的王妃》是《最后的王爷》的姊妹篇,写的是明末清初瑞王朱常浩和其王妃刘紫莲的故事。《最后的王妃》先在“赤土岭”平台选发,如今在“汉台文学”连载,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这两部小说,期待有意向的导演和编剧,让我们汉中的故事,走向更大的舞台!

《最后的王妃》笫十六章

南华寺正天撞运哑姑山福有送粮

钱天润从老家城固小北河回来已有三天了,这次又带回来十二三只好鸟。钱天润心里谋的事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划着,第一步,通过好友潘福有引见大清汉中总兵察赫沙认识,赠送总兵大人两只好鸟。第二步,通过总兵察赫沙的允许,将过街楼水运大码头东侧的鸟市搬迁到废弃了的原明瑞王的王府花园内。笫三步,自己出资,修补和逐步恢复王府花园内的部分亭、台、楼、阁和残墙断桥,并收容和安置三十多位老弱的原明瑞王府内的太监。这些步骤的实施,须得潘福有的活动与运作。况且,这些好点子都是潘福有提议的,再说,毕竟潘福有是大清汉中官府任命的汉中城商界会长,在官府面前说得上话。为此,钱天润计划请潘福有喝一场酒。

潘福有这两天特别忙,又该往北山送粮、菜和肉食品了。他安排手下一个叫王正天的心腹干将具体办这件事。三天以后,他问王正天:“粮食、蔬菜和鸡鸭鱼肉准备得怎么样了?最迟六月初一就要上山,要赶在宝峰寺六月六庙会以前将东西送到山上。”王正天干脆地答道:“会长,你放心,三大车一切准备齐整,往宝峰寺和哑姑庵的分别已归整,只等你一声令下立马装车走人!”潘福有喜欢别人叫他会长,因为这是官府封任他的,也是身份高贵的象征。听总兵府一位新结识的参将朋友讲,会长这个职务,相当于知府衙门里通判的职别,准六品或正六品,和城固、洋县县老爷一个级别,他听后很是高兴,一晚上都没睡好觉。他对王正天说:“你现在立马去找钱天润,让他准备两只鸣叫欢势的鸟,明日一早带往北山。”王正天领命出了门。

王正天是汉阴人,十一二岁家里遭了难,全家被一场滔天大水冲的家破人亡。他侥幸爬到一棵老柳树上呆了三天,等大水退了,他才爬下来,算是捡了一条命。于是,他沿着汉江往上走,边走边要饭。一个月之后,他走到了汉中府南岸的南华寺,他在寺门口饿得奄奄一息。寺内的老账房见这个小孩可怜,给他拿来了两块蒸红薯,他狼吞虎咽地吃下,这才缓过命来。嗣后,他就在南华寺内老账房跟前做些打杂、扫地、清理杂物的琐事。一次偶然的机会,老账房因病去山口子镇去抓药,刚好租种寺内良田的三家佃户来交秋租,老账房不在,无人称租、记账、入库。王正天大胆地称称,又细致而工整地记账在租簿册上,最后又将上千斤稻谷入了库。三家租户临走时,他又出具了收租入库的凭条。这一连串的事办得有板有眼,面面俱到,规整麻利。老账房回来后,听寺内其他人告知他王正天的事后,才知道小叫化王正天是上过三年私塾的大户人家的孩子。从此以后,他另眼看待王正天,手把手教他寺内的各种账目怎样记载,寺内的开销,收、支怎样记录,寺内的财产账目怎样明细,等等,都全盘让王正天熟悉、知晓、经手。半年之后,老账房索性成了甩手掌柜,放手让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管起了硕大的庙产。

这南华寺是金华寺管领的一处最重要的庙产。金华寺是陕南和汉江沿岸第一流的寺庙,管领沿岸石鼓寺、圣水寺、南华寺等寺务。南华寺主要提供寺内的粮食供给,它将几十顷田亩土地租给当地老百姓,每年收租数万斤小麦、稻谷和菜籽油,为金华寺、石鼓寺、圣水寺提供粮油供给。王正天就在这么一种环境下在南华寺扎下了根,老账房对他十分爱护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pz/10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