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病虫害之板蓝根潜叶蝇类

板蓝根潜叶蝇有2种,1种为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horticola(Goureau)],又称豌豆潜叶蝇,常见异名为PhytomyzahorticolaGourean;另1种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均属双翅目潜蝇科。三「]峡地区以碗豆潜叶蝇为害为重。

(1)成虫雌虫体长2.3?2.7mm,雄虫体长1.8?2.1mm。体暗灰色,无光泽。中胸背板、小盾片灰黑色。足黑色,仅腿节末端黄褐色。前翅M1+2与M3+4脉间无横脉。

(2)卵长卵圆形,长0.30?0.33mm,灰白色,略透明。

(3)幼虫蛆型,共3龄。老熟幼虫长3.2?3.5mm,宽1.5?2.0mm,乳白色到黄色。前气门呈又状前伸,各有6?10个开口,后气门为1对呈圆锥状小突起,各突起上有6?9个开口。.

(4)蛹长椭圆形,略扁。长2.1?2.6mm,初化蛹时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

该虫寄主植物约20科余种,主要有豆科的豌豆、菜豆、豇豆、蚕豆;十字花科的白菜、甘蓝、花椰菜、芥菜、萝卜、二月兰;还可为害葫芦科、菊科、茄科等科的多种植物。十字花科的药用植物菘蓝是其严重为害植物之一。

该虫以幼虫潜人菘蓝叶片表皮下潜食叶肉组织,受害叶片正反面均出现灰白色迁回曲折蛀道,蛀道多从叶片边缘开始,向内盘旋延伸,蛀道由细变粗,内有颗粒状细小虫粪,蛀道端部可见椭圆形蛹。为害严重时,叶片布满蛀道,可造成叶片枯死。雌成虫用产卵器刺破叶片产卵或雌、雄成虫吸食汁液,留下灰白色斑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降低板蓝根及大青叶的产量和质量。

豌豆彩潜蝇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4?5代,以蛹在寄主叶片中越冬。在三「]峡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越冬蛹羽化为成虫,主要产卵于豆科、十字花科等植物的叶片上并为害1代;第2代成虫于5月中下旬出现,开始向菘蓝田转移,产卵于菘蓝叶片上,孵化后幼虫为害叶片;第3代和第4代盛期分别在7月,上中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继续在菘蓝上为害;第5代成虫出现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大量成虫向菜田转移,主要为害豆科及十字花科蔬菜。

10.5.1农业防治

(1)合理布局豌豆彩潜蝇在菘蓝田发生为害程度与周边植被环境有很大关系,豆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分布面积大,虫源基数多,菘蓝田发生就重。应避免和豆科、十字花科植物连作、邻作,以减轻对板蓝根的为害。

(2)清洁田园由于豌豆彩潜蝇的卵、幼虫和蛹均在寄主叶片内度过,在生长季和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铲除杂草,集中处理,可消灭大量残虫。

10.5.2物理防治

豌豆彩潜蝇成虫发生期,可用黄板诱杀。在田间黄板(20cmX30cm)悬挂高度以超过菘蓝植株生长点20cm,个/hm2为宜,可对成虫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可用30目的防虫网覆盖种植,尤以银灰色网防虫效果更佳。

书籍免费领!你没有听错,真的免费领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hq/4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