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为重要的抗病毒中药,又到了流行感冒多发的季节,板蓝根成为“家中常备”。但不是人人适宜哟。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为罂粟目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的干燥根,通常在秋季进行采挖,炮制后可入药。在中国各地均产。其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但板蓝根分南北,不可用错您知道吗?
原植物
板蓝根俗称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tinctoriaL.)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的根茎及根。
板蓝根南板蓝根
药材区别
板蓝根药材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灰黄色至浅黄棕色,有纵皱纹和支根痕,根头部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绿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质略软,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有菊花心样纹理。气微,味微甜后苦。南板蓝根呈圆柱形,多弯曲,多分叉。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灰棕色,节部膨大。质硬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中央有一灰白色髓部或无髓。气微,味淡。
用量不同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常用量为9~15克,水煎服。南板蓝根常用量为10~30克。
药理作用有区别
板蓝根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板蓝根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有抑制感染及增殖作用,板蓝根还具有抗大肠杆菌内毒素的作用。从解热、抗炎试验结果比较,板蓝根的作用优于南板蓝根。目前有关南板蓝根的研究资料尚少,由于南、北板蓝根来源、有效成分及含量、药理作用强弱等存在差异,所以说,南板蓝根与北板蓝根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
参考资料:
1.沈倩.南北板蓝根异同之辨[J].首都医药,,16(22):41-42.
科室:医院药学科作者:曹艳红
审核:张军娣编辑:刘彦会主编:吴新安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阿胶那些事(上篇)
●阿胶那些事(上篇)
●花中黄金—藏红花(一)
●花中黄金—藏红花(二)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