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大典西南土木香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土木香

Tumuxiang

INULAERADIX

祁木香、青木香、藏木香。

为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heleniumL.的干燥根。

本品始载于《图经本草》。《本草衍义》载:“尝自岷州出塞,得生青木香,持归西洛,叶如牛蒡,但狭长,茎高三四尺,花黄,一如金钱,其根则青木香也。”在甘肃、河北等地,土木香有不同的名称,其中甘肃(古称岷州)称土木香的根为青木香,河北称青木香或祁木香(河北安国古称祈州)。综上所述,认为《本草衍义》等记载的土木香与现今所用土木香基本一致。

土木香药材图

根圆锥形,略弯曲,长5~20c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根头粗大,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及叶鞘残基,周围有圆柱形支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白色至浅灰黄色,有凹点状油室。气微香,味苦、辛。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有分枝。茎直立,高60~cm。叶宽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顶端尖,长10~40cm,边缘有不规则的齿或重齿,下面被白色厚茸毛;茎生叶基部有耳,半抱茎,顶端尖。头状花序少数,直径6~8cm,排列成伞房状花序;花序梗长6~12cm;总苞片5~6层,外层宽大,草质,被茸毛,内层干膜质,背面被疏毛,较外层长;舌状花黄色,舌片顶端有3~4个不规则齿裂;管状花长9~10mm,有披针形裂片。瘦果四或五面形,有棱和细沟,无毛,长3~4mm。花期6~9月。河北、浙江、四川等地有栽培。主要分布于新疆。

主产于河北、浙江、四川、新疆等地。

土木香饮片图

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不甚明显。木质部射线宽6~25列细胞;导管少,单个或数个成群,径向排列;木纤维少数,成束存在于木质部中心的导管周围。薄壁细胞含菊糖。油室分布于韧皮部与木质部,直径80~μm。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生物学特性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适宜肥沃的砂质壤土栽种。

2.栽培技术3月下旬到4月上旬进行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土后稍微压实土壤,然后浇透水。根茎繁殖:挖出土木香越冬地下根茎,选用细根茎进行根茎繁殖。

3.病虫害病害:叶斑病。虫害:蚜虫、钻心虫及蛾类等。

秋、冬季节采挖种植2~3年的土木香根,除去茎叶、泥沙和须根,切成10cm左右长段,晒干。

辛、苦,温。归肝、脾经。

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安胎。用于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

土木香粉末图

粉末特征:粉末淡黄棕色。菊糖众多,呈不规则碎块状。木栓细胞多角形,排列整齐。导管多为网纹导管,直径30~μm。纤维呈类长方形,具斜纹孔。

1.导管2.菊糖3.木栓细胞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驱虫作用土木香水提物具有抗蛔虫幼虫作用,还可抑制中华枝睾吸虫的生长,使其内脏发生退化、萎缩、坏疽、膨胀。

2.抗菌作用土木香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其中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有抗角膜真菌的作用。

3.抗肿瘤作用异土木香内酯具有较强的抗肝癌活性,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4.其他作用土木香中的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等成分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土木香对心肌梗死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土木香类药材使用较复杂,唐宋时期土木香曾作为木香药材入药。土木香长期作为藏族习用药材,年版《中国药典》才将其收录,此后各版《中国药典》均收录土木香。

以上节选自《新编中国药材学》获取更多药材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fb/7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