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阳县赵保镇温庄村,有这样一位第一书记,他驻村短短三年,踏遍了村庄每个角落,硬生生穿坏了8双运动鞋;他吃住在村,融入群众,硬是把一个房屋破旧、道路泥泞的脱贫“老大难”变成了支柱产业有奔头、村居环境有看头、红火日子有过头的“绿富美”。他叫王学亮,是千千万万个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中的普通一员,他的故事,还要从那一双双粘着田间泥土草屑的运动鞋说起。王学亮走访贫困户民心工程“硬”暖了民心赵保镇温庄村位于宜阳县赵保镇北部丘陵山区,距宜阳县城17公里,距赵保镇政府4公里,下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全村户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原来没有水泥路、文化广场、公共照明,是典型的脱贫攻坚“重点村”。房屋破旧不堪,泥泞路逢雨雪寸步难行,用水时来时不来,用电时通时不通,大队部破旧不堪,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差……这是洛阳市审计局派驻温庄村第一书记王学亮第一次踏进赵保镇温庄村看到的“寒酸”景象。这一幕,深深触动着穿过军装扛过枪的铁血汉子。王学亮经过多日走访调研,为温庄把准了脉,拟好了“药方”——基层党建是关键,只有党员努力,党支部才有凝聚力、战斗力。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阵地建设。王学亮为改善村委办公条件,多方奔走,争取资金30万元建设村民服务中心。在解决村委办公和会议场所之后,他又紧锣密鼓地组织全村党员开展党日宣传活动,并建立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