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中药名。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入药部位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相关配伍1、与玄参、马勃、牛蒡子等同用,可用于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等症。
2、与生地、紫草、黄芩等同用,可用于时行温病,温毒发斑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9-15g。
禁忌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脾胃虚寒者慎用。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淡灰黄色至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产地主产于河北、江苏、安徽、河南亦产。
相关论述《本草便读》:“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中药成分谨遵医嘱!)
相关链接七个吉蛋参展第十七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淫羊藿的功效与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的功效和作用
当归的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