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终将ldquo水落石出rd

文/明智

价格由什么决定?一说价值、一说供求。

如果说价格由“价值”决定,列位看官恐怕要举出A股的例子反驳。年,某些创业板的股票价格要上天,对此你有何评论?

衡量股票价格偏离“价值”几何,多数参考每股价格与每股收益之比值,即,市盈率。年上半年,A股迎来一波快速上涨的牛市,市盈率随之水涨船高,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甚至到达的高位,换言之,上市公司保持当时的盈利水平,按每股收益分红,约需年收回投资成本。但国内资本市场多以资本利得为追逐目标,即便市盈率高达,“价值”几近枯竭,市场可能仍然存在交易性机会。

拉长时间维度重新审视市场,即使“价值”本身概念含混不清,“价值”决定论却自有意义。以上海A股市场为例,自年4月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上海市场曾经历年、年及年三轮市场大幅波动。但波动过后,市场平均市盈率无不大幅回落,并以波动率收敛的形式,围绕9-15区间窄幅整理。这一波动区间,是否代表市场真正“价值”,是否马恩名著中言之凿凿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花开花谢,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资产价格亦然。坚信价格坚挺、供求为王的投资者们有可能高估价格,殊不知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可能潜藏在内心深处、取决于脑海预期。供求关系既无处不在、坚不可摧,又脆弱不堪、无理取闹。

笔者对供求关系定价的不“信任”,可能源于两次生活经验。

一是一桩陈年旧事。房地产在本世纪之初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价格越走越高。但在住房还没完全货币化的年,竟有一场轰轰烈烈的住房泡沫破裂危机。彼时,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南方一些沿海城市如北海、海南、珠海,房地产勃兴。海南岛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后来的地产大亨潘石屹、冯仑也是其中一员。当时媒体报道,光海南一地就聚集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商业银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都在想方设法、源源不断地流入海南等地,用作固定资产投资。海南房地产均价也从年的元/平方米快速上涨至年的/平方米,今天看来这一数字并不惊人,但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年6月23日,中央着手调控房地产泡沫。终止房产公司上市,控制银行资金进入地产,次日,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紧缩银根。地产泡沫最终破裂。一夜之间,很多地产项目资金链断裂,成为烂尾楼。由于笔者曾经长期生活在南方,北海、珠海、海南等地海边数不清的烂尾楼,如同僵硬的雕塑,冰封的石像,仿佛向历史诉说着什么,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另外一桩是年的事儿。年“非典”疫情爆发。举国对陌生的传染病怀有恐惧,一时间各种传闻四起,各种良方、偏方流传。为了预防“非典”,人们可谓绞尽脑汁,每日测量体温,甚至服用抗生素。据说有医生建议,板蓝根冲剂可以有效预防“非典”,白醋熏蒸则可以灭杀空气中“非典”病毒。于是人们纷纷排队抢购板蓝根冲剂和白醋,以致板蓝根冲剂和白醋脱销,价格陡涨百倍,多少人连夜排队,都无法购得。一些商人甚至将板蓝根冲剂和白醋囤积居奇,以获暴利。

两次生活经验说明,供求关系的背后,有一股非理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潜藏于人们内心,容易受到情绪影响,极为敏感又盲目自信,容易产生指引行为的预期。这种力量经济学家凯恩斯称为“动物精神”。

今天在交易中心排队的汹涌人流,不能说与当年排队购买板蓝根和汹涌至海南等地开发地产的人流有什么区别。一位朋友跟我乐观地打赌,“我觉得京沪深房价会一直涨,涨到天上去,都已经涨了十来年了,没有问题”。忽然之间,就想起了那些伫立在海边的烂尾楼,污迹斑斑,任由海风吹蚀,形同废墟。脑海与现实的冲撞,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

我认为首先驱动这种乐观情绪的是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而由于工作机会多,教育、医疗条件较为优越,人口又进一步向中心城市集中。房价完成了第一轮上涨。

人口持续流入城市,家庭财富增长,房地产货币化和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家庭购置房产的欲望和家庭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急待满足,因此驱动房价。这是房价第二轮上涨。

持续价格上涨预期形成及城镇化的深入,房地产逐步成为一种标准的投资品种进入资产配置组合,作为一种投资品被广泛接受。这是房价第三轮上涨。

在资产荒芜的时代,由于比较价格优势,房地产行业吸引货币持续流入,并进一步推升房价,形成反身性闭环,逐步使得基本住房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入观望,房地产投资成为一种纯粹意义上的投资行为,此轮应有杠杆。这是房价的第四轮上涨。

这一轮轮的上涨,有诸多效应,对社会影响极为巨大。比如从会计角度,房地产从历史成本法变更为按公允价值计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快速膨胀。从社会融资的角度,只涨不跌的房地产业已成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最主要的抵押品,由于房价上涨,实际抵押率走低,银行乐此不疲。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房地产带来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系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房地产产业早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钢铁、水泥等行业紧密相连。固定资产投资,是驱动GDP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动因。因此,政府房地产政策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如果像年一般铁腕调控房价,房价下跌会影响企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安全,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房价上涨会进一步催生泡沫,削弱社会的持续竞争力,一旦泡沫自行戳破,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可能面临类似日本“失去的十年”的经济大萧条。

《股疯》中一个著名的场面,后来被网友奉为“神一般的预言”!

如笔者一位朋友,刚刚购置了上海房产,付清首付真可谓举全家之力,还筹借了部分银行商业贷款。按照上海二手房交易的“惯例”,他还承担本应由房东需要缴纳的一切税费。这段时间以来,房价快速上涨,这位朋友躺在价格泡沫上喜不自胜的同时,又有种隐隐的担忧。配资、融资加杠杆投向地产,毕竟不像股票。庞大的A股市场具有丰富的流动性,预期恶化之时,仍有机会将手中资产出手套现,但地产的交易成本远高于股票,更别说考虑撮合交易的搜寻成本。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子千古名句,用在资产价格身上,并无违和之处。没有日不落的资产、日不落的价格,股票如是,原油如是,黄金如是。资产价格上涨,且上涨速度足够快,社会资产负债率是走低的,因为分母不断扩张,蛋糕越做越大。但若预期扭转,流动性抽离,谁接落下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毕竟,资产价格终会水落石出。

笔者为市场观察人士,有金融从业经历。(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秦朔朋友圈

商务合作|请联系

明智

赞赏

长按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儿童会患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fb/2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