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板蓝根 >> 板蓝根药用 >> 杂记76

杂记76

杂记76

清明本是个节气而不是节日,印象中的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只有清明节会有假期,而二十四节气从商周以来有一些天才型的人物,观看日月星辰,体验冷暖气候还逐步完善的一个年度周期(没有网络的这些人是真的闲),大概到了公元前年有个叫邓平的人制定了《太初历》里面把二十四节气定成了历法。现在看来二十四节气就是官方的一个穿衣吃饭劳作的官方指导,也绝对不像现在民间那种什么流行病来了就喝点板蓝根一样无聊,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的智慧和科学,和节日无关。但是清明节怎么成节日了呢?

这个事要先说说现代人都忘了的上巳(si)节,上古的中原句话是“二月二,龙抬头”,后半句是“三月三,生轩辕”,轩辕,大型玄幻小说经常出现的名字,其实就是黄帝,这事就大条了,千秋万代华夏子孙的老祖宗的诞辰。这事必须要纪念一下。可能把那时候中元节人们刚嗨过去,还没尽兴,于是还要继续嗨一下,于是这个上巳节大家都干什么呢?①祓禊(fuxi)就是在水边祭祀;②祭祀高禖,就是求偶求子(传说汉武帝也在这天求子);③畔浴,唐朝时期及以后才有的习俗,就是找个野外的大池子大家一起洗个澡;④修禊(xi),这个书法大家王羲之《兰亭序》就有这个活动,记得也是三月三,呃,早些年可能有生理卫生课的意思,后来就是拔除邪祟的意思了;⑤羽觞(shang),这本来就是个酒杯的名字,所以杜牧那个“借问酒家何处有”的意思就是老子想在这个节日里喝酒,并不是悲伤的意思,那如何“欲断魂”呢?后面再说;后面的活动还有后期朝代加的互赠香草,户外郊游,射雁司蚕什么的了,反正就是玩,各种花样的找乐子,其中最后这个射雁司蚕也算个节气指导,就是这个时节可以打个飞鸟吃和开始养蚕了。

说这么多什么用呢?别着急,还有一个节日要说。

寒食节。寒食节的故事由来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年春秋五霸的第二霸晋文公重耳还没成器在流亡国外的时候有个小伙伴叫介子推,有一次呢,重耳饿晕了,于是介子推就割了一块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了。后来呢,重耳成了牛哄哄的春秋五霸之一,恩人自然要报答一下,可是介子推不接受任何官职和礼物,背上老娘逃入深山。晋文公这人呢,报恩心切,非要见见介子推,于是放火烧山(现在好多地方的标语强烈谴责当时晋文公的那个举动:“放火烧山,牢底坐穿”)结果呢?介子推和他老娘都烧死了,于是呢,悲伤过度的晋文公把那段时间制定了一个节日,也可以说是国家法定节日,寒食节,那段日子大家都不能生火做饭,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地区的不同寒食的时间也不同,多则一个月少则一天,那么少则一天的那一天是哪一天呢?好像就是介子推烧死的那一天吧,嗯,就是冬至以后天左右,那清明节呢?就是冬至天到天之间。这里可以理解一下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了,好久没吃到热乎的饭菜,馋的。

嗯,盲猜一下唐朝,大家都知道唐朝是盛世唐朝,可以说人们是普遍富裕,长安城里的官官吏吏们就是喜欢搞个庆祝和放假,三月三嗨翻天,神也祭祀了,身子骨也洗干净了,梨花桃花遍地开,浪里个浪的时候隔天就成了寒食节?饭都不能做,干嘛去呢?反正要出去溜达,带点干粮祭拜下先人吧,你看,自发自愿的形成一种模式和节日氛围,然后呢?寒食节一过,大家又要报复性消费一下,现在有个网络词叫“坟头蹦迪”,唐朝人可能真干过。大概率发生这些事的就是清明节时节。故事大概到了宋朝,咱们知道宋朝当官的那个穿戴,帽子上两根WIFI天线特长,一幅道貌岸然的样子,宋朝的的人物画像也没有唐朝的亲民,嗯,他们开始更注重理和法了,不能老在坟头唱歌跳舞啊,于是寒食节和清明节独立成两个节日,寒食节扫墓,清明节踏青。当时可能是那个叫朱熹的人搞出来的,他们讲的是理,这个理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理。但是人们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还是想乐呵乐呵,上巳节因为这些年的宗教流传,那些神仙也下岗了。寒食节,古怪的节日,大家都要喝酒快乐的时候搞这么个规矩,让人恼火。于是到了清朝,大家就干脆只过清明节,清明就两个规矩,扫墓,踏青。

只说清明节这块不过瘾,那个神奇的上巳节还有很多故事有意思,比如有些地方叫三月三是女儿节,那个仪式叫“笄(ji)礼”,笄是古代的一种簪子,女孩子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用这种簪子插在耳边的发髻上,意思是成年了,可以恋爱找对象了。这个礼数在唐朝也传入了日本,日本的女儿节也是三月三,不过他们是给几岁的小女孩过,有妈妈领着,头戴石榴花出去踏青玩乐,再就是弄那个穿着和服的小人偶放在阶梯型的盒子里,这就不多说了。刚才说完成笄礼这个仪式,女孩子成年可以恋爱找对象了,那三月三就是古代的情人节了,《诗经·郑风·溱(zhen,qin)洧(wei)》有这段记载。这下子中国情人节一年有三个:上元节,上巳节,七夕节。所以你背着媳妇和外面情人厮混,那就叫找小三?应该不这么解释吧?

还是要说说清明节,其实还有比较正式的两天,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虽然清明节也稀里糊涂成了祭拜先人的其中一天,但是不能改变我们对人伦的尊敬和对先人的怀念。如果死亡是无法避免和不能破解的,那总有人要先于我们离开,我们也总会先于另外一些人离开。皮克斯公司有个动画片叫《寻梦环游记》,里面的理论是只有活着的人记得逝去的人,逝去的人才能在另外一个世界存在,那个动画片的主题曲叫《请你记得我》,是的,我们怀念逝去先人们,我们想记得,我们希望有另外那么一个世界,希望他们在那边都好,所以我们才有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

其实吧,人的一生有的蝇营狗苟,驱去复返;有的公独何人。心如止水。但结局呢?《庄子·知北游》记着,孔子专程去问庄子什么叫“至道”?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好一个忽然而已!

吕波同学年3月25日星期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yy/7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