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这些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但一些相关谣言也趁势而起

混淆视听,真假难辨

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

是对自己负责

也是对社会负责

相信政府,相信科学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强化防护意识

落实防护措施

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No.1

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现有临床研究数据不足,不建议用双黄连预防新冠病毒

和年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在中成药口服制剂中不良反应中分列第二名和第一名。而关于它在人体中「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目前的公开数据不足以得到证明。

No.2

人会传染宠物?宠物染病会传染人?(尚无定论)

世界卫生组织回应: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狗猫等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回应:但如果宠物在外面明确接触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谨慎起见,还是需要将宠物进行隔离观察。请大家爱惜宠物,不要随意遗弃。

No.3

中国被列入“疫区国”?(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根本没有“疫区国”的概念

针对此次新型病毒感染,WHO尚未发表中国为“疫区”的声明。很多人在讨论的PHEIC翻译过来是“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是世卫组织发出的警示信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PHEIC只是给各国的建议,不是强制措施。

No.4

电吹风对手和面部吹30秒能消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30秒太短,真吹半小时容易受伤

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电吹风的温度即使能达到56℃甚至更高,对着手和面部持续吹30分钟,也容易造成烫伤等伤害。还是好好洗手,做好清洁吧。

No.5

喷嚏一打几米远,病毒可悬浮一天?(尚无定论)

丁香医生团队:交流要保持距离;尚未证实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时才可能实现。飞沫传播在1~2米之间,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相对安全,2米开外就很安全了。打喷嚏、咳嗽要比讲话时飞沫喷出的距离远许多,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飞沫传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导致空气中到处都是新型冠状病毒,也尚未证实其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即使与人接触时保持距离,也请带好口罩做好防护。

No.6

病毒会存在手机和电梯按键上?(可信)

丁香医生团队:接触手机、电梯按键后,需要及时洗手

根据SARS病毒的特点,推测新型冠状病毒可在金属、塑料上存活2~3天,但存活不代表可达到传染条件。手机、电梯按键存在的细菌和病毒数量种类众多,不管是否沾染上带有冠状病毒的飞沫,接触后都需好好洗手。不要用脏手碰口鼻、揉眼睛,更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玩手机。无症状密切接触史者和轻微症状居家隔离者的手机,需好好消毒,不要触碰。

No.7

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口罩厚度不等同于防护效果,医用外科口罩摸上去比较薄,但过滤效率却很高。

医用外科口罩摸上去比较薄,但过滤效率却很高。阻水层、过滤层、吸湿层这三层有效阻挡了病毒入侵。而市面上的一般棉布口罩,虽然厚实,但基本上不具备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不可靠。

No.8

用56℃的热水洗澡能对抗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洗热水澡也无法提升体内温度,不能对抗病毒,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人在56℃的水里洗半小时,可能会得热射病,有生命危险。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洗热水澡也无法提升体内温度,无法预防病毒。

No.9

带毛领或绒线的外套容易吸附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从流感病毒的性质推测,病毒更喜欢光滑无孔的表面,在毛织品上留存时间更短。

在普通家居、出行生活中,不必考虑衣物材质和静电问题对病毒吸附的影响,舒适为主。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并不是单独在空气中,其可能在任何材质的衣物上停留,双手勿接触口鼻眼等、回家及时洗手、做好外套的消毒与吹风,比材质选择更重要。

No.10

别吃鱼,某地有个鱼塘感染?(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查证:青海、南宁、丽江等各城市版本的均为编造。正规渠道售卖的仍可放心吃。

青海、南宁、丽江等各城市版本的均为编造。另外,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是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目前未明确中间宿主。但正规渠道售卖的各类肉制品仍可彻底煮熟后食用。

No.11

武汉来的快递要拒收?(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病毒通过快件传播的风险极低,收完快件请及时洗手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延波表示:“我们要求邮政和快递企业严格落实对邮件、快件、运输车辆、生产作业场所的消毒、通风等措施,严格落实安全查验的制度,严禁收寄野生动物。因此大家不用担心,正常的快件不用拒收,收完快件请及时洗手。”

No.12

紫外线消毒灯能杀灭新冠病毒?(可信)

国家卫健委:冠状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在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提到「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紫外线消毒灯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且人和宠物都要离开正在消毒的房间,以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

No.13

喝茶可以预防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补水挺好,预防病毒没用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喝茶可以预防新冠病毒。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卫生,勤洗手,吃熟食,远离人群就是最好的预防手段了。

No.14

熏艾可以预防新冠肺炎?(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没用,甚至可能中毒

尚无证据表明熏艾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效,而且在密闭的室内可能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No.15

用微波炉加热口罩可以消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不可以,不然微波炉和口罩都废了

无论是用微波炉、电烤箱还是蒸锅加热口罩,一方面口罩内部结构破坏,口罩无法再次使用;另一方面,微波炉、电烤箱和蒸锅由于处理医疗垃圾,也不能继续加热食物。

No.16

不要收现金,会感染新冠病毒?(尚无定论)

丁香医生团队:无论何时,接触了现金都要洗手

现金流通渠道复杂,确实会有很多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但并不是接触了就一定会感染,而是不洗手又揉眼睛、拿东西吃或摸伤口等。无论是否防范新型冠状病毒,都建议大家在使用现金后,注意洗手、正确洗手,避免脏手接触眼睛、口鼻。

No.17

新冠病毒通过眼神对视传播?(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系编造,造谣网民已被依法处罚。

在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而眼神对视不属于前述任何一种。另外,造谣网民已被依法处罚。

No.18

全身喷洒酒精可起到消毒效果?(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不能这样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这样做,病毒对于外界抵抗力不强,75%的酒精就可以消毒,但是这是对于有可能被污染的一些物体的消毒,并不是在家里针对人也要这样消毒。人在外面接触主要是手,用流水冲洗,多洗手,这是最重要的办法。

No.19

吃大蒜可以杀灭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不管是直接吃、榨汁喝还是炖冰糖都没用

大蒜提取物是能杀菌,但是从大蒜变成大蒜提取物差距很大。而且目前还没有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大蒜的抗病毒效果,就不要指望它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啦。

No.20

喝60℃的水可以杀死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人体是恒温的,会散热。真保持体温56℃半小时的话,那杀死的怕不只是病毒了

再次强调,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不能作用于人体。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会将体温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真保持体温56℃半小时的话,那杀死的怕不只是病毒了。

No.21

散步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谣言)

医院辟谣:我院没出过这样的通知

网上出现了医院的一个紧急通知,说是散步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此,医院院长刘明瑜表示:“这是谣言,我们根本没出这样的通知,请大家不要相信。"

No.22

新冠病毒定名为SARI?(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SARI是“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英文缩写

SARI是英文severe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s的缩写,中文意思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此次爆发于的新冠疫情,目前暂时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英文为NovelCoronavirus(-nCoV)。-nCoV可以导致SARI,但并不是所有的SARI都是-nCoV引起的。

No.23

私人邮寄口罩被海关征用?(谣言)

上海海关辟谣:海关不会征用你的口罩!

遇到此类谣言该怎么办?请务必记住这个“灵魂三拷问”1、有没有单号?2、包裹寄到那个地区?3、哪家快递公司承运的?无论对方提供与否,大家都可以第一时间向官方求证,并提供相关情况,切勿在网上进行二次传播。

No.24

某某城市飞机喷洒消毒药水?(谣言)

人民日报辟谣:各城市版本的都是谣言!

武汉、杭州、郑州等各城市版本的“飞机喷洒消毒药水”都是谣言!

No.25

用了7天的N95口罩消毒可继续用?(尚无定论)

丁香医生团队:吹风机吹或者喷洒酒精,都可能破坏口罩的保护作用

美国疾控中心指出N95口罩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口罩供应不足等),可在严格规范下“延长使用期限”以及“有限重复使用”。前者指一次佩戴不取下来,去接触不同的病人;后者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重复使用一定次数。若厂家说明了可重复使用次数,那以厂家说的为准;若没说明,那“不超过5次”。7天大大超过了这个次数。吹风机吹或者喷洒酒精,都可能会破坏口罩的保护作用。

No.26

治疗主要靠激素,会成为废人?(谣言)

李兰娟院士辟谣:现在发生的大量的病人根本就不用激素

非典时期,激素治疗使部分患者留下股骨头坏死的后遗症,这是药物的一种副作用。现在发生的大量的病人根本就不用激素,所以不会引起股骨头坏死。

No.27

晒太阳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太阳的照射温度达不到56℃,且日照紫外线也达不到紫外线消毒灯的强度

太阳的照射温度达不到56℃,且日照紫外线也达不到紫外线消毒灯的强度,不论从哪一个角度都不能达到杀灭病毒的要求。若要外出晒太阳,仍需戴好口罩,做好必要防护。

No.28

在人中涂风油精可以预防感染?(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对预防新冠病毒没有作用

暂时还没有证据表明,风油精里的成分对预防或杀灭新冠病毒有任何效果。不过在家宅久了,闻下凉凉的风油精,还是有助提神的。

No.29

多喝单枞茶多吃草莓可防肺炎?(谣言)

经查证:系编造

网络上流传2张截图,配文分别称“钟南山发布多喝单枞茶对防止肺炎有重大效果”“国家卫生局发布多吃草莓对防止肺炎有重大效果”。这2张截图都是假的。钟南山院士曾就肺炎疫情接受过媒体采访,并没有提到过前述的信息。目前我国并没有“国家卫生局”这个机构,只有国家卫健委。国家卫健委也并没发布过前述的信息。

No.30

网传感染病例在10万例左右?(谣言)

国家卫健委回应:不实消息

根据卫健委最新数据,截至1月31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共有疑似病例例。

No.31

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浓度为60%-80%的乙醇才有效

浓度为60%~80%的乙醇是一种有效的杀毒剂,可以灭活所有亲脂病毒和许多亲水性病毒。但是,90%的酒精浓度可能会降低消毒效力,因为病毒中含有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在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变异。

No.32

盐水漱口能预防感染?(谣言)

钟南山院士团队辟谣: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

钟南山院士团队公开辟谣:“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其次,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No.33

ARS是美国的生物战?(谣言)

勿怪幸医学博士查证:营销号胡扯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石正丽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基因与来自云南山洞里的菊头蝠99%吻合。SARS爆发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亚洲地区,是因为病毒的传播依赖人传人,如果没有感染的人去到其他洲,病毒是没有办法跨越大洋传播的。

No.34

钟南山:全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谣言)

广州医院辟谣:情况不实

广州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钟南山院士从未提出「全中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的建议。但钟南山院士强调注意防护,早发现、早隔离,尽可能减少传播,减少出现「超级传播者」的概率。重视防护,但也不必恐慌。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在室内注意通风,勤洗手,多运动,少熬夜。

No.35

新冠病毒年就发现了?(谣言)

中科院辟谣:并非同一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有网友翻出年“科学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旧闻,怀疑“是否两年前就已发现如今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记者今天向中科院求证,该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称年报道的“病毒”,与此次引发肺炎疫情的-nCov并非“同一种病毒”。

No.36

带呼吸阀的口罩没有用?(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口罩上有呼吸阀不用担心

呼吸阀的气流是单向向外的,不影响使用者的防护效果。但已经有症状的人,建议不要使用带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它无法阻挡病毒飞沫溢出。

No.37

熏醋可以预防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熏醋杀不死新型冠状病毒

一瓶醋里的醋酸含量最多也只有5%。将醋里的醋酸蒸发到空气中的做法,提升空气酸度的空间十分有限。另外,熏醋还会带来副作用。醋酸挥发到房间后,可能对人体的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咽喉不适、恶心及呼吸困难。对呼吸道敏感的儿童、老人,以及有哮喘病史的人而言,熏醋很有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No.38

香油滴鼻孔可防病毒传播?(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啥效果也不会有

香油在鼻子里走个过场,既阻隔不了病毒进来,也影响不了病毒繁衍。除了随身携带香油味,啥效果也不会有。再强调一下,能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物质是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但它们也只能用于体表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不能滴鼻孔。

No.39

服用VC可以预防感染?(尚无定论)

丁香医生团队:现有研究证据不足,过度服用会中毒

现有研究证据不足,且证据级别不够,尚未能表明VC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也尚未能表明VC有抵抗病毒的作用。普通感冒前,部分人群长期补充VC可以缩短病程,造成很多人有VC可以抵抗流感、提高免疫力的印象。也有一些人会把补充VC当作万能药,没事就给自己补一点。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下,别为了安心就大剂量地使用VC,会导致腹泻、皮疹等中毒现象。

No.40

吃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板蓝根对新型冠状病毒无效

迄今为止,和板蓝根有关的提取物研究,无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也就是说,即使是对预防流感病毒,板蓝根也没有被证明有预防效果,更别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了。

No.41

家畜家禽海鲜都不能吃了?(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正规家畜家禽海鲜都能吃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是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目前未明确中间宿主。但正规渠道售卖的各类肉制品仍可食用。

No.42

吃利巴韦林可以预防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利巴韦林无法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

利巴韦林无法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传统的抗流感药物并不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而且随便用药还会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

No.43

吃抗生素可以预防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抗生素作用于细菌,对病毒无效。

抗生素作用于细菌,对病毒无效。在武汉同济、武汉协和同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快速诊疗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No.44

钟南山院士被传染?(谣言)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系谣言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1月25日表示,钟南山院士正在开会;前述被传染的传闻系谣言。

No.45

戴多层口罩才能防住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佩戴多层口罩可能造成呼吸不畅

不需要佩戴多层口罩。建议选择N95/KN95或普通外科口罩,并且一层就够,其他口罩防护效果不如这三种。佩戴多层口罩还可能造成呼吸不畅。

No.46

新冠肺炎是香蕉导致的?(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香蕉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

香蕉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1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央视新闻采访中表示,病毒来源就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比起香蕉,野味才应该被杜绝。

No.47

病毒感染的都是老年人?(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新冠病毒对所有年龄组都易感

全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做防护。新型冠状病毒对所有年龄组都易感。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已经确定可以人传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No.48

不吃野味就不会被感染?(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目前新冠病毒的感染已超出人兽范围

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经超出人兽范围,可以人传人,以呼吸道传播为主,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No.49

吃奥司他韦可以预防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适用于流感治疗,对新冠病毒无效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而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作用靶点与流感病毒相关,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临床疗效。

No.50

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喝进去不会作用于病毒

酒精的确能杀死病毒。但得是75%浓度以上的酒精消毒产品,而且只能用来体表消毒。喝进身体的高度酒,只会被吸收代谢,不会作用于病毒。

No.51

吸烟就能预防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吸烟没有任何好处

吸烟不仅无法对病毒感染产生任何的预防作用,还会刺激呼吸道。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还会损伤肺功能、减低身体抵抗力,而增加受到感染的可能,呼出的二手烟雾也会危害到周边人的健康。另外,吸烟时无法戴口罩,手部会触碰口鼻,会增加病毒感染风险。

No.52

出门要戴护目镜?(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普通人出门没必要戴

护目镜是针对一线临床医生的,普通人出门不需要佩戴护目镜。但大家都要注意,不要揉眼睛,因为手可能接触到病毒,再接触到眼睛会导致结膜感染。

No.53

身边没有疫情不用戴口罩?(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无论有没有疫情,出门都建议戴

无论有没有疫情,都建议戴口罩出门。时值春运,很多病毒携带者可能出现在全国各地,而部分携带者可能身上还没有症状。这意味着,我们都有可能会接触到携带者。合理佩戴口罩,可有效挡住飞沫,能阻断病毒直接进入人体内。首选医用外科口罩或N95/KN95口罩。其他口罩,效果不如这三种好。

No.4

燃放烟花可以预防感染?(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不仅不能“杀毒”,还对健康有害

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并不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除此之外,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二氧化硫还对人体健康有害,如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还有消防隐患,危机生命财产安全。

No.55

桑拿、汗蒸能预防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杀死新冠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

杀死冠状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桑拿房内温度的确较高,但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无法预防病毒。并且桑拿汗蒸的地方通风差、人多,反而增加疾病传播的几率。且长时间桑拿、汗蒸,可能会出现脱水甚至休克等症状。

No.56

吃乳铁蛋白能预防新冠病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无证据表明乳铁蛋白对病毒有用

乳铁蛋白是哺乳动物乳汁中天然存在的一种蛋白质,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可以提高免疫力,更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别再交“智商税”了

No.57

没感冒时,口罩反着戴?(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口罩正着戴才有用

口罩正着戴才有用,戴反了,防护力会大大减弱。正确的操作是颜色较深的一面朝外,颜色较浅的朝自己,有金属条的部分戴在鼻子上,用手捏紧,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

No.58

口罩用过要剪碎或消毒?(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口罩用过后直接丢弃即可

口罩只是起到阻挡飞沫的作用,病毒在口罩上残留的时间和量并不明确。脱口罩时,用手勾住绳子,脱下来直接丢弃即可,不需要做其他处理。如果用手直接接触口罩面,反而会增加感染风险。

No.59

北京高速封路?(谣言)

经首发信息中心核实:没有路段采取封闭措施

经首发信息中心核实,没有路段采取封闭措施。此外,据北京市交管局相关知情人士介绍,目前,北京市交管部门没有采取任何高速公路封路措施。

No.60

将有6万武汉人员来杭?(谣言)

杭州市“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不实信息

近日,网上出现的关于“将有6万武汉人员从境外来杭”“杭州于1月26日中午12点开始封城”“政府安排飞机洒消毒药水”等,均为不实信息。公安部门对不实信息发布者肖某某等7人依法进行了处理,责令其删除不实信息。

No.61

上海已限制外牌车辆进沪?(谣言)

22路政服务不存在"限制外牌车辆进入"的情况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咨询22路政服务热线。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上海不存在"限制外牌车辆进入"的情况,车辆通行正常。此外,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相关人员处了解到,公安部门目前并未接到有关"限制外牌车辆进沪"的通知。

No.62

十堰为限行全城开启红灯?(谣言)

十堰交管部门辟谣:假消息

中国交通广播记者从十堰交管部门了解到,这则消息为假消息!据十堰市新型肺炎疫情指挥部17号指令,禁止车辆通行。但是,批准辆客运出租车辆运行。此外,医护工作者、执行公务、水电气等特殊保障部门人员必须驾车出行的,要予以保障。所有运输货物车辆不限行。警车属特种车辆不限行。

No.63

南京封城、封路?(谣言)

南京发布辟谣:从未收到过相关命令

最近,有人网传南京高速公路禁止外地车辆驶入,据南京交管部门,这种说法纯属谣言,交警只是针对外地车辆,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南京交警从未在高速公路设卡阻止外牌车进城,也从未收到过"封城"、"封路"的命令。

No.64

此次疫情系解放军导致?(谣言)

四川网警辟谣:不实言论!

据四川网警消息,1月25日,自贡市网民孙某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yy/5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