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
#丰收##粮食#
是秋天逃不掉的话题
秋风送爽大地金黄
神木又是一年收获季
收割机在田间作业的轰鸣声
扑面而来的阵阵泥土气息……
嗯~就是这个feel
丰收的感觉
倍爽~
丰收又增产厉害了我的“谷”庙梁村王礼礼家的亩金黄的谷子一望无垠,远远望去,遍野铺金。
王礼礼告诉记者,他流转了村里的0亩土地,今年种植谷子亩。
王礼礼指着满地金黄的谷子说:“今年谷子的产量远远高于去年的亩产多斤,今年每亩地不低于斤。”。谷子收获后,待晾晒完成,就去碾成小米,“去年亩谷子碾的小米很快就卖完了,卖了8万元钱。因为小米好吃,今年已经有人预定了,不愁卖。”
同时,在神木市迎宾路街道赵家沟村亩谷子地里,村民们一边忙着打谷晒粮,一边哼着丰收的赞歌,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眉宇间。
我的板蓝根可是“抢手货”深秋季节,天气转冷,然而我市尔林兔镇石板太村的张奋忠的板蓝根种植基地却忙得热火朝天,机器的轰鸣声和农民劳作的吆喝声共同编织了一首丰收曲。
眼下,板蓝根在紧张的采挖中,据张奋忠介绍,今年种的板蓝根亩产最高达—公斤,今年收购价为每公斤9.8元,是玉米种植收益的10倍。
由于特殊的气候原因,本地的中药材质量好,药用价值高,很受外地药商青睐,主要销往安徽等地。
收割玉米有“帮手”走进神木市的村村落落,处处一派丰收的迷人景象。田野里,随处可见收割机正进行紧张的工作,机械化的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了方便,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永兴街道西坬村村民张茂荣高兴的说:“我们以前掰玉米都是人工掰,一天只能掰五分地。现在机器收割确实好,一天能收二三十亩地。直接打碎打包好喂牛,剩下的枝干翻到地里还田了,第二年粮食长势也好。
近年来,该镇立足区域内自然条件、技术服务体系等发展玉米产业的独特优势,严把种子质量关口,实行大户包收政策,进行规模经营。有了规模经营,大户在购买种子、肥料等,都能以便宜的价格拿到,同时可以采用机械化收割,既节省了成本,也解放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玉米产业效益大大提升。
西瓜已卖光,白菜接着来在陕北,秋天是大量白菜收获、储存的季节。在马镇盘塘村,这些翠绿的秋白菜不仅走向市场,还将走向加工厂腌制成酸菜,为菜农卖出个好价钱。
盘塘村靠近黄河,交通便利,马镇镇盘塘村以种植西瓜和秋白菜出名。每年6月末、7月初西瓜卖完后,村民们就赶紧翻地种大白菜,村里的地每年都是两茬作物。
王鸡兰家已经连续十多年种植白菜“我感觉今年效益挺好的,白菜长得颗挺大,最小的还4公斤多呢,最大的9公斤。”王鸡兰的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
王鸡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一亩地可产10斤白菜,订单以每公斤0.4元收购,去掉籽种化肥的成本投入,每亩地可获得纯效益元左右,他家2亩多地,纯收入近10元。
高粱销路有保障庙粮村的李秀芳第一次种植红高粱,种植面积15亩,一台收割机正在她家的高粱地里来回穿梭忙碌,一亩地10分钟左右就收割完毕。此时她正忙着在路边翻晒高粱穗子,问起销路时她又说道“别家面积比我的大,都是联系好买家的,商贩来时收他们就会给我说,顺带着把我家的也收了”。
据悉,我市红高粱种植面积多亩,每亩产量在到0斤,价格在1.8元左右每斤,主要用作酿酒和饲料,大多商贩上门收取。
高粱是酿造白酒的优质原料的优势,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酒用有机高粱作为助农增收的产业来发展,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红薯丰收“嗨翻天”走进马镇镇盘塘村的红薯地里,乔利兵夫妻俩正忙着收割红薯蔓子、挖红薯、捡拾、装运红薯。
乔利兵一锄头刨进地里,红彤彤的红薯就显露出来,各个体态饱满,不一会功夫,满地的红薯堆满了土地,红彤彤的红薯映红了庄稼人的笑脸。
“今年的红薯和去年一样,个头均匀,表面光滑,卖相色泽都不错,并且产量挺高。今年一共种植了4亩,亩产10斤以上,按照平均价格1元计算,亩产可收入10元。”乔利兵介绍说,除了种植红薯外,还种植17亩两茬经济作物,有西瓜、白菜和蔬菜大棚,年收入20万不成一点问题。
说起销路,乔利兵也非常有把握:别看总产量这么高,但红薯品质好、口感棒,这些红薯到市场上还供不应求。
咱的土豆销往大城市近日神木市宫泊沟农业示范园0亩土豆基地喜获丰收,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该基地负责人王占国说:“今年雨水充足,土豆获得了大丰收,今年基地土豆平均亩产达多公斤,预计总产达一万吨,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主要销往上海、成都、贵阳、武汉等地。
“我在基地里捡一天土豆能赚元,这里的土豆都收完,就能赚0多块钱,再加上从土豆的播种、锄草人工作业环节获得的收入,一年下来能收入近万元。”神木市锦界镇渡口村村民李胜元笑着说。
这里的葵花可不简单走在神木市锦界镇公泊沟自然元生态农业园里的葵花地里,周围弥漫着葵花籽的淡淡香味,农民们在葵花地里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神木市因地制宜引导农户种植葵花,经过几年的发展,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葵花种植成为神木的特色和亮点。神木市锦界镇公泊沟自然元生态农业园正是看到了葵花种植的市场潜力,从年开始,将亩土地从土豆、玉米改种成了葵花。这里已经连续两年举办了“神木市葵花文化节”,在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同时,也扩大了知名度。
咱这的黑豆是个“网红”产品时下,正是黑豆丰收的季节,在栏杆堡镇西赵庄村张家峁小组的黑豆地里,村们们正埋头拔着黑豆根苗,不一会儿,一堆堆黑豆茬整齐的堆满了庄稼地,看着这些颗粒饱满的豆子,村民们个个脸上漏出丰收的喜悦。
西赵庄村村民刘文治告诉记者,黑豆浑身是宝,黑豆变现的价格远高于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他今年种植了60多亩黑豆,大概能有近2万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
神木黑豆,闻名遐迩。早在年,就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中国黑豆之乡”。近年来,栏杆堡镇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面积规模化种植黑豆,不少农技专家也专门来到村里做农业示范研究,为村民带去技术指导。如今,栏杆堡镇的黑豆种植技术已逐渐成熟,销售也得到保障。
近年来,神木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在全市不同生态区域开展中药材、
油料作物、经济作物等特色作物示范种植
许多农户通过种植特色农作物
不仅实现了种植转型
也加快了增收致富的步伐
记者:王彩荣崔亚军
编辑: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