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5813.html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5813.html
己亥岁末,庚子春始
病毒袭来,江城逢难
疫情肆虐之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从农历除夕夜起,白衣执甲,一批又一批的援鄂医疗队队员“逆行”出征,全国超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他们无畏、忘我地救治患者,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宏大而激昂的史诗。这其中,广东先后派出多名医疗队员驰援,如今,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
今天,广东最后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将解除集中休整,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
为了铭记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自3月22日起,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新闻办公室、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药集团承办的“手印·铭记”大型活动正式启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医护人员手印收集活动圆满完成,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也记录下手印收集的前前后后。钟南山院士按下1号手印谈到“手印·铭记”征集活动,负责这个项目的粤传媒广告分公司商业一部总监田娜十分感慨地说,她原以为征集如此多医护人员的手印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征集过程中,所有医护人员的认真负责让她深受感动。
田娜回忆,刚开始的工作非常赶,3月22日是“手印·铭记”雕塑展示方案全球征集发布会,而两天前,他们才紧急向厂家申请了5个金色印泥,因为钟南山院士要提前按下“1号手印”。
“我记得,当时钟南山院士按下手印的现场还有点曲折。作为活动的第一位参与者,大家都没经验,钟院士最初按下手印时力度不够,还好我们有备用印泥,最终收集的是他第二次按下的手印。”
在郑重按下手印的同时,钟南山坦言:
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中国广大医务人员从来都是白衣天使,而且是非常敬业的,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承担责任!为了铭记这段全民战‘疫’史,征集他们的手印作品集中展示很有意义。钟南山院士的“1号手印”参与“手印·铭记”征集活动的粤传媒广告分公司策划文案伦莹莹看到了很多医护人员的手印,她感慨:“医护人员的手掌上面密密麻麻的纹路书写着他们救死扶伤的经历。这些就是在危难时刻保护我们的手啊,想必是长期被消毒洗手液浸泡的手,被护理服和防护手套包裹着大汗淋漓的手,经历大大小小伤口的有故事的手。看着这些手印,觉得分外有安全感。”
“按下印记如走在星光大道”近日,由荆州、武汉归来的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白衣战士结束休整,返回各自阔别已久的家中。临别前,医疗队员们在一块块特制的金色印泥上留下了自己的手印。
黄光鸿是一名来自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2月9日去湖北武汉“武汉客厅”医院参加抗疫,主要管理方舱内确诊的轻症患者。
他告诉记者:“在医院工作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发生了很多让我感动的事,武汉市的人民非常热情和友爱,方舱内一家有难,大家都会互相帮忙,我就记得,在医院有位老人家药没了,隔壁床位的病人就会帮他联系药店,让亲戚半夜送过来给他。”
4月3日,黄光鸿按下手印,他说:“手印就是一份印记,医护人员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手印按下去的瞬间,我觉得我们的工作确确实实地留下了印记,留下了一点纪念,留下了一点怀念。”
曹莹是医院的一名护士,支援湖北医院,在医院她主要负责临床的护理。
曹莹说,在洪湖抗疫期间,最让她感动的是洪湖本地百姓的淳朴,“特别感动我的是一个老大爷,我去给他做操作的时候,他就拉着我的衣服看我的名字,我当时很不理解,原来这个老大爷是在做医护人员姓名的收集,他随后在本子上写了很多感谢我们的话,我们收到了很多感动。”
在金色印泥上按下手印时,曹莹感觉仿佛行走在“星光大道”之上,“没想到这种不可思议的事竟发生在自己身上。”曹莹说。
他们的手...他的手,执过银针切过脉救治过无数患者
雷神山广东中医医疗队领队、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
邹旭是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弟子,17年前非典“一役”已经在大师的带领下用中医药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其中包括他自己的妻子、同样奋战一线的急诊科护士长邓秋迎。2月初,医院的一次专家会诊,他手中的银针第一次帮助一名呼吸衰竭的患者快速缓解了症状。当时,那位阿伯刚被收治就用上了呼吸机,邹旭为他诊脉后开始针刺治疗,不多久,阿伯气促症状开始好转,血氧也慢慢上来了。配合中药治疗,第二天早上,阿伯已经不需要呼吸机了。
随后,2月17日奔赴雷神山,邹旭带领广东中医队员们60小时内完成病区验收,顺利开辟了第一个中医病区。39天里,隔着层层防护手套的切脉、挥动小小银针的施救,这位中医人的手,给患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中医圈了无数的粉。
手印感言:按下手印的那一刻,仿佛看到了我为患者切脉、针灸及挥手送别出院患者的景象。这块手印,不仅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历史见证,也将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会成为粤鄂友谊的最好见证。
他的手,牵不到恋人也要追至一线共同救死扶伤
医院口腔科护士张煜
4月1日,驰援荆州洪湖的张煜在休整点郑重按下了手印,还连发了两条朋友圈纪念:“大力金刚掌!嘿!”“以后我们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见!”
两条发文得到了无数战友的点赞,其中包括调侃他“手胖”的未婚妻何丽娜。年出生的何丽娜也是医院口腔科的护理人员,更是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广东首批医疗队中最年轻的队员之一。
起初,这对恋人很有默契地一起递交了请战申请。结果,何丽娜的名字进入了第一批名单,张煜则在后方一次又一次继续请战,“哪怕不能和你战斗在同一个地方,只要我来了,我们的距离就更近了!哪怕近一公里也好。”后来终于成功出征荆州洪湖的张煜在驰援日记中这样向何丽娜表白心迹。结束休整回到医院的那一天,张煜手捧鲜花单膝跪下向恋人求婚:“不要再等下去了,我们在一起。”
手印感言:这是我们个人小小的印记,也是时代的印记。很高兴我和心爱的人奔赴了同一个战场,在相同的时间一起做了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我们的手印一起汇进了时代的洪流,这是爱情的印记,也是大爱的印记。
她的手,不曾拧过瓶盖却搬过数十公斤氧气瓶
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护士长谭荣欢
在驰援武汉早期,一段隔离病房中,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徒手搬运数十公斤重氧气罐、抄起扳手熟练更换接头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人们不知道的是,防护服下的这些“大力士”,其实是女护士。这段视频中的主角,医院支援的谭荣欢。
在父母面前、爱人面前,哪一位姑娘不是被宠在心尖照顾爱护的弱女子?然而当战斗在一线,她们全都变身女超人女力士。最初,由于供氧设备压力不够,医护人员DIY,利用氧气罐改善病人吸氧条件。病人症状明显好转了,但需要不断搬运、更换新的氧气罐,由于医护人员紧缺,谭荣欢主动扛起了这个力气活儿。那些奋斗的日日夜夜,她的双手搬动过无数这样的氧气瓶,也练就了操起扳手熟练开工的绝技。
看到爆红的视频后,谭荣欢发了个朋友圈,“自黑”式地隔空向爱人喊话:“李先生,看到这个视频,以后你还会为我拧瓶盖吗?”
手印感言:感谢广州日报,给我不曾拧过瓶盖,却曾操过扳手搬过氧气罐的手,留下纪念。但愿疫情早日消散不再出现,让这些手印永远只是记忆。
他的手,坚定握过垂死患者的手点燃生的斗志
南医三院第一批医疗队队长、呼吸科主治医师张达成
作为南医三院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1月28日,医院17人队伍随广东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来到了武汉。
医院,支援ICU的硬汉张达成也发回了硬核抗疫的点滴故事。一位54岁的重症患者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严重缺氧,血氧饱和度多次在重症的临界值边缘起伏。为了寻求更多的氧,他到处“刷脸”,最后找来氧气机与含储氧袋的吸氧面罩辅助病人治疗,终于让病人的指脉氧饱和度升高至98%。“我握着他的手安慰他: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会一直盯着你,不用多想,我一定把你救回来。”
经过十几天的治疗,患者病情慢慢稳定,终于从ICU转回了普通病房。张达成查房时,患者隔着防护服一下就认出了他,拉着他的手跟旁边的病友介绍救命恩人。
手印感言:一双有10年呼吸科从业经验的手,一双在武汉抗击疫情55天的手,虽不大,但光荣!感谢广州日报帮我们留下记忆。
〓感言〓■洪湖水浪打浪,抗疫精神永不忘。战斗过的手印留在广州,抗疫的记忆留在洪湖!
——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孙剑
■抗击非典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都参与了,用这双医生的手,救治病人。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一个中国人该做的事。我们留下的,不是属于个人的手印,是集体的记忆,时代的烙印。
——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黎健勇
■一个手印,更深刻地烙印我们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59天。这双手被反复消毒、浸泡,肿胀过、出现过伤口,但更多患者经过我们这双手的精心治疗康复出院,倍感欣慰。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吴锡平
■看着这个手印,总能想起病房里患者向我们竖起的大拇指,想起陌生的武汉人用双手向我们传递过来的爱心,想起上班路上在街角向我们敬礼的警察。奋战一线的我们,也时常被英雄的普通人所感动。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于丽丽
■很荣幸能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若干年后还能给孩子们讲讲我的历史,能曾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感到自豪。
——医院血液科护士长陈二辉
■印下的每一条纹路里都写满了我们在武汉支援的点点滴滴,愿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依然能够同担风雨,非常感谢广州日报给我们的独特记忆!
——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胡常伟
■我们按下手印定格了一个历史,多希望疫情也被定格,尽快成为历史,希望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顺遂的每个人,珍惜当下。
——南医三院呼吸内科护士罗秋芳
■经过武汉抗疫,我对这双手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这双手我不仅抚平了患者焦虑不安的内心更托起了患者对生命的希望。这双手帮助了有需要的人,它不仅仅只属于我,它更属于患者!我想它的外表虽不漂亮但是透过外表它的内质是美丽的。
——南医三院神经内科护士陈晓敏
■感谢广州日报为我们医疗队记录下的点点滴滴,“手印·铭记”大型活动很有意义,广东医疗队伸出援手,也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南医五院第一批医疗队长陈毅飞
〓广药集团〓全力保障药品供应,为援鄂医疗队输送“弹药”
“广东援鄂医疗队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广东人民的骄傲。”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表示:广药集团大力支持“手印·铭记”活动,医护人员是前线战士,广药则是后方提供“弹药”的队伍,现在前方战友归来,大家都倍感高兴。“广药集团也将发扬广东援鄂医疗队的崇高精神,融入企业生产发展中,为降低医疗费用、提升人类健康水平不断努力。”他表示。
“‘手印·铭记’活动让大家铭记历史、致敬英雄,作为抗疫大后方的医药企业,我们非常支持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李楚源表示。
“这种并肩作战的经历让我们感同身受。”李楚源表示,广药一直坚定地和广东援鄂医疗队站在一起,为他们保驾护航、输送“弹药”。此外,广药还开展了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家属慰问活动,为援鄂医疗队成员家属送上了一批药品、大健康产品和神农草堂中药香囊。
据了解,作为广东省及广州市药品药械和防控物资储备承储单位,广药集团累计供应各类抗疫相关物资超1亿件,向湖北、广东等省份捐赠药品、防护物资超过万元,承担了口罩门店销售和“穗康”小程序口罩预约购买的落地执行。
抗疫之初,广药就向湖北、广东捐赠万元药品及防护物资;此后,其启动了磷酸氯喹、小柴胡颗粒等物资的全国捐赠活动,首批即捐献给广东省、湖北省荆州市有需要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支持广东援鄂医疗队救治工作;随后,广药白云山销售公司向湖北等地的新冠医院捐赠40台Narcotrend麻醉/脑电意识深度监测仪,价值超过万元。
随着疫情全球蔓延,广药集团又迅速启动国际抗疫援助,截至4月2日,18个国家和地区已经与白云山光华制药进行联系,其中已向印度尼西亚出口30万片磷酸氯喹,并向伊朗捐赠了5万片磷酸氯喹;为了满足国外对中医药产品的激增需求,白云山和黄中药紧急定制了海外包装以加大产品的出口供应,当前企业正紧张生产,发货的首批生产件出口装板蓝根颗粒已运往海外,这批药品的出口或使得广药白云山海外布局再次提速。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武威、吴子良、涂端玉通讯员王军飞、李晓姗、伍晓丹、游华玲
视频剪辑李文琤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李琳王晓曼
星标广报君
想第一时间找到广报君了解最新资讯?
办法很简单,
先找到广报君,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热点大事,点击即可查看▼被虫叮咬核酸阳性?官方回应来了女子偶然上网搜索富豪男友名字,弹出一条消息后,她立刻报警!泪目3分钟战疫沙画,掬沙成画,细数战“疫”逆行者返校之后怎样做?钟南山等专家支招复学在即,广州出台这些硬核举措女子在海南住了3个月,返回武汉后核酸检测阳性教育部最新发布!小学、初中、高中都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