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这次流感有多凶猛?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吧!
如何正确抗病毒?
针对这次流感,国家卫计委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并公布一批抗流感病毒推荐药物。这是流感诊疗方案时隔七年的首次更新。
新方案明确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即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新版方案在抗流感病毒推荐药物方面进一步明确了药物使用范围。
抗流感病毒药物,只推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包括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奥司他韦
网络配图
成人剂量每次75毫克,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
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千克者,予30毫克每日2次;体重15至23千克者,予45毫克每日2次;体重23至40千克者,予60毫克每日2次;体重大于40千克者,予75毫克每日2次。
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剂。对用药过程中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患者,要注意是否出现耐药。
扎那米韦
网络配图
适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毫克(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帕拉米韦
网络配图
成人用量为至毫克;小于30天新生儿6毫克/千克;31天至90天婴儿8毫克/千克;91天至17岁儿童10毫克/千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1至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同时,方案还给出了中成药治疗方案。
风热犯卫型
选择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热毒袭肺型
选择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
今冬的流感为何如此高发?
病毒是否产生变异?
接种疫苗还管用吗?
该怎么预防?
来听听国家卫计委、中国疾控中心等
相关部门的解答
今冬流感高发成因何在?综合因素叠加所致
国家卫计委表示,监测数据与公众的感觉一致,今年我国流感的流行强度确实高于过去几年,全国报告的流感暴发起数也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流感确诊住院与重症病例数也有所上升。无论南医院的病例百分比都在上升。
△流感季到来,医院人满为患
国家卫计委负责人介绍称,今冬流感高发是由综合因素叠加导致的,主要包括: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今冬气候异常,今年流行的优势毒株已多年未成为优势毒株,导致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易感人群增多。
病毒是否变异?未发生变异
国家卫计委负责人表示,目前来看,病毒还没有发生变异,也没有产生新的耐药性。
专家表示,这次流感只是在流行,并非大流行。因为目前各型别流感均未出现明显的变异,不具备出现大流行的生物学基础,流感病毒的感染力、传播力和致病力未发生改变。
疫苗还管不管用?管用!
就有人接种了疫苗之后仍“中招”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解释称,这次我国许多地区流感流行的优势病毒为乙型流感的Yamagata系,但目前我国采用的三价疫苗未包含这一型别的成分,因此疫苗对这一型别不具有保护力。
△辽宁沈阳:医院儿科门诊爆满
目前,我国还同时存在甲型流感(包括H3N2和H1N1)和乙型流感Victoria系的流行,今年的流感疫苗包含了这3种型别的流感流行株,因此仍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抗病毒药品够用吗?药物供应保障充足
随着流感高峰期来临,有患者反映,医院出现了抗病毒药物供应短缺的问题。对于这一现象,国家卫计委负责人表示,国家抗病毒药物的供应保障是充足的。
为有效应对流感,国家卫计委时隔7年后再次更新流感诊疗方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对流感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范围做了进一步明确:抗流感病毒药物,只推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包括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其中排名首位的是奥司他韦,此次最强流感季,全国各地出现“奥司他韦”抢购潮。据山西日报和昆明日报的报道,为防流感,市民争相购买“奥司他韦”,医院均已出现断货现象。
在中药治疗流感方面,方案将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的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以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均列入常用中成药。
其中儿童可选药为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而曾在年非典、年甲流流行期间,被誉为“万能药”的板蓝根并未列入方案。
在药物预防上,方案强调,药物预防可以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但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疫苗接种才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福建福州:流感进入医院看病
在生产供应保障充足的情况下,医院在流感的高峰期,医院去会有开不到药的情况。对于此类情况,国家卫计委要求全国的医疗机构要紧急采取临时采购的措施,采购流感抗病毒的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
流行高峰何时能过去?学校寒假到来季节性高峰或回落
中国疾控中心称,总体上,今年冬季流行季流感活动强度高于近几年。当前,中国南北方省份均处于季节性流感的流行高峰,流感活动的总体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仍可能会继续流行一段时间。
△湖北武汉:冬季医院儿科门诊爆满
此外,大多数地区仍处于流感流行高发季节,但各地区流行高峰和流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已呈现流行水平上升趋势减缓的迹象。预计多数地区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季节性高峰将出现回落。
高危人群如何防护?接种疫苗仍是最重要预防手段
流感来袭,老年人、孩子、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该如何加强自身的防护?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介绍,预防分为两个方面,其中接种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并建议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种,避免因为感染流感导致非常严重的疾病,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北方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