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小知识
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可以败火解毒,预防疾病。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的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tinctoriaL.)和草大青(I.indigoticaFort.)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的根。
药名:板蓝根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经;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治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痄腮,火眼,疮疹,舌绛紫暗,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痈肿;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60-g;或入丸、散。久用:适量,煎汤熏洗。
炮制: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禁忌: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
药材基源:菘蓝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
资源分布:主要分布于安徽、河北、江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甘肃、东北等地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