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3989.html
三合街道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促民增收这条主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龙头带动,促民增收”的总体思路,以“五个注重”为抓手大力发展蓝靛产业,把“输血”逐步转化为“造血”,为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奠定长效基础,逐步走出了一条绿色产业与特色文化相结合的致富新路子。
注重群众种植意愿,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三合街道地处都柳江中上流,属中亚带湿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强烈,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境内海拨在-米之间,最高海拔在东部排偷村党相坡海拔米,最低海拔在三合村都柳江出水口海拔米。三合街道土壤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垂直分布的特点,适宜蓝靛种植业的发展。同时,三都县当地苗族群众凭借制作蓝靛膏和蜡染的精湛技艺,促进原材料南板蓝根的种植,三合街道积极发展蓝靛产业深受群众喜爱,并得以积极推广。
图为:葡萄架下种植南板蓝根
注重技术保障,提高产业收益。南板蓝根种植属于短、平、快项目,当年种植当年即可有收入,且管理较为粗放的产业。南板蓝根种植后,三合街道强化技术指导,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技术员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为群众提供育种育苗、田间管理、疫病防治等全过程技术服务,提升农户种植技术及管理能力。该产业管理好收益可达三年,一年可割三次,每年亩产量约-公斤(生鲜品,可以制作蓝靛),按1元/公斤计算,第三年割完叶后,南板蓝根的根茎可以回收做中药材,并且价格在1元/公斤以上,每亩每年收益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注重龙头企业带动,促进民族文化共同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南板蓝根种植及蜡染布艺加工,完美融合扶贫产业与民族特色文化为一体,打造企业与观光旅游的新模式产业链。公司以民族布艺、蜡染、蓝靛、刺绣、服饰、民族工艺品、民族风系列家居、民族旅游产品等项目加工生产为主线,实现产业化、品牌化,集文化、旅游、非遗技艺传承和培训、民间美术歌舞交流为一体的大型民族特色文化基地日趋成熟。年,种植南板蓝根亩,净产值万元,带动户贫困户人增收,户均增收元;其中利益联结入股资金万元,受益贫困户户人。
注重合作社参与,壮大村集体经济。根据中央、省委和州委关于大力推广“村社合一”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村综合治理及服务能力。三合街道苗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流转土地50亩,用于南板蓝根育苗万株,解决年亩南板蓝根种植项目的供苗问题,自产自销,预计创收万元纯利润。合作社60户贫困户第一年参与分红6.3万元;流转土地每亩收益元,共创收2万元;田土翻犁每亩元,共创收1.5万元;余名妇女进行剪枝、育苗,每人每天余元,务工收入10余万元;合作社向群众购买育苗原材料30万斤,群众收益20万元。南板蓝根产业使农户成为最大、最终、最广泛的受益者。全村户贫困户共种植南板蓝根余亩,因地制宜、凸显特色、规模生产,形成“群众种、合作社收、公司加工出售”的产业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推进“村社合一”。
注重产业效益,促进群众增收。年以来,三合街道在政府主导和群众自发发展蓝靛产业投入资金为万元以上,种植了南板蓝根余亩,实现收益在万元以上,产业收益农户户人,户均增收1元以上。通过合作社培育南板蓝根苗木,群众种植,公司制作蓝靛染料进行深加工,政府主导宣传民族特色蜡染布艺产品文化,引领三合街道蓝靛产业蓝色发展,实现群众经济增收。同时,推动民族布艺文化的繁荣,增强文化自信,实现蓝靛产业与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绿色梦想。
图文:三合街道潘国敬
编辑:郑全慧
审核:谢敏
水乡党建关于我们主办:中共三都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推送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定时发送投稿邮箱:sdzg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