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m.39.net/pf/a_6712024.html文:白豫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了一期水果市场领域中一部分商家通过“期货”的形式操纵苹果价格的专题。一群“庄家”撬动全国水果市场,迫使苹果大幅度涨价,某些地区的苹果价格大涨%,普遍每斤苹果涨到12元一斤,而这些“庄家”通过操纵市场价格赚了个盆满钵满。然而这一切的背后,竟都是“期货”惹的祸。资本操纵期货年12月22日,苹果期货上市仪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举行,同日,苹果期货在郑商所正式上市参与交易,苹果期货的上市标志着全球首个鲜果期货产品在中国落地。在苹果期货上市两个月后,苹果期货价格一路飙升,大多数苹果期货投资者甚至连期货是什么都不知道,但一路上涨的行情让心怀侥幸的投资者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于是大批资金涌入,让苹果期货的价格也被推得越来越高。随着炒“苹果期货”的人越来越多,一些造福传说也这个行业流传开来,有人说一个一文不名的小伙子在年初的时候投了10万元,之后短短时间内在期货市场上赚到多万。据了解,苹果期货每手为10吨鲜果,涨跌幅度基数为1元,合约共有6个交割月份,分别是每年的1月、3月、5月、10月、11月、12月。从苹果期货开市,仅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苹果期货的市场成交额就超过了0亿元,也曾创造了三天内交易额暴涨%的神话。众所周知期货市场的交易价格往往影响现货市场,棉花、白糖诸如此类的商品,现货价格通常依靠期货产业的交易金额来定价的,而每斤高达12元的天价苹果就是目前参与苹果期货的多个资本投入者所共同拉高的。苹果期货的形式走强之后,一些大宗苹果期货买家开始低价收购苹果,囤积居奇,恶意太高苹果价格,然后出货赚钱。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苹果期货的初衷本来是借助金融的力量来抑制国内过山车一般的苹果价格,给果农和消费者提供更加稳定的苹果价格,但目前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资本家翻云覆雨的一池深水。这深水中游动的鱼儿,就是一个个被吸引来的“散户”。郁金香泡沫郁金香泡沫,在经济学中又称郁金香效应,发生在17世纪30年代的欧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详细记载的经济泡沫。郁金香泡沫也被经济学家认为是现代股市和期货市场的鼻祖。16世纪中叶,郁金香球茎被引入荷兰,这种会开出美颜花朵的植物迅速被荷兰贵族追捧,以至于荷兰境内的郁金香被炒到了天价,半个世纪后,一个郁金香球茎的价值大致相当于16头牛的价格。但这种球茎由于产自于小亚细亚,在荷兰本地并没有种植产地,郁金香依旧供不应求,于是当时的花商们采用了一种期货合同的方式来销售郁金香。大致的方式是花商会把这次出海的船上运回的郁金香球茎数量做一个预估,然后与预购的贵族签订一个买卖合同,以某个价格为基准授予预购者一个郁金香球茎。对郁金香的疯狂让贵族对这种预售形式的合同也趋之若鹜,郁金香预售合同随之疯狂涨价,人们从操作郁金香球茎转而去炒作郁金香预售合同,以至于到了荷兰全国上下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在炒作合同地步。17世纪中期,一位水手在船上误食了郁金香球茎之后中毒,这件事传到荷兰之后引发了荷兰国内的反思,大部分人开始从狂热的炒作中清醒过来,认为这种不能食用只能用作观赏的植物似乎并没有炒作的那么值钱,于是大批的人开始抛售手中的合同,合同在短时间内跌成废纸。郁金香的价格就也开始暴跌,从每个球茎最高多金币迅速降到了11个金币,尽管这样,还是没有人接盘,全民炒作郁金香的荷兰经济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整个经济大萧条持续了3年之久。反观苹果期货交易,年,我国全国苹果种植面积为.96万亩,产量为.40万吨。苹果产量居全球第一,另外,我国自年开始,连续数年苹果鲜果出口都在万吨以上,苹果浓缩汁产量在60万吨左右,大量浓缩苹果汁也被用于出口。我国是苹果出产大国,虽然年我国苹果大范围发生霜冻灾害,某些地区苹果近乎绝收,但苹果产量依然足够供应国内,并用于出口,苹果在国内也不具炒作空间。苹果期货大宗买家无非是想囤积鲜果,炒高价格后再找人接盘,然后从中盈利,这与郁金香泡沫的形成与发展如出一辙。奉劝读者朋友们,非典炒“绿豆”、“板蓝根”、“蒜你狠”、日本福岛核泄漏全国时“抢盐”的荒唐闹剧还历历在目,投资任何产品之前都应该擦亮自己的双眼,切勿被有心人蛊惑、利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