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大王徐镜人,一袋板蓝根赚700亿,

板蓝根人人都喝过,但你知道这种小小的药粉,能让一个人赚多少钱吗?答案是惊人的一年亿。他就是徐镜人,扬子江药业的创始人。

去年7月11日,徐镜人因心脏原因离世,他留下了一个年入超亿的,庞大的板蓝根帝国。而这个帝国在离开他之后,却有着摇摇欲坠的迹象。

那么一包小小的板蓝根,是如何造就一个千亿药业的,如今的扬子江药业又面临着哪些隐患呢?本期创始人观察就来带大家走进扬子江药业创始人,徐镜人的故事。

作坊里的良药

年徐镜人出生于江苏泰州,年轻时的他参加过军队,在复员后在当地的一个机械厂工作。在机械厂没待多久,徐镜人就认为这份工作没啥前途。

年,徐镜人说服了几名工友,打算带着几千块钱出去单干,他们在泰州当地建立了一个名为”口岸工农制药厂“的制药车间。

由于缺乏人手,车间的一砖一瓦几乎都是徐镜人带着工人亲手搭出来的。但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制药车间,在当时居然还有着不小的人气,原因正是徐镜人他们所生产的板蓝根。

原来,在车间盖好后,口岸工农制药厂生产的东西基本上只有三样,分别是两种治疗感冒的注射液,以及板蓝根冲剂。

江苏气候湿热,感冒等小毛病十分常见。而当时的供销制度又让药品的缺口较大,这就让徐镜人的小作坊产品居然很受欢迎。

并且虽然车间条件一般,但军人出身的徐镜人对生产质量的管理可谓十分严格,这就让他们的药品在质量上和国营药厂相比也不落下风。

但就在徐镜人的药厂逐渐有了名气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在年前后,国家出台了政策,禁止乡镇一级的工厂搞药品产业,而徐镜人的工厂就在关停之列。

好在由于多年经营所积累的口碑,当地的领导出面为徐镜人担保,这才保住了口岸工农制药厂。而此时的时间点,正值改革开放,徐镜人即将迎来自己新的机遇。

一战成名的板蓝根

江苏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在开放初期便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以及资源。而随着人员一起来的就有感冒,这就催生出了感冒药的庞大市场。

当时治疗感冒的手段无非两种,要么是直接用抗生素,要么就是用板蓝根这样的中成药徐徐图之,80年代的国人已经对抗生素的副作用有所了解。

因此口岸工农制药厂所生产的板蓝根,居然比国营药厂的抗生素更受欢迎,一时间工厂的订单大增,徐镜人也喜滋滋地连忙扩大规模,提高产能。

就这样,徐镜人工厂的板蓝根很快走出了泰州,成为了附近一带市镇的明星产品,还将企业正式更名为扬子江药业。

但此时随着经济增长一起提高的,还有国人的身体素质。很多人开始不把感冒当回事,认为用自身的免疫力就足以应对,这就让徐镜人的板蓝根销量陷入了瓶颈。

当然,徐镜人一开始也并没在意这些,自己能将一个小药厂做成如今的规模他已经十分满足,而80年代年的一场流行病,将板蓝根的在国人心中的地位,给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年上海出现了甲型肝炎疫情,当地的医学专家建议市民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来预防疾病,其中板蓝根就赫然在列。

徐镜人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他立即找到了上海的防疫部门,表示愿意低价提供板蓝根,帮助上海抗击甲肝。扬子江药业在了上海的“大锅药”里,开始了自己新的篇章。

不久后,上海的疫情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平息,这一仗让板蓝根打出了名气。尽管后来专家澄清了板蓝根对于治疗甲肝没有特效,但这并不影响扬子江药业和板蓝根的名气。

并且年的非典疫情更是直接让板蓝根的人气直冲云霄,自此之后,板蓝根似乎就成了对付流感的代名词。而扬子江也借此东风不断扩大规模,在年就有了80亿元年营收。

之后的猪流感、禽流感等多个流感里,板蓝根的身影都频繁出现,扬子江药业也借此得以赚得盆满钵满。

但已经有百亿规模的扬子江药业却一直没有上市,这就让人们对此十分不解。而徐镜人也很快做出了回答,表示了为何自己坚持不上市的两个原因。

不差钱的徐镜人

第一个原因就是没必要上市,一家企业上市的原因,无非就是为了短时间内迅速融资来扩大规模,但此时的扬子江药业已经足够供应市场,再进行扩张已经意义不大。

其二就是如果上市的话,就可能有些乱七八糟的资本集团来插手公司管理,这是以质量为重的扬子江无法接受的。

徐镜人的两个回答让社会十分满意,都认为他是一个负责人的企业家。但外界这么想,扬子江内部的老员工可就不一定了。

原来在企业初创之时,为了鼓励员工生产,徐镜人曾拿出股权来奖励员工。但他又不允许这些股权直接变现,分红更是好几年不见一次。

上市似乎就成了这些老员工将股权变现的唯一手段。于是在徐镜人宣布扬子江不会上市之后,企业的内部就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甚至还闹出过员工集体起诉徐镜人的事情。

并且扬子江作为国内最大的板蓝根生产企业,也是树大招风。从年开始,徐镜人的身体就有些抱恙,对公司的管理也没以前那么严格了。

加之企业内部本就有的矛盾,居然让这个大牌药企闹出了地方管理贿赂官员的情况,并且还发生了整整14次,这无疑对扬子江的口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年7月,徐镜人在工作时心脏病发去世,享年77岁。而他一倒下,庞大的扬子江药业就有着混乱的征兆。

扬子江先是因为涉嫌垄断而被调查,又有企业内部为了集权还是放权而争论不休。如今的扬子江药业依然有着多亿元的年营收。

但艘大船在离开徐镜人这位船长之后还能否继续平稳的行驶,仍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tz/12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