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ldquo八要素rdquo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412/6162073.html

举全县之力发起脱贫攻坚战总攻

坚决夺取深度贫困地区全面胜利

“今天你剪枝剪了多少了?”

“第一天来,才开始呢!”

“工钱怎么算啊?”

“计量的,抓紧剪,工资日结......”

初冬时节,走进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领所村,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大棚里,一捆捆板蓝根枝条或杂乱或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工人们正三五成群地采摘、分类、打包,然后又把剪好的板蓝根枝条运送到基地去扦插育苗。

领所村,是榕江县深度贫困村之一。截止年底,全村户人中,仍有贫困户73户人,贫困发生率17.6%。“啃硬骨头”,攻堡垒,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脱贫攻坚战在这里吹响了号角。

村民给板蓝根剪枝

精准选择产业技术教给村民

“过去我们领所村也探索过种植油茶、猕猴桃、百合等,由于村民思想没转变过来,管理懒散,导致产品品质不好,市场竞争力低,一年下来没挣到多少钱,村民积极性反而被挫伤了。”栽麻镇镇长杨兴沼说。

年,该镇结合去三都、都匀等地考察调研结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引进种植板蓝根亩。其中,领所村在榕江县康雄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试点种植亩板蓝根,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

“领所村有种植板蓝根的传统,该村村民几乎全是为侗族,村民用板蓝根枝叶加工成蓝靛,染布料、染衣服,有一定技术基础,发展板蓝根种植天然的优势。”杨兴沼介绍,但是村民“各自为战”,自给自足,把板蓝根种植聚合起来,形成规模种植,很有必要。

产业选择了,亟需提高村民种植技术。

“以前大家都是随意把板蓝根种在田边地角,老方法不讲究种植组距、深度,不铺地膜,影响了板蓝根品质。”合作社负责人杨秀堂介绍,因此村里经常开展培训,目前共培训农民余人,还举荐致富带头人参加榕江县举办的技能培训活动等。

“你看我这个怎么种才好啊?”

“坑再挖深一点,10公分左右最好。”

“板蓝根之间相距30至50公分,最利于生长......”

村民的交流声时常萦绕在田间地头,领所这个深度贫困村正散发出无限的活力。

杨兴沼和杨秀堂查看板蓝根长势

产销无缝对接村民共同发展

“领所村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距离榕江县城20分钟的车程,与从江、黎平两县相邻,交通便利,方便运输和销售板蓝根。”杨秀堂说,在贵州巨生源实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采取订单销售方式,领所村可以放心大胆地种植板蓝根。

“我们种出来的板蓝根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杨秀堂说,除了以7角一斤的鲜枝叶卖给公司,从江县的苗族群众也经常上门来购买板蓝根。今年第一批板蓝根就卖出了36余万元,第二批由于收割后受天气干旱影响,只卖出10余万元。

此外,合作社还收购其他村村民种植的板蓝根,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

“家里今年种了2亩,前期卖了一部分,爱人加工蓝靛用了一部分,余下的就剪了枝条拿来卖给合作社,方便多了。”邻村(高岜村)村民龙见忠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三袋板蓝根枝条抬到称上。

“可惜没剪好,浪费了很多。”杨秀堂现场示范教龙见忠剪枝技巧,龙见忠表示回去后,要细心培育板蓝根,争取明年卖出更多的钱。

得益于销售渠道的畅通,领所村的板蓝根产业蒸蒸日上。

“现在我们在培育明年的苗,准备再扩种亩。”杨兴沼介绍,下一步准备继续加大宣传,激发群众积极性和内生动力,把板蓝根种植打造成领所村特有品牌。

杨兴沼和杨秀堂教学蓝根剪枝

产业发展兴旺村民喜笑颜开

“工作就在家门口,随时可以过来。”领所村贫困户吴树萍正在基地里忙活,她今年已经69岁了,一天80元、元不等,算一算,剪枝20多天,她就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赶上了产业“福利”。

“可不是嘛,我要带孙子,时间难固定,也是不定时的来。”领所村石还珍符合道,得闲就过来,赚点零花钱,给孙子买点零食,补贴家用。

“现在我们寨上报名明年参加种植板蓝根的农户已经有10多户了。”石开显是领所村二组的板蓝根种植户,今年他一口气种了6亩板蓝根,卖出一万多元后,村人看到了效益,纷纷向他“取经”,想一起种植板蓝根。

“明年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面积。”杨秀堂向记者介绍,村民领取土地流转费,在基地里务工,合作社回收村民种植的板蓝根等,多方面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立足村情发展板蓝根产业,领所村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脱胎换骨”、转型升级,不断激发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村民对生活更加有了盼头。

(来源:当代先锋网)

投稿邮箱:rjxzzb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sz/6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