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攻势来袭,服用板蓝根能预防流感吗疾控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88655.html

近日,我省降温降雨接踵而至,多地已遭遇“湿冷魔法”强烈攻击。随着寒冷的冬季到来,流感高发季节也将如约而至。

那么,到底什么是流感?

流感能够预防吗?

除了听妈妈的话穿上秋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有效的招式可以预防流感呢?

请听我为您慢慢道来。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问:什么是流感,它和普通感冒有区别吗?

答:流感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但流行性感冒跟普通感冒并不是“一家人”。

按张文宏老师的说法,如果说流行性感冒是老虎,那普通感冒只能算苍蝇。

流感是一种可能致死的疾病,在过去的多年里,每隔三四十年流感就会在全球肆虐一次,在我们发明流感疫苗以前,每次流感大暴发都会轻易夺走几百万人的生命。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发,病人发病更快,持续时间5-7天,发热以高热更为常见,最高体温可达到39-40℃,常伴有畏寒、寒战,全身症状较重,可能出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还可能并发肺炎、心肌炎,传染性较强,可能引起大范围的传播流行。而普通感冒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引发,症状较轻,主要为低热,一般发热不超过3天,不伴有寒战,更常见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一周左右可以自愈且传染率较低。

问:流感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

答: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传染源,他们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流感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就是人们在平常和流感病人接触时对方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等喷溅除分泌物飞沫,这些飞沫可能能让正常人染上流感。同时,如果在生活中和流感病人共用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用脏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也有可能造成流感传播。

问:流感来了,我们该如何预防?

答:采取日常防护措施,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公共场所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肘部或纸巾遮掩口鼻;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同时,接种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认的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条件允许的话,在没有禁忌症的前提下,建议重点人群每年均接种流感疫苗;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背景下,普通公众今年更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

问:哪些人属于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应及时接种疫苗?

答:按照《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流行的背景,以下人群为流感疫苗的优先接种对象: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问:应该在什么时机接种流感疫苗?

答: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人体即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帮助我们抗击流感病毒,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流感疫苗一般每年9-10月开始接种,建议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如果10月底前未接种,则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进行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可尽早接种。

问:如果家中有流感患者,我应该如何照顾他/她?

答:有流感症状的人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其他家人接触的机会。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戴口罩,多开窗通风;尽可能固定1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状况,一旦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困难、神志不好、原有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痰液、鼻涕等)后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洗手;患者如需离家(医院就诊)需戴口罩;房间内可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用消毒剂擦拭房间常用物品,床单、衣服等经常清洗更换。

QA小贴士

以下方法可以预防流感吗?

1、服用板蓝根、维生素C或者房间内熏醋:

这些方法均没有确切的预防流感的效果。

2、勤洗手:

手掌会在触摸污染表面时沾上病毒,然后在触摸口鼻时造成感染,所以勤洗手有助于预防流感。

3、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肘遮挡:

因为手掌要用来接触门把或与人握手,容易造成病毒扩散。所以咳嗽、打喷嚏时用衣袖或者手肘部遮挡,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4、服用缓解流感症状的药物:

止痛药和鼻塞药这些药物虽然能减轻流感症状,使人好受一些,但它们并不能缩短发病时间。

5、提前吃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

不少人为了预防流感,开始吃奥司他韦(达菲)之类的抗病毒药物。从医学角度来说并不鼓励这种做法。这些药物都是治疗性质而非预防性质,不仅达不到预防流感的效果,还有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戴口罩

勤洗手

常通风

来源:云南疾控

责编:段怀波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sz/5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