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区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边缘地带,是我国黄土高原西部具有代表性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资源丰富。这里也是我国西北主要中药材产区。被编入《全国中草药汇编》的药用植物达四百余种。其中贝母、桃儿七等是当地特有的名贵药材,黄芪、柴胡、秦艽、半夏等地道药材因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而享誉全国。
黄芪
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这里有六盘山主峰米岗山。自古出产优质的黄芪、秦艽、柴胡、黄芩、板蓝根等地道药材。
黄芪在宋代《图经本草》中记载:“今出原州(宁夏固原)及华原(陕西耀县)者也佳。”固原隆德县是“原州黄芪”主产区,当地人民有长期人工驯化种植野生黄芪的历史。在《神农本草经》中把黄芪列为“上品”。《药性歌诀》云:黄耆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把中药材列为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作为药食两用的黄芪,固原隆德县主要生产黄芪饮片和黄芪保健品。
秦艽
六盘山秦艽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引种、栽植记载。在《隆德县志》和《中国药典》中都记载有隆德种植药材的历史。
秦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曰:“秦艽生飞鸟山谷。“为多年生草本,产于宁夏六盘山、贺兰山等地,长于河滩、路旁、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前些年,因过量采挖使秦艽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产量显著下降。近些年,固原隆德县进行的人工种植秦艽已基本成功,为今后长期提供可靠中草药资源打下基础。
秦艽具有抗菌消炎、镇痛镇静的作用,还具有解热、降压、降血糖的功效。著名药方“秦艽鳖甲散”,就出自元朝人罗天益所著的《卫生宝鉴》。方中鳖甲、知母、当归滋阴养血;秦艽、柴胡、地骨皮、青蒿清热除蒸;乌梅敛阴止汗。诸药合用,既能滋阴养血以治本,又能退热除蒸以治标。临床上常用于结核病的潮热,温热病后期阴亏津伤,余热未尽,以及原因不明的长期反复低热的病人。
板蓝根
五月如果你来固原,迎接你的是散发着馥郁花香的黄色海洋,随风摇曳地正是金黄色的板蓝根花。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原来板蓝根也会开花。每年春季正值板蓝根花期。阳光下,板蓝根花的芬芳沁人心脾;如同油菜花一样遮盖了眼帘。
板蓝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药材,最多见的是用板蓝根制成的药片。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在中药店见到板蓝根的中药饮片,因为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板蓝根饮片有保健功能,对于一些轻微的食物中毒也可以达到解毒养生的作用。
流感期间,会有人选择泡水服用板蓝根来达到增强抵抗力的目的,但是要注意板蓝根不能长期服用,长期服用是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和伤害的。
1
正直酷暑,夏季养生食谱来了,
让我们在吃吃喝喝中平安度夏。
黄芪乌骨鸡
黄芪30克、乌骨鸡半只,共炖,鸡肉熟烂后,加调味品,饮汤食肉,可分3次食用。连食1月左右。此方有益气养肺、滋肾养血、固表防感冒之功效。
针对骨质疏松的荣筋通络汤
秦艽、薏苡仁、草蔻。选用母鸡作治疗骨质疏松症药膳食疗的载体。最好的烹饪形式是清炖和清煮母鸡,八成熟后,加入药物直至煨熟,喝汤吃肉,长期如此,自然而会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夏季治疗风热感冒小妙方
板蓝根、银花、连翘各30克,荆芥10克(后下)煎成50%浓液,一日3次,每次30-60毫升,儿童酌减。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号观点,具体病症请遵医嘱;部分图源摄影部落、齐乐摄影、固原旅游)
策划:刘燕枫
诵读:周微(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