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5.html
2003SARS后期,出现一些恐惧综合症,比如抢购板蓝根、食盐、白醋。这次武汉新型肺炎都没有发生,而去抢购更能科学防控的口罩。虽然,也造成了物质的短缺,但起码科学防控和健康意识有了进步。但号召非疫区普通人强制戴口罩这事,副作用是明显大于收益的,这要后面复盘时才知道。
不知是不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还是为了缓解下大家焦虑的情绪,我们人民日报还是发挥了超强带货能力。
2020年双黄连大爷还是来了。
因为,是昨晚接近23:00发出的,到早上时消息已经发酵,据报道所有网店都已脱销。线下药店也排起了长队
消息出来后,面对很多人的质疑,今早又紧急发文,澄清之前说法不严谨
人民日报再一次让我们体会到中国词语的博大精深,抑制不等于治疗和预防。表面看好像没什么问题,因为,用词不同嘛。但都能抑制病毒了,怎么还不是治疗呢?最起码得几个诺贝尔奖是没问题的,后面又说只是初步研究。如果稍微有科学思维的也知道,一个药品只是初步研究就已经在市面上大卖了,还一起吆喝,那只能说WTF.
如果长期在看微博或有接触科普信息来人来说,显然,对这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已经有免疫力了,肯定不会去采信,哪怕它是像人民日报这种国家级媒体发出的。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或者只相信官媒的人来说,这则消息还是很有煽动性的。
对线上线下很多药品生产和经销商可以说是大大的利好,现在口罩正缺货、限价普遍不容易卖,加价可能还面临道德指控,同时板蓝根弟弟也失宠了。人日这么一帮腔,只有千恩万谢了,如果换作我是利益相关方,估计也得暗自窃喜了。
其实,除了双黄连,但还有很多平时就用得很多的替代品粉墨登场,如蓝芩口服液、莲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制品、各种注射液喜炎平、血必净等,甚至连一级致癌物槟榔也在其中。
昨天很多人的注意力都在红十字会那里,瞬间转移到双黄连这里。鉴于其在SARS期间的表现,很多也祭出了其在2003年的文章,作为对比可以说是非常魔幻了。很多网友说,如果把尿和屎做一通研究估计也能得出结论对抗病毒的有作用的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