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年第4期浙江省药品质量公告》,公布了51批次药品抽检不合格。
在这些不合格药品名单中,中药饮片就有37个,占比高达80%。这其中,藿香正气水、板蓝根、前胡饮片、金银花饮片等常用药赫然在列。
从《公告》内容可知,此次抽检不合格药品涵盖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不合格的药品数量最少,经营环节不合格的药品数量最多。
在所有51批次不合格药品中,有15批次为被抽样单位储存不当,导致虫蛀和霉变,部分则是因为药品有花斑、裂片,部分为药品经营企业储存温度超标。
从不合格项目来看,有性状、含量测定、水分、化学反应、二氧化硫残留量、浸出物等,其中,因为性状被判定不合格的药品有24个,成为最易抽检出药品不合格的项目。
据了解,药材和饮片的“性状”,是指药材和饮片的形状、大小、表面(色泽与特征)、质地、断面(折断面或切断面)及气味等特征。一般来说,中药材来源不正确,种植、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等环节操作不规范,以及人为的掺杂使假、染色、增重、过度硫熏等行为,均可导致中药材及饮片性状不合格。为此,药企务必要重视药品性状检验。
详细名单如下
END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所用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国联质检作为一家综合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站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工作的第一线
坚守产品认证认可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守护的是质量,保障的是公众衣食住行的安全,
肩负的是社会责任,为出具的每一个数据负责。
联系——
守护质量安全的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