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哈,本人不是学医的,也不是搞医务工作的,仅仅是一个幼儿的妈妈,累积了一些日常处理小儿常见病的经验而已,整理一些常见常用的非处方药,跟大家做个交流。
俗话说,有苗不愁长,可小苗苗也不可能一直顺顺当当的长啊,难免有个小感冒拉肚子啥的,如果在父母能确定病因的前提下,我的建议和通常做法是自己服药治愈,医院就诊,少抽血,少打针,少输液。医院排队,挂号,等待,就医,抽血,等报告。。。这样的经历相信作为妈妈一定都少不了,往往排了两三个小时的队伍等来了却是十秒钟开出来的血液检验单,孩子少不了受罪。尤其是在流感爆发季节,通宵的排队等候的滋味相信不少宝妈都记忆犹新,毕竟中国的儿科资源有限。
医院护士和医生也建议家长孩子医院,可以先在家喂药、观察一阵子,也许病情会有好转。尤其冬天,晚上冷,把孩子抱出来可能加重病情。而且现在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医院人太多,一等至少大半天……
下面是我作为一名宝妈累积了一些日常处理小儿常见病的经验而已,整理一些常见常用的非处方药,跟大家做个交流。
一、感冒类药物
小儿氨粉黄那敏颗粒
用于缓解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流涕。个人认为,比较适合于常见的冷感冒,例如吹了冷风啊,淋了雨啊,穿的少冻着了啊,小宝宝不会说话,感冒不舒服的时候常常烦躁易闹,很多时候也许是头痛或浑身酸痛呢,这个药在这方面的镇痛效果也很明显。
小儿感冒颗粒(三九药业)
主要成分有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主治:清热解表,用于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解,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咽红。换言之,这个感冒颗粒适合热感冒后服用,例如流清鼻涕,鼻塞等症状。
板蓝根颗粒
除了上述两种常用的感冒药以外,还不得不提到板蓝根颗粒,感冒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免疫,杀灭体内病毒和致病菌,有利于康复;流感期间和病毒性疾病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抵抗力,避免传染。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尤其在流感猖獗盛行的季节,隔几天全家人喝点板蓝根,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二、退烧类药物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妈妈们平常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发烧了,看着体温计温度嗖嗖嗖的往上升,心里那个纠结呀,退烧药不能滥用,可又担心温度太高了伤着孩子幼小的身体,甚至引起高热惊厥。一般儿科医生都建议,低烧时推荐使用物理方法降温,如冰敷、退热贴等。只有当体温高于38.5°时才能使用退烧药,而且一定要注意该药的用量和间隔时间,切不可过量过于频繁的服用。
布洛芬
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用法:每4小时1次,每24小时不超过5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4小时。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药在市面上分别有两种剂型在售,一种是混悬液,一种是滴剂,两种剂型疗效相同但是用量不同。
因此家长在使用上述退烧药前,可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计算好用量。
三、咳喘类药物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葵花药业)
主治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具有清肺热,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消炎的疗效,是专业、全面治疗儿童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的基本药物。并能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非常适合感冒咳嗽的宝宝。很多宝宝感冒后会有痰,但是孩子小又不会吐痰,所以适当的服用一些化痰的药物还是很有必要的。
咳嗽和发烧一样,虽然时常出现在宝宝身上,但他们却是身体对疾病产生的免疫反应,症状轻微时根本不需要用药。
但如果宝宝出现久咳不止,痰多且浓的情况时,那家长就需要给宝宝用上氨溴索和肺力咳等止咳药。
另外,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不要自己购买一些处方药。而且使用复方感冒药后就不要再使用单一的退烧药或镇咳药了,以免药力重叠。
四、消化类药物
孩子的消化功能弱,又不会控制自己的食量,很容易带来积食、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腹泻等问题,消化不良看似小问题,但严重性其实不容小觑,轻者不爱吃饭,重者便秘高烧。
大山楂丸
主要成分为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因为山楂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进胃蠕动,所含的脂肪酶还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麦芽主要含有淀粉酶及维生素B,神曲含有多种消化酶及维生素B,都是助消化的物质。所以主要功能是开胃消食,尤其对治疗肉食品的积食最为明显。
健胃消食片(江中药业)
主要成分为: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山楂、麦芽,适于消食化积,主治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等症;陈皮行气导滞,具有运脾健胃之功效;太子参、淮山药可健脾益气,补而不燥,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等症。这药酸酸甜甜的,可以泡在水里给宝宝喝了,很方便。
对于一岁以下牙齿咀嚼功能尚不健全的宝宝来讲,有健儿消食口服液可供选择。
小儿七星茶
由薏苡仁、稻芽、山楂、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七味药制成,故名七星茶。功能与主治:开胃消滞,清热定惊。用于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小便短赤。七星茶作为历史悠久的常用小儿中成药,口碑非常好。
五、腹泻类药物
消化道疾病也是儿童常见病。
针对腹泻,一般推荐宝宝服用益生菌,以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
但宝妈们也可以给宝宝使用蒙脱石散,但该药收敛作用很强,也就是说,过量服用很容易导致宝宝便秘。
妈咪爱(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
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肠道内异常发酵,肠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等症。这种益生菌类的药物,主要针对的是乳制品的消化不良,而大山楂丸和健胃消食片则主要治疗肉食品和其他食物引起的积食或消化不良。
康萃乐儿童益生菌Culturelle(康萃乐?)
成分:主要采用益生菌菌种为鼠李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是一种目前研究最充分的益生菌菌株之一。
Culturelle(康萃乐?)益生菌是美国益生菌行业领先品牌,是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益生菌产品,适合体质较弱、抵抗力较低和过敏体质人群,可以有效提高儿童免疫力、促进消化系统健康,对抗腹泻、便秘等。同时也有助于维持儿童天然免疫系统和缓解偶发性消化不良,加上国内儿科专家崔玉涛老师的推荐,相信宝妈们对这个一定不陌生。
丁桂儿脐贴
成分:丁香、肉桂、荜茇,功能: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脐疗法,是通过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敷于脐部,使药物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药物疗法,为我国中医内病外治领域的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属于现代药学中透皮给药系统的范畴。脐部外贴,不打针,不吃药,宝宝无痛苦。这药非常适合于腹部受凉或吃了生冷食物引起的腹泻,由于是外敷药,所以使用起来很方便。
六、蚊虫叮咬类
宝宝金水
由食用酒精、去离子水、野菊花、金银花、薄荷中草药提取液制成,有止痱、止痒、防蚊虫的效果,可以直接滴入洗澡水使用,也可以直接涂抹在患处消肿止痒。
小蜜蜂紫草膏
鼎鼎有名的美国产小蜜蜂紫草膏,全天然,无添加,非常适合幼儿和全家人使用,被蚊虫咬了,或者偶见的皮肤小红点都可以使用,不像咱们小时候用的风油精有一股浓浓的味道,即使弄到眼睛里也不怕,强烈推荐。
七、抗过敏类
患过敏性鼻炎的人都会有一个很深的体会,那就是一旦过敏打起喷嚏来,什么事基本也不用干了,因为干不了。
对儿童而言,花粉、柳絮、鱼虾、鸡蛋等许多物质都可导致身体过敏,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危及到生命。
因此,小药箱中也要常备一些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些药品对过敏性哮喘、鼻炎、眼结膜炎等均有疗效。
八、跌打损伤药
创可贴可以应对细微的伤口,但对于普通外伤,家长还可以备一些碘伏、棉签和纱布,当宝宝意外受伤且不太严重时,可在家中自行对其消毒包扎。
后记:
宝宝生病并不可怕,关键是宝妈们能够临危不乱,冷静的分析、选择最好的方法来帮助宝宝。
1、药品请在正规药店购买,注意保质期和相关准字。
2、小宝宝不喜欢喝药,家里可以备个拔掉针头的注射器,把药水吸进注射器里当做喂药器使用。
3、所有的药物使用,都必须是在能够明确病因的前提下进行的,切记。
最后,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宝妈以及你们的宝宝,都能永远健健康康,开开心心。
奶爸孩子和宝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