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嚏——天气越来越冷,又快到了流感流行季节:
冬季是“流感”的温床,低温天气有利于流感病毒存活。同时,冬季容易受寒,人体抵抗力减弱,病毒便乘虚而入、侵袭呼吸系统。
冬季人们多半时间在室内活动,又因怕冷经常关闭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更容易感染病毒。
冬季气候干燥,在干燥的环境中,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
冬季空气湿度低时,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病毒等易附着在黏膜上,也易患上“流感”。
此外,空气湿度低的时候,流感病毒的繁殖速度加快,而且也容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流感”。
流感跟普通感冒症状相似,却比普通感冒严重,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高热、肌痛、头痛、不适、干咳、咽喉痛和鼻炎等。部分患者可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加重其他疾病,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其他合并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每年冬季流感来临前,网上总会有各种妙招流传:醋熏房间、喝板蓝根、房间放洋葱、用消毒剂打扫房间……与中医药相关的,恐怕就是喝板蓝根了。那么喝板蓝根真能预防治疗流感吗?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中药板蓝根的功效。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主产于江苏、河北。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切片。本品气微,味微甜后苦涩。以片大均匀、体实、粉性大者为佳。生用。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善于清解实热火毒,有类似于大青叶的清热解毒之功,而更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
用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咽痛者,可单味使用,或与金银花、荆芥等疏散风热药同用;若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常与玄参、马勃、牛蒡子等同用。
用治时行温病,温毒发斑、舌绛紫暗者,常与生地、紫草、黄芩同用,如神犀丹;若用治丹毒、痄腮、大头瘟疫,头面红肿、咽喉不利者,常配伍玄参、连翘、牛蒡子等,如普济消毒饮。
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流感病毒、虫媒病毒、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但是,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板蓝根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
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
板蓝根固然是一味好药,但对证下药才是关键。若属于风热、热毒证,可以用板蓝根进行治疗,但若属于风寒证,则不可以使用。而且,冬天寒冷,阳气潜藏,板蓝根为苦寒之品,易损伤阳气,不当使用反而会加重病情!
板蓝根性寒、味苦,健康人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冬季天气寒冷,更不宜用板蓝根冲剂预防感冒,否则会损伤阳气。尤其是小孩和老人,更应该谨慎使用。
小孩以“纯阳”体质居多,脾胃还在发育阶段,消化功能还未健全,如果长期服用苦寒的药物,轻则伤及脾胃,重则影响体质。
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开始逐渐退化,脾胃耐受能力与消化能力已不如成年人,如果长期服用苦寒药物,势必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
由于板蓝根的苦寒之性,除了老年人与小孩应谨慎使用外,体质虚弱而又没有实火热毒症者应忌用,低血压或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此外,中医讲求“中病即止”,如果主要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就要停止用药。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勤晾晒被褥,勤换衣,不共用毛巾手帕等。
3、正确佩戴外科口罩;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4、经常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5、注意保暖,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流感小验方
1.风寒型流感
症见鼻塞、流清涕,口淡,咽痒,恶寒,关节酸痛等。
★推荐使用:苏叶10g、防风10g、桔梗10g、羌活5g、生姜20g。
用法:上方水煲煎至ml,日一剂,温服,服用3-5天。
2.风热型流感
症见鼻塞、流黄涕,咽干,咽喉干痛,头痛,口干,咳嗽等。
★推荐使用:桑叶10g、防风10g、菊花10g、桔梗10g、麦冬10g。
用法:上方水煲煎至ml,日一剂,温服,服用3-5天。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