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姐导读:
还记得小时候预防感冒学校里必发的板蓝根颗粒吗,我们把它当做家庭常用药,冬天预防感冒就喝点,但是新发布的诊疗方案竟然没有板蓝根了!
板蓝根被抛弃了吗?
国家卫计委公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推荐一批抗流感病毒药物,有读者发现,一直被称为抗病毒明星产品的板蓝根不在其中。
《方案》指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化学药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并推荐了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3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型的西药。
中医诊疗方案同样被纳入其中。《方案》建议,患者可使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如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出现了疑问:在SARS、甲流时期的明星药板蓝根颗粒为什么不在推荐目录中?
板蓝根为何被抛弃了?
板蓝根在其包装上和功能主治中都明确提到“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多年以来,板蓝根也是“清热解毒”类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因此,板蓝根当然符合《方案》所说的“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药品特征,自然是有效和可以使用的。
那为什么推荐的方案里面没有它?
其实大家是误解了,方案里面没有板蓝根,不代表它不好,板蓝根作为抗流感用药,已经长达七年之久,家家户户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对于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板蓝根可能没那么有效了,也就是说,板蓝根大家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效果不好的话,也可以尝试其他新的药物。
今年的流感似乎来得有些猛烈,我国多地在遭受寒潮袭击的同时,也遭受了流感的侵袭,且流感的流行强度显著高于往年同期。其中,0-4岁和25-59岁年龄组人群占比最高。
国家卫计委日前就此发布最新版流感诊疗方案,并明确推荐一批抗流感病毒药物,部分中药纳入其中,这是流感诊疗方案时隔七年的首次更新。
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最新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新方案明确了流感的定义、症状、潜伏期等,在推荐药物方面更加明确。
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
新方案明确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等,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西药只推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相比旧版方案,新方案在抗流感病毒推荐药物方面更加明确。抗流感病毒的西药,只推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包括奥司他韦等。
中药推荐连花清瘟胶囊银翘解毒类
新方案将中药治疗纳入其中,成人推荐使用连花清瘟胶囊、银翘解毒类等中成药,过去的抗流感明星药物板蓝根不在推荐之列。
儿童推荐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新方案首次推荐了儿童抗流感的中成药,包括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并特别提醒,没有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给儿童使用。
预防流感有妙招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种类型,有时也称为A、B、C三型。所以不管甲流也好,乙流也好,他们都是流感的一个类型。其中甲流相对来讲流行的规模比较大,乙型病毒一般引起局部流行,甲型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发生变异。
不过今年的这波流感以乙流为主,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一般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疗,时间可以持续3-5天。”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一个非常好的预防手段。每年的九到十月份可以开始流感疫苗的接种,6月龄以上儿童均可接种(除个别对于疫苗过敏者)。
流感疫苗是每年接种一次,因为世界卫生组织会针对下一年的流感有可能发生流行的菌株做一个流感预测,再针对这个可能的菌株做出当年的疫苗,所以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除了接种疫苗呢,流感的预防手段跟普通感冒差不多,要尽量保持房间开窗通风,适当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少去室内的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多饮水、保证休息。
小编说两句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
典型”流感以突然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为特征,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