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板蓝根叶子做染料,纯棉白布料就可以“幻化”成带有迷人蓝色印记的笔袋、枕头,甚至是袜子、围巾等。如果印染时用细棉线扎出任意形状,那么每一件作品都将拥有独一无二的纹理,这便是中国传统工艺——蓝染的魅力。
温州90后姑娘徐倩,从传统手工艺中嗅到商机,在杭州开设工作室,将蓝染产品延伸至各类手工艺品与日用品,走出了属于她的一片“蓝色天地”。
徐倩徐倩,温州永嘉人,“二三米”蓝染Studio主理人
1结合专业所学走上蓝染之路
虽是女孩子,但由于性格大大咧咧,徐倩的朋友们习惯称呼她为“倩哥”。“倩哥”是永嘉人,年出生,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她与蓝染的接触,始于大学期间。
“现在的服装设计普遍以数码印刷为主,这让我感觉过于单一、设计受限,我本身比较喜欢刺绣、印染等传统手工艺,大学时开始接触植物染方面的书籍。”倩哥说,在毕业设计时,她还专门通过牛仔工艺了解了最传统的染色工艺——蓝染。
▲建缸、染色、裁剪……每一件蓝染作品都需纯手工制作。
蓝染是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其工艺中又有蜡缬、绞缬、夹缬等花纹的印染。蓝染的原料是采自深山里的板蓝根叶子,将这些蓝草放在染缸里发酵制靛后用于布料的印染。“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说的就是这种工艺。
大学毕业后,倩哥正式走上蓝染之路,开始从事传统染色相关的工作。她还曾多次跑到瑞安、乐清等地拜访优秀工艺大师学习传统蓝染技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
2与师妹一拍即合创办工作室
年4月,倩哥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了同校的师妹惠阳,两人经过几番磨合,最终成功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工作室:“二三米”蓝染Studio。“‘二三米’是指在一个染缸内,一次只能染两三米布,少量出精品,蕴含了一种工匠精神。”倩哥说。
惠阳是广东人,在大学学的是染整专业。在工作室内,惠阳主要负责染色工作,而倩哥偏向设计与市场开拓。
惠阳告诉记者,她在遇到倩哥时,她已经在为民宿设计蓝染主题的软装,两人兴趣相投、理念一致,因此一拍即合。“我们特别聊得来,倩哥是温州人,很有商业头脑,我们从设计制作笔袋等蓝染文具开始,产品范围不断扩大,现在已涉及装饰画、门帘、室内软装、袜子、帽子、T恤衫等各类产品。”
▲工作室内的部分产品
倩哥的工作室位于杭州下沙大学城内,为了拓宽客户群体,倩哥两人参加义乌文博会“拉客”;与其他年轻工作室联合发起“城市蓝染”行动,推出合作产品进一步扩大蓝染影响力;去年底又在“苏宁金融”平台推出众筹商品,不到三天就达成了1万元的目标金额……对于自己的创业之路,倩哥感慨万千:“这一年的变化真的很大,我们就是凭着一腔热血去干。”
3计划将温州元素融入蓝染制品
蓝染古朴厚重的色泽和奇妙玄幻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为之沉迷。但蓝染的过程并不简单:建缸、染色、裁剪、冲洗、风干、熨平……每一件蓝染作品都需经历重重步骤,且都是纯手工制作。
▲蓝染过程
实际上,“二三米”蓝染Studio与温州有着剪不断的渊源。除了不断向温州的蓝染工艺大师取经外,倩哥还从瑞安的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采购所有蓝染原料。该博物馆是我国首个由非遗传承人创办的蓝夹缬博物馆,一年待游客近2万人次,在非遗的学术研究、作品创新、培养传承人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把传统东西变成最时尚的元素,正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倩哥无奈地表示,日本的蓝染工艺源自中国,但现在他们的发展却要好得多,比如日本的剑道服就一直坚持使用蓝染工艺。“蓝染等植物染织工艺耗工耗时,但经济效益未必高,所以在传承中难免出现断代,我们现在就希望能够将蓝染产品延伸扩展至各日用品类别上,进一步提升它的经济价值,同时宣传蓝染技艺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让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不断传承下去。”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在外创业,但倩哥有着浓郁的家乡情结。她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把温州的山、水以及畲族风情等元素融入到蓝染制品中,等到时机条件成熟,她还会把工作室迁回温州,在家乡土地上进一步发扬传统手工艺。
来源:综合温州晚报、网络
编辑:温乐
猜你喜欢
封面人物曾被当成车间工人到如今全国多家店,这个温州人要做国内蹦床公园“第一人”刚刚!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开幕,温商领读浙商宣言,温企温商受表彰封面人物
这个温州人放弃百万年薪回乡创业,如今他的企业年产值超4亿苍南一门三代摄影家,跨界卖便当做到一天多份!
商务合作/提供稿件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