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蓝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板蓝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海南植物志》,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学名为Strobilanthescusia(Nees)Kuntze,是在年正式命名发表的;别名还有马蓝、南板蓝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爵床科马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板蓝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福建、台湾、浙江;通常生长在潮湿地方。
3,外形特点
为多年生一次性结实的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基部外倾,稍木质化,高约1米,一般成对分枝,幼嫩部分和花序有锈色鳞片状毛。
单叶对生,叶片柔软,纸质,椭圆形或卵形,长10-20公分,叶边有粗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2公分左右。
穗状花序直立,长10-30公分,苞片对生,花萼5深裂,花冠浅堇色,花冠圆筒形,顶端内弯,喉部扩大成钟状,檐部5裂,雄蕊4个,11月开花;
蒴果长2公分左右,无毛,种子卵形。
二,板蓝的主要用途
第一,板蓝的叶含有蓝靛染料,我国古代中部和南部、西南部人们常作染料栽培利用。
第二,它的根、叶药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功效。但不是现在人们叫的“板蓝根”,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