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作为河北省继塞罕坝林场之后,首个整县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成功案例,受到了中央主要媒体的高度 (本报记者耿建扩陈元秋)
《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年12月03日《新闻和报纸摘要》)
央广网北京12月3日消息(记者孟晓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河北省井陉县地处太行东麓,曾是全国最大的钙镁产业聚集区,有全国最大的煤炭二级交易市场,因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受极大破坏。近年来,井陉摒弃传统粗放发展模式,从“开山放炮、靠山吃山”到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好路子。
冬日太行深山,寒意逼人,井陉县吕家村村民正排练乡村实景剧《梦回吕家》。村民李贵荣说,虽然村子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但以前交通闭塞,荒山秃岭,村民只得外出打工。如今,靠着一条“太行天路”,好日子才算有盼头儿了。
李贵荣:现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万万没想到我那小毛驴还当上明星了,又当演员,又拍照,给我挣钱。
井陉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但多个矿山让这里“千疮百孔”,生态破坏面积长期居于石家庄地区首位。
年,井陉依托丰富的古村落原生态资源,建成一条全长60公里的古村落旅游环路,将吕家村、于家石头村等几十个古村落“串珠成链”,同时修复生态打造“天路山地多彩经济带”,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井陉县吕家村党支部书记吕义青:在年年人均0多块钱,现在年年我们能达到10多块钱。
生态惠民的同时,井陉产业结构也走上了一条生态高颜值、经济高质量的新路。
井陉县生态文明办常务副主任刘国建:实现了矿山的重组,效益增长到一个多亿。我们钙镁行业通过升级改造,产品由原来的多一吨,现在提升到多。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今年,井陉获得第四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下一步还将加大“治”的力度,擦亮绿水青山底色,增添生态产业的亮色,探索县域绿色发展的“井陉样板”。
整理
韩晓红石泽鹏
编辑韩晓红
邮箱
jingxingfab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