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315/4789159.html
8月26日,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现场推进会上,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在讲话中表示,下一步甘肃省将从突出良繁体系建设等八个方面的系统建设,全面推进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提档升级。
(一)突出良繁体系建设,提升中药材优质种苗统繁统供水平。种子种苗对整个中药材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省大宗中药材大黄、甘草、柴胡、板蓝根等品种缺少新的品系,优质种子种苗供应率不足30%,远远不能满足我省中药材优质药源基地建设。下一步,每年建设优质种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5万亩,力争通过3-5年示范带动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达到20万亩,优质种子种苗供应率达到50%以上。
(二)突出示范基地建设,提升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水平。今年,我省在陇西、岷县、宕昌、文县建成了4个万亩以上的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等模式,集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机械化种收等技术的试验示范,其中柯寨镇张家湾村、福星镇庞家岔村两个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成效显著,为我省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下一步,将通过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推广宕昌、陇西等成功经验,每年建设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50万亩,力争通过3-5年示范带动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达到50%以上。
(三)突出现代技术装备建设,提升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水平。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甘政发〔〕40号),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高质高效发展。逐步推广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技术集成配套创新。
(四)突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严格中药材生产活动监管,加强投入品监管执法,严格限制种植过程中化学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用量和频度,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和各类激素。格证准出等制度,实现全程可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五)突出产地加工建设,提升中药材产业化经营水平。依托核心基地和区域中心市场,支持中药材企业建设加工生产线,鼓励加工工艺升级改造和创新,提高中药材产地加工的集中度和管理水平,提升全省中药材产地加工比例,力争通过3-5年,全省中药材饮片和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65%。一是加强加工基地建设。紧紧抓住我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试验区的机遇,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形成“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中药提取—生物制药”产业链条。二是加强贮藏设施建设。以陇西为中心,发挥“南药北储”的优势,支持中药材生产基地贮藏保鲜设施建设,力争通过3-5年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提高10%。三是加强综合利用能力。对药材生产过程产生的非药用部位、药材及饮片加工过程产生的下脚料等进行资源化利用,延伸产业链条。四是打造一批中药材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产业强镇、现代产业园和加工强县。引导惠森、菁茂、昊泰等中药材重点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围绕陇西、岷县、渭源、民乐、宕昌、靖远等中药材产业大县,创建3个中药材产业强镇、打造8个省级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和7个中药材加工强县。
(六)突出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中药材品牌营销水平。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以两个“三品一标”为抓手,强化产区环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道地药材认证,构建起“甘味”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协同发展、互为支撑的“甘味”中药材品牌体系。一是做大做强已入选的陇西黄芪、岷县当归、渭源白条党参、文县纹党、靖远枸杞等5个“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和扶正药业、渭水源、长征药业等15个“甘味”企业商标品牌,继续支持民乐板蓝根、民勤甘草、西和半夏、礼县大黄等道地中药材优势产区和中药材重点龙头企业创建“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通过3-5年,全省“甘味”区域公用品牌累计达到15个、“甘味”企业商标品牌累计达到50个。
(七)突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药材科技创新水平。加强农科教推合作,产学研结合,依托省内涉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推广、科技型企业的优势科技力量,组建产业技术体系,建立省、市、县三级专家技术服务队伍,围绕药材种质创新、良种推广、集约育苗、野生驯化、生态种植、绿色防控、保质储藏、系列加工等关键环节,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技术集成、展示与培训,指导各地开展技术推广与服务。
(八)突出保险体系建设,提升中药材抵御风险能力。按照农业保险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靠实各级政府、保险机构、农民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建立防范和化解中药材种植期间自然风险和收获期市场价格风险的长效兜底保障机制。力争到年底保险覆盖面达到当年种植面积的40%。完善定损理赔机制,实现应赔尽赔、应赔快赔,有效分散农户种植风险,增强种植信心,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提供风险保障。
来源:网易甘肃
编辑:赵婧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