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正时洛阳牡丹盛开的季节,正在举办的第35届洛阳牡丹花会上,游人如织,正所谓“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隶属于洛阳的嵩县,距离洛阳市区70多公里,这里虽然被称为“中原绿肺”、“洛阳后花园”,但却是国家级贫困县。
这里地处豫西山区,境内伏牛、熊耳、外方三山环抱,伊河、汝河、白河三条河流分别注入黄河、淮河、长江,有“一县跨三域”的说法,全县95%是深石山区,人均耕地不足0.8亩,大都是瘠薄的坡耕地。
年被确定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的嵩县,年建档立卡共识别出贫困村95个,贫困人口2.16万户7.02万人,到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至户人,贫困人口规模居全省第12位,贫困发生率全省第5位。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总体来看,嵩县在河南省属于山区大县、人口中等县、经济欠发达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全县经济底子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扶贫战略思路,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的工作思路,嵩县县委、嵩县人民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举全县之力,用非常之策,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年10月,嵩县人民政府出台《嵩县金融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一、两年的努力,实现全县16个乡镇95个贫困村每村能够获得-万元的信贷配给,基本保证贫困户发展生产贷款和搬迁户建房贷款需求。对原来已实施过互助金项目的贫困村,逐步回笼资金,按新的管理模式运行。
根据《嵩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核办法》文件要求,县金融办会同县人行、县银监办对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年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并给予奖励,以鼓励金融机构继续做好金融扶贫工作。
地里“种”出的脱贫希望
“去年,我试种了一亩板蓝根,今年打算再种一亩半山楂。”66岁的赵根奇指着面前的山坡地说。
这是距离县城3公里的何村乡箭洼村,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盘旋而上,放眼望去,群山连绵起伏,层层的梯田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斑斓。
赵根奇老人告诉我们,他家住箭洼村牛岭组,老两口是孤寡户,现在和侄女一家三口住在一起。他家有村里分的4亩地,其中一亩是坡地。
赵根奇老人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大都是山地,种粮食看天收,亩产斤左右,一年到手也就0多元钱,其生活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现在种板蓝根亩产公斤,药厂以10元一斤收购,每亩收入0元。”
老人指着面前手指粗的小树说,这些山楂树是刚刚种上的,树苗是该县的龙头药业公司顺势药业免费提供的。“在坡地种植,成果后每棵树单产公斤左右,药厂包收购,怎么算都比种粮食划算,我们算得明白。”老人弯腰从地里捡出一块小石头放在了路边。
看着眼前坡地上种的山楂树苗,老人告诉我们,等山楂树挂果了以后,像这片地可以套种,种花生、板蓝根、黄芪等作物,收益会更高。老人的话里透着对生活的希望。
记者了解到,嵩县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适宜中药材生长。全县中药材种类多达种,其中柴胡、山萸肉、血参、二花、连翘等以其质地纯正、有效成分含量高享誉中药界。
在悬挂着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牌匾的会议室里,身着统一工作服的顺势药业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何广政,娓娓地讲述着该企业的扶贫故事。
何广政向记者介绍:“嵩县出药材的历史悠久,群众有传统的中药材种植习惯,掌握了丰富的中药材种植经验。”要说“地标”产品,柴胡当之无愧。“嵩县产柴胡早在《嵩县志》里就有记载,又因嵩县各地均产柴胡,属嵩县一大特产,故又称为‘嵩胡’。我们这儿产的柴胡根粗气浓,有效成分‘总皂甙’含量高于其他产地同类产品。还有山楂和连翘,都是地道药材。”
顺势药业工人正在加工药材
在会议室的展示柜里,展示着该厂生产的茵陈汁、板蓝根、消食健胃片等产品。何广政告诉记者,这些中成药都是利用当地的中药村生产的。他拿出一罐该厂出产的“茵陈汁”,告诉记者,茵陈具有清热解毒,平肝利湿的作用,制成饮料后,深受市场的欢迎。“嵩县遍地都是宝。我们就是利用当地的资源对口帮扶嵩县何村乡箭洼村进行脱贫的。”他说。
他告诉记者,公司从年开始,针对该村的地理及土地条件,帮助农户发展山楂、板蓝根、丹参等中药材种植。年至今公司先后向该村投入各项资金50余万元,免费向户(其中建档立卡户)村民提供种子、种苗,并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发展山楂、板蓝根、丹参等中药材0余亩,公司与种植户签订种植回收合同,到采收季时由公司负责收购,平均亩产效益由过去的1元增长为0余元,届时药材种植户可增收余万元,平均每户可增收余元。顺势药业还吸纳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工厂就业,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
“药厂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支持,特别是农发行以优质特色服务支持企业发展。”何广政告诉记者,从8年开始,农发行嵩县支行连续九年向公司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中药材短期贷款0万元,给予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产品营销、基地建设等方面强有力的支持。
顺势药业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帮助对口乡(镇)、村发展生产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依靠土地能脱贫,靠双手更可以致富。在隔壁旧县镇沟门村,以香菇产业撬动扶贫杠杆,正让周边贫困户的生活发生着改变。
“上有老、下有小,家门口就业,真好!”在嵩县嘉华食用菌有限公司的一间厂房内,十几名工人正按照分工熟练地分拣着刚从菌棚采摘下来的香菇。分拣车间也是扶贫车间,在里面工作的大都是没有太多文化知识,年老体弱的贫困户。一进车间就能看到墙上挂着“大爱心连心、扶贫手拉手”的宣传语,车间门口公示着“嘉华食用菌公司扶贫名单”。一个正在工作的老人说,“干活不用跑远,天天有活干,每月还不少挣工资。”看得出,他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
在种植香菇的大棚里,记者采访了正在劳作的费现珍。她告诉记者,她家有5口人,以往靠种地每年仅0多元的收入。看到村民养殖香菇赚到钱后,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费现珍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她从年3月到嘉华食用菌工厂打工,熟悉了香菇的生产过程,尤其是在公司的培训室里,学到种植的技术。之后她便向银行贷款,承包了5个香菇棚。现在每个大棚大约有2个菌棒,能摘70多筐香菇,以一筐40斤算,每斤5-7.8元,一个棚每年都能挣2万元钱。“场地、菌棒都是公司出,香菇摘下来可以自己卖,也可以按市场价卖给公司。”
她告诉记者:“村里像她这样在这里包菌棚的还有很多户。也有一些贫困户岁数大、干不动了,就把政府给的扶贫资金托管给公司,这样每年一个棚也能分红2万元。”
陪同采访的嵩县农商银行旧县支行副行长彭龙峰告诉记者,“公司+基地+农户”这是嘉华食用菌的扶贫模式,从年开始,因扩建菌棚遇到资金难题,嵩县农商银行提供“龙头企业扶贫贷款”帮助他渡过难关,利率是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3.%,并且不断增加额度,目前贷款余额还剩万元。该公司目前员工有多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87户,去年脱贫40多户,还剩40多户。
谈到这些没有脱贫的农户,嘉华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宏伟告诉记者:“针对不同情况的贫困户,我们有四种方式帮扶脱贫。第一种,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实行政府扶贫资金存管,每年分红;第二种,贫困户来公司务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计酬;第三种是来公司包菌棚生产;第四种是贫困户来公司订购菌棒,带回家养殖。并且全程提供技术培养指导,并按市场价全部回购包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嘉华食用菌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采摘香菇
“抓企业、建龙头,通过企业发展、形成产业优势,辐射带动千家万户,是嵩县产业扶贫的关键举措。”嵩县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嵩县山多沟多,传统农业产业发展受限,而沟域经济、特色农业潜力很大。今年,嵩县将持续立足地域特色,用足用活政策,大力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扶植壮大龙头企业,尽快形成“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截至年3月末,嵩县农商银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2亿元,其中直接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款余额万元,发放给能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其他个人贷款余额万元,发放给能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企业贷款余额1.7亿元。
旅游扶贫之“嵩县模式”探索
“要说我们村子里的旅游能发展起来,农行真是帮了大忙。”刚到木札岭景区附近,路口边第一家农家宾馆的店主李素芳便对记者说。
站在路口放眼望去,平整干净的道路边一排排农家宾馆整齐而立,以序号命名的农家宾馆反映了当地人朴实而不喜修饰的性格。记者注意到,路边的农家宾馆以两、三层居多,还有一、两栋是四层,五层的农家宾馆只有一栋。说起这里面的缘故,李素芳笑着说:“从房子就能看出谁家穷、谁家富,钱都在房子上呢,有钱就多盖一层呗。”
李素芳是龙王村木岭组人,今年46岁。她的农家宾馆有三层,有80-90张床位,光去年净利润赚了近20万元。
李素芳告诉记者,“穷的娶不起媳妇”这就是0年前车村镇的贫困写照。她告诉记者:“家里以前靠在坡地上种荞麦为生,有时跟着家人上山捡柴火,赚个一块、两块的。家里的衣服都是大孩穿完小孩接着穿,冬天里面添点棉花缝缝当袄子穿,夏天再拆开把棉花拿出来穿。”说着她便潸然泪下。
年,嵩县政府开始开发扎木岭景区,政府号召村民建农家宾馆。“你看那边的那栋就是第一家农家宾馆。那是我大姐李双趁家开的,她是第一个下河抓螃蟹的人。”李素芳指着路口斜对面“1号农家宾馆”说,“从宾馆10多间客房到现在80多间客房。我们不但挣到了钱,还带动6、7个附近村民在宾馆工作。6月-10月是木扎岭景区的旅游旺季,大巴车一辆接着一辆送来游客,根本不用愁客源。”听得出,她对生活的欣喜和满足。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在扶贫攻坚中,嵩县依靠“一县跨三河”的自然环境优势,针对“旅游是最大优势、脱贫攻坚为最艰巨任务”的县情,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以白云山、木札岭、天池山景区为龙头,带动周边乡村在餐饮、住宿、交通、商业、建筑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就业安民、创业富民和发展惠民;以“旅游扶贫”为中心,推动旅游与扶贫、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和休闲农业有机结合,形成“旅游带动、脱贫加快”的生动局面。
农行嵩县支行工作人员向木札岭家庭宾馆店主了解情况
数据显示,年,嵩县全县接待游客.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益37.6亿元,旅游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例达68%,全县贫困人口由年的8.46万人减少到年底的4.67万人,在旅游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嵩县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模式。
“农行在车村是群众普遍认可的银行。”农行车村镇分理处主任黄永恒告诉记者,“建家庭宾馆时,家家户户都是在农行贷的款,现在有的把农行贷款还完了,就把赚的钱还放在农行存着,这是群众信得过我们。”
农行嵩县支行从9年开始向车村镇龙王村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主要支持家庭宾馆旅游产业,当地村民依托旅游产业在农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下,从以前的普通民房变成了现在“别墅式”家庭宾馆。目前该支行已累计向农户发放三户联保小额农户贷款0多人次,金额0多万元。10余年来,全村85%以上村民都在从事旅游发展,现已建成农家宾馆家,商户32家,旅游产品畅销省内外。目前,龙王村农家宾馆已成为河南省农家宾馆经营示范基地,而且每年都在以张床位递增。
走在街上,路两旁的人们热情地和黄永恒打着招呼,并邀请他进来坐坐。街道拐弯过去是姚红家的12号农民宾馆,看到黄永恒过来,她热情地迎了过来说,多亏了黄永恒给她介绍的农行三户联保农户贷款,才能让自家的农民宾馆越盖越高。
姚红是龙王村的妇女主任,之前靠丈夫一人打工养家,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她最初接触农行贷款还是在办理“惠农卡”的时候。农行在当地做“惠农卡”宣传并到各家各户上门办理,细致周到的服务给她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这是她认识农行的开始。后来做家庭宾馆需要贷款,姚红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行。
“三户联保门槛低,贷款也不难,除此之外,黄永恒的儿子还跟我家孩子是同学,他儿子经常来我家玩,我信得过他。”坐在自己宾馆院内,姚红告诉记者,“我们家最开始是瓦房,接待能力也不强。后来扒了重盖,先盖一层,做家庭宾馆攒住钱了就再加盖一层。”看着如今自家三层的宾馆,姚红的喜悦笑容始终挂在脸上。现如今,她不仅能够守着家就能赚钱,旺季还需要雇人帮忙,大半年就能获得20多万元的纯利润。
龙王村只是车村镇生态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车村镇里先后建成木札岭、卧龙谷等旅游景区12个,累计搬迁深山独居散居贫困群众户人,完成6个村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7元,贫困人口由1.6万人减少到人。目前,全镇年旅游产值6亿元,带动就业1.3万人,户均增收2万元,帮助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用活扶贫贷款
鲍社委是个很爽朗的豫西汉子,他的笑声很有感染力。“我现在养了有30多头牛,还在县城里开了家牛肉汤馆。”
今年38岁的鲍社委家住纸房乡秋盘村,地处嵩县南部深山区,距离县城20多公里,因为他养牛经验丰富,就牵头成立了扶贫互助社,带动村里贫困户一起养牛。
在邮储银行嵩县支行的帮扶下,他享受小额扶贫贴息贷款,目前共贷款10万元,养了30多头牛。如今,他在县城里开了牛肉汤馆,就用自己喂得牛做原料,生意还不错,算下来每年也有十几万的收入。
邮储银行嵩县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县扶贫、财政、民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建立贫困村扶贫互助社的规定程序,组建贫困村扶贫互助社时,贫困户入社比例必须达到入社农户总数的70%以上,其余为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带贫能力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像鲍社委这类致富能人,我们提供资金,他发挥自己所长带头帮扶贫困户,脱贫效果非常明显。”据了解,在鲍社委的模范带动下,现在村里有30-40户开始养牛,其中规模最大的养殖了14头牛。
“养牛最大的开销就是购买牛犊,这也是我在邮储银行贷款的主要用途。”鲍社委说,“2个月的牛犊市场价一般是0一头,养大后转手能卖1.6万。把牛赶到山上放养就行,顶多再准备点桔梗,不用花什么钱。豫西牛销售市场就在嵩县,有专门的牛贩子上门收购,销路也不用发愁。”有了邮储银行的资金扶持,他打算5月份再进几头牛,扩大养殖规模。
截至年12月末,邮储银行嵩县支行全年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户,金额.5万元,年截至3月底放款户共计万元。
成立扶贫互助发展合作社是秋盘村探索的一种新型互助模式。以户为单位,根据自愿原则入社,并提供养牛技术支持。“扶强带弱”,让大家“结对子”互助,共同脱贫致富。
据介绍,嵩县扶贫办用活、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式,以贫困村互助金项目资金和县政府投入的风险金为基础,放大专项资金的扶贫效益,形成对贫困群众的长期动态资金支持机制,构建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群众参与“三位一体”,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金融扶贫新格局。
具体来说,按照“项目扶一点,政府筹一点,农户集一点”的原则,以贫困村扶贫互助社为依托,以贫困村互助金项目资金、社会无偿捐助资金、驻村单位扶持资金和农民交纳的互助资金为资本金,县政府投入的风险金存放在承贷银行,承贷银行将资本金、风险金放大五倍,确定贫困村信贷规模。各贫困村组织入社农户按照“三户联保”的办法,向承贷银行申请贷款。对按期还款农户,下次贷款可获得更大额度、享受更低利率,承贷银行以此积累信用记录,形成农村信贷良性循环。截至目前,嵩县每个贫困村都成立了扶贫互助社。
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嵩县县委、县政府将继续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省委“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的工作思路,紧盯“24个贫困村和10名贫困群众脱贫”的目标,计划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4.63亿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再看“九山半岭半分川”的嵩县,这里山川壮美,文化深厚;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民纯朴,勤劳盼富。这个被人们誉为洛阳后花园的形胜之地,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在全县人民脱贫攻坚的不懈努力下,正在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成为名符其实的大花园。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
夏先清马仁海王松苏畅
本期执行主编
马仁海编辑制作
阳爱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