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宏观方面
1、国务院再出大招20条措施激发国内消费潜力
国务院办公厅昨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继23日发文促进文旅消费后的又一重磅文件。《意见》从创新流通发展、培育消费热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财税金融支持、优化市场流通环境五大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进一步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上海统计学会副会长陈新光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消费已经连续5年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复杂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国办印发促消费系列文件对于我国经济‘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主任关利欣对上证报表示,《意见》一是立足流通与消费之间的协同关系,强调流通供给端改革创新;二是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居民在便利消费、品质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智能消费、夜间消费、假日消费等方面不断升级的需求,将有效促进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2、沪指顶住风浪站上点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额创年内新高
在海外市场一片风声鹤唳的背景下,A股走出独立行情。
周二,A股三大股指跳空高开,此后全天维持强势运行,收盘涨幅均超过1%。上证综指收复点整数关口,盘中逼近8月以来新高。
分析人士表示,A股现在遇利空不恐慌,逢消息面有利则放量上涨,这一特征是反复筑底的多头市场信号。
三大指数昨日均高开高走,放量上涨。沪综指早盘跳空高开0.56%,并一路震荡向上,最终报收于.19点,上涨38.62点,涨幅1.35%;深证成指早盘跳空高开0.68%,报收于.18点,上涨.79点,涨幅1.86%;创业板指早盘高开0.69%,报收于.12点,上涨27.32点,涨幅1.71%。昨日两市共成交亿元,相比前一交易日增加约两成。
28个申万一级行业普涨,白酒、家电、汽车等大消费板块涨幅领先,五粮液、泸州老窖、爱尔眼科、迈瑞医疗等一批个股股价刷新历史高点。
汽车板块涨幅居前,宇通客车大涨7.97%,上汽集团上涨3.87%,广汽集团和华域汽车涨幅均超过5%;家电板块涨势强劲,老板电器和华帝股份涨幅均超过8%,格力电器上涨2.18%,美的集团上涨1.98%;食品饮料板块也强势上涨,山西汾酒大涨6.06%,五粮液上涨3.89%,泸州老窖上涨2.74%。
成长股也加入大幅反弹行列。互联网板块中,迅游科技、三六零等个股涨停;电子设备板块中,东信和平和苏大维格等个股涨停;通信板块中,中国卫通上涨5.85%,中信国安和东方明珠等个股涨幅均超过2%。
8月27日收盘后,MSCI对A股的纳入因子将从10%提高至15%。按照以往经验,北向资金往往在指数调整生效当日尾盘大举扫货,形成脉冲行情。
类似一幕昨日再度上演,北向资金全天表现出强烈的买入意愿,早盘净流入超过60亿元。尾盘,北向资金“如期”出现脉冲,买入额在最后3分钟的集合竞价阶段出现急剧放量。截至收盘,北向资金实现净买入.71亿元,为今年以来最大单日净买入额,在历史净买入额排名中居第四。
此前,北向资金曾在年11月2日净买入.85亿元,12月3日净买入.41亿元。随后不久,上证综指迎来超过点的大反弹。北向资金两次逾百亿元的大额净流入,足以称得上“精准抄底”。
年初至今,北向资金继续保持流入态势,年内已合计净买入.75亿元。
3、千亿市值公司数量逼近牛市峰值巨头阵营重构
一批代表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正获得越来越多资金的认可。截至8月27日收盘,已有77家A股上市公司的A股股份市值(下同)突破千亿元大关,距离年牛市高点时87家的最高纪录只差10家。
放在宏观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氛围的大背景下来看,“千亿阵营”再次向前一轮牛市时的纪录发起冲击有着深刻的意义:一方面,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格局的变化让行业龙头公司脱颖而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伴随着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国资本市场正变得愈加成熟理性,给予龙头公司更大的 随着今年3.08万亿元新增地方债发行时限的临近,广东、四川、浙江等逾20个省份的全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已使用完毕。
业内人士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全年限额剩余已不多,其中新增专项债仅剩.25亿元余额待发,年末剩余的专项债额度或可为部分专项债已经发完的地区提供额度。
现代研究院整理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总计发行只地方政府债券,债券规模为.64亿元。其中,新增债券合计发行.05亿元,约占新增限额的88.99%。新增一般债券合计发行.31亿元,完成94.49%;新增专项债券合计发行.75亿元,完成进度86.62%。
从发行量来看,广东新增债券发行最多,西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大连发行量均不超过亿元。从全年限额来看,河北全年额度剩余最多;从一般债券来看,广东、江苏、四川等地的全年新增一般债券额度已使用完毕。
为了尽快发挥地方债资金使用效益,稳投资稳经济,财政部此前要求地方政府争取在9月底前完成全年新增债券发行。这意味着剩余约亿元新增债券将在8月、9月两个月内完成发行。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表示,考虑到年内新增地方债限额发行渐近尾声,后续政策可能为使用往年剩余额度“开前门”。
7、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要容忍宏观杠杆率适度抬升以稳增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昨日发布的《中国杠杆率报告(年二季度)》显示,今年二季度宏观杠杆率上涨了0.7个百分点,此前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该实验室提醒,要把握好稳增长与稳杠杆的动态平衡,从助力稳增长的角度,需要容忍杠杆率特别是中央政府杠杆率的适度抬升,将重点放在体制、结构与效率改革上。
Ⅱ行业方面
1、我国年内预计将在50个城市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
27日,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举办的5G智联未来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透露,根据当前规划,年我国预计将在50个城市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
今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企业发放了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5G正式进入商用推广发展新阶段。截至目前,我国5G商用发展开局良好,产业生态不断成熟,网络建设方面稳步推进。
据韩夏介绍,截至7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核发5G设备进网批文7张、进网标志37万个,多项5G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围绕产业链有效配给资金链和创新链的局面初步形成。按照当前规划,年我国预计将在50个城市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
韩夏表示,下一步我国一是进一步加快5G网络建设,加快建成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高效运行的5G网络;二是构筑5G产业新生态,研究制定5G跨行业应用指导政策和系列融合标准,孕育成长一批“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的示范企业;三是营造5G发展环境,加强5G标准制定、应用推广、行业管理等方面政策协同,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协作,强化科技、金融、财政等政策支持,形成合力推进5G商用发展新氛围。
“同时,我国5G产业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诺基亚、爱立信、高通等企业均已参与我国5G市场,国内企业也在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韩夏说。
2、券商小心:代销理财产品瞎忽悠要吃罚单
近日,一则监管罚单指向了理财产品违规宣传。华泰证券因在代销资管产品过程中,使用未经报备的宣传推介材料,收到了江苏证监局的一纸罚单。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中介机构宣传不当、虚假宣传等行为屡禁不止,监管层近日也出重拳整治这一乱象。26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通知,就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宣传行为提出了具体限制措施。
8月26日,江苏证监局发布公告称,经查,华泰证券在代销“聚潮资产-中科招商新三板I期A、B专项资管计划”过程中,存在使用未经报备的宣传推介材料的情形。该行为违反《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第十条的规定,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决定对华泰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
该资管计划由浙商基金下属机构上海聚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华泰证券为资金托管方和销售方,分AB两期计划,共发行1.8亿元,于年1月29日到期。年5月,该产品被曝发生违约,未能如期兑付。
根据投资者在网上的公开信内容,指出华泰证券在销售该产品时,在路演材料中用“伟大企业的摇篮”“历史性的机会”等词汇描述,并指出有销售人员声称有内部员工大量购买。而在产品违约后,投资者催讨资金时,却被公司告知,不清楚所投股权公司经营现况、财务状况,也不清楚理财资金去向。
今年以来,券商代销金融产品的违规被监管处罚不在少数,问题则主要集中员工“飞单”,也就是向投资者推荐不属于本机构正规销售范围的产品。像华泰证券因为宣传推介不规范吃罚单的,在券商中却并不多见。
今年以来,多家私募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被当地证监局采取监管措施,违规情况多涉及承诺收益、虚假宣传等。此次头部券商也因宣传违规领到罚单,释放出监管正在强化管理的信号。
金融产品销售宣传、合规性趋严,对券商内控及适当性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一家中型上市券商经纪业务人士认为,理财顾问一般是出于销售业绩压力、利益诱惑等原因,通过违规销售、虚假营销来获取自身利益。要从根源上解决,首先要向员工宣导市场监管要求,持续强化员工合规意识,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另一方面,券商也需要对自身的业务模式进行变革,改变以通道收入、金融产品销售收入为主的运营模式。投顾也要加快转型,在深入了解投资者需求及风险偏好的基础上为其进行资产配置,而非单纯给投资者推销理财产品。
3、银行注意:这类保单不能卖给高龄和低收入人群
“保险产品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是你们没有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在一次行业大会上,面对台下数十位辖内保险机构高管,一位地方保监局领导丝毫不留情面,批评当下的“销售误导”现象。
这是机构不愿触及的痛点,更是行业久治难愈的顽疾。目前,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和基金的适当性(KYC)要求都有详细严格的要求。记者从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银保新政《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中发现,有多条规定明确引导银行在销售代理保险产品时,也应将保险产品“卖对人”。
具体来看,银保新政第三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及其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应当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与风险承受能力测评,根据评估结果推荐保险产品,把合适的保险产品销售给有需求和承受能力的客户。”
银保新政还对两类客户做了明细规定要求:低收入人群(投保人年收入低于当地最近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龄人群(投保人年龄超过65周岁或期缴产品投保人年龄超过60周岁),针对以上两类人群,商业银行及其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向其销售的保险产品原则上应为保单利益确定的保险产品。
这意味着,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变额型等人身保险产品和财产保险公司非预定收益型投资保险产品等将被剔除在外,只能向上述两类人群销售传统型保险产品。
另外,银保新政还规定,给上述两类人群销售银保产品时,保险合同不得通过系统自动核保现场出单,应当将保单材料转至保险公司,经核保人员核保后,由保险公司出单。保险公司在核保时应对投保产品的适合性、投保信息、签名等情况进行复核,发现产品不适合、信息不真实、客户无继续投保意愿等问题的不得承保。
针对非低收入人群和非高龄人群,银保新政允许销售保单利益不确定的保险产品,但是又针对以下四种情况进行了明细规定:趸缴保费超过投保人家庭年收入的4倍,年期缴保费超过投保人家庭年收入的20%、或月期缴保费超过投保人家庭月收入的20%,保费缴费年限与投保人年龄数字之和达到或超过60,保费额度大于或等于投保人保费预算的%,在这四种情况下,应在取得投保人签名确认的投保声明后方可承保。在投保声明中,投保人应表明投保时了解保险产品情况,并自愿承担保单利益不确定的风险。
此外,银保新政还规定,对于保单期限和缴费期限较长、保障程度较高、产品设计相对复杂以及需要较长时间解释说明的保险产品,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开拓销售专区,通过对销售区域和销售从业人员的控制,将合适的保险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
业内人士认为,从上述多条规定中不难看出,银保新政强调了产品是否适合、投保人是否有经济实力、真实的购买意愿、风险自担这几点。这将从源头防范销售误导,使保险销售模式向需求导向型转型。
4、多家公司披露产品进入新版医保目录
随着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下称“新版医保目录”),一些上市公司近日陆续披露了其产品进入目录的情况。今日,香雪制药、仁和药业披露了相关公告。据上证报不完全统计,截至28日,已有36家公司发布了此类公告。
香雪制药的公告显示,公司共有81个产品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其中甲类53个、乙类28个,主要产品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小儿化食口服液、橘红痰咳液、橘红痰咳液煎膏等继续进入。此次退出的产品则主要有乙酰螺旋霉素片(2个文号)等5个产品。另外,公司有3个产品由原医保乙类药品调整为医保甲类药品。
仁和药业共有个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化药个,包括甲类70个、乙类40个,重点品种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缓释片、复方甘草片、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等;中成药个,包括甲类48个、乙类62个,重点品种有大活络胶囊、大活络丸、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通窍鼻炎胶囊、小儿咽扁颗粒、健儿清解液、强力枇杷胶囊等。公司表示,与前一版目录相比,公司产品新进入14个品种,退出11个品种。
新版医保目录于8月20日公布后,贝达药业、兴齐眼药于21日火速披露了其产品入选情况。截至28日,已有福安药业、神奇制药、尔康制药、金陵药业、广生堂等36家公司发布了产品进入新版医保目录的公告。
根据规定,新版医保目录将自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述多家公司均表示,新进产品和重点产品入选,将对今后的药品销售和长远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比如,香雪制药表示,本次公司产品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将使更多患者受益,也有利于促进该等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从长期看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仁和药业也表示,公司重点品种和新进产品入选国家医保目录,将对今后的药品销售和长远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不过,也有部分公司的主营产品被调整出新版医保目录,进而影响到利润。
比如,新三板公司博大制药公告,公司目前生产及销售产品有三种,其中依达拉奉注射液是主营品种,形成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占据了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较大比例。此次依达拉奉注射液未能入选新版医保目录,可能对公司药品销量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一定拖累。
博大制药提出了应对措施,称目前公司正持续加强销售团队人才建设,医院开发力度,积极应对政策的变化。同时,公司正在研发新产品利伐沙班、左乙拉西坦、新品、新品,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并外购新的产品来扩充公司的在售产品,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能力。
Ⅲ企业方面
1、夯实城商行“领头羊”地位北京银行上半年净利润近亿元
8月27日,北京银行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中考”成绩单,城商行“领头羊”地位进一步夯实。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9.64%;实现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8.56%。
2、东方明珠控股东方有线助力广电5G建设
东方明珠27日晚发布的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0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7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7.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8%。此外,公司公告,拟受让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信投”)持有的东方有线2%股权,从而实现对东方有线的控股。本次收购完成后,东方有线作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将积极参与广电5G建设。
根据半年报,在文化传媒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东方明珠通过改革创新,主营业务发展稳定向好,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智慧广电文娱+”。“智慧广电文娱+”的内涵是以BesTV融合媒体平台为核心,以OPG云为技术支撑,以文娱内容以及垂直产业应用服务为产品形态,以有线网、电信网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渠道载体,开展全渠道全终端全产业链的智慧运营。
数据显示,目前,公司已初步打通内部影视、游戏、新媒体、购物、旅游等18大业态,实现了IP全产业链开发;用户中心已汇聚万用户数据,形成16大类用户画像标签。
3、中兴通讯上半年业绩翻倍5G进展亮点纷呈
随着5G的到来,A股科技股龙头之一的中兴通讯正加速奔跑。
中兴通讯28日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2%;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4.71亿元,同比增长.8%。中兴通讯去年同期为净亏损78.24亿元。
同时,中兴通讯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约38亿元至46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亏损72.6亿元)增长.34%-.36%。其中,第三季度盈利约23.29亿元至31.29亿元,同比增长.65%-.38%。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中兴通讯表示主要是由于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所致。其中,在政企及能源业务上,截至目前,公司的uSmartCloud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多个商用局;能源产品已服务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家运营商,部署超过个数据中心。
除了业绩,中兴通讯的5G进展同样亮点纷呈。
公司半年报显示,公司将5G作为发展核心战略。目前在无线方面,公司已经在全球获得25个5G商用合同,与全球60多家运营商开展5G合作。在5G承载领域,公司已经完成30多个5G承载商用局和现网实验。在光传送领域,多维整形技术和新一代FEC实现BG传输距离提升30%,大幅降低BG部署难度和升级成本。政企及能源方面,重点投入研发安全可靠的金融级交易型数据库GoldenDB,实现中国金融行业首个大型股份制银行核心业务下移实践。
对于未来,中兴通讯透露,将持续加大5G研发投入,高度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新药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