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草药66板蓝根,封神演义

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的根。菘蓝是两年生植物,第一年长大叶儿,第二年长茎,开出黄色十字小花,很像白菜,因此得名菘蓝,菘就是白菜的意思。又有爵床科马蓝的根入药,但称为南板蓝根。板蓝根叶子叫做大青叶,古代用它做成染料,制作过程中的下脚料叫做青黛。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Woadorglastum;Isatisindigotica)的根。

菘蓝,菘(sōng)是白菜的意思,因为这种蓝像白菜,所以叫做菘蓝,怎么像白菜呢?

菘蓝是两年生的植物,第一年长大叶儿,第二年才开花结果。萝卜、白菜都是这样的。

菘蓝在第二年的时候会长茎,在茎的顶端开出很多黄色的小花,花瓣十字形,这是十字花科的特点。这个时候是不是和白菜非常像了?

菘蓝的根就是板蓝根,那位说了怎么不叫菘蓝根?小永还没有考证明白板蓝二字究竟怎么回事,等弄清楚了再补充吧。不过,板蓝根除了菘蓝根外,还有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也入药叫做板蓝根。

为了有所区分,菘蓝根叫做北板蓝根,马蓝根叫做南板蓝根。后来国家药典做了规范,将菘蓝根列为正品,叫做板蓝根,而马蓝根称为南板蓝根。可能涉及利益不多,没有引起像昨天南北金银花正名的争论。

如果读过以前的红蓝花(回复42查看),就知道蓝不是一种颜色,而是能够做靛青的一种植物,这种植物就是板蓝根,它的叶子叫做大青叶,古代用它做成染料,制作过程中的下脚料叫做青黛。大青叶、青黛分别都是中草药,明后天讲。今天重点还是说板蓝根封神的事儿。

板蓝根的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清热解毒已经讲了很多了,不再重复。传染病中医称为瘟疫。为什么会患瘟疫?中医称是由于感受疫气,也叫做疫毒。这种毒在人体发病的表现,会出现:高热、神昏、皮肤出血、甚至呕血、吐血、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等。板蓝根能够解这种毒,所以常常用来治疗流感、流脑、痄腮,也被用来防治多种传染病。

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就用它来治疗大头瘟,一种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的疾病,类似现在的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等,创立了名方普济消毒饮。小永用它治疗过针眼(麦粒肿),西医说化脓需要切开,患者恐惧,吃了三副普济消毒饮就消退了,后来用它治疗顽固性痤疮也不错。

板蓝根的封神演义

板蓝根的制剂

板蓝根究竟什么时候被制成各种制剂,小永也不清楚。只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年村里流行感冒之时,大队喇叭就会喊小孩子赶紧去打预防针,同时再会吃上板蓝根。那个时候的板蓝根是方块儿状的,像糖一样,还很好吃,挺怀念的。后来那种板蓝根糖块就消失了,慢慢出来了各种板蓝根冲剂、板蓝根颗粒。

非典与板蓝根

昨天说金银花提到了非典,中医认为非典是温病的一种,可以称为瘟疫,是一种流行性的传染病。有人质疑中医,认为非典胜利得益于及早借助呼吸机,和中医没关系。呼吸机没有争议,但加用中医药治疗存活的患者,后遗症大大减少。当年的广州中医院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患者73例,全部治愈出院,达到了零死亡,无后遗症。

也正是非典时期,作为官方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了非典的中医治疗方案,并提到板蓝根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其实,在官方发布之前,板蓝根早就脱销了。

流感与板蓝根

年的非典之后,国家对于大的流感再也不敢怠慢,从H1N1到H7N9,每次流感,官方都会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涉及到中医药防治时,都可以看到板蓝根的身影。由于板蓝根频频由官方发布,人们才开始戏称它为万能的神药,有人作诗:流水的传染病,铁打的板蓝根。

埃博拉与板蓝根

年的埃博拉没有传到中国,所以没有看到官方发布的板蓝根身影,不过板蓝根自告奋勇,想前往非洲拯救世界。结果人家摆摆手说NO,板蓝根被推下了神坛,而且还遭到了全民质疑、调侃和彻底的否认。

世界卫生组织是这样答复的:由于没有针对埃博拉的特异性药物,最医院卫生工作者利用严格性感染控制操作程序提供重症支持性治疗。可通过所推荐的防护措施来控制感染。

关于板蓝根的反思

中医药与瘟疫

翻开人类历史,造成人类大量死亡的,不是战争,也不是地震、海啸,而是瘟疫。中世纪的黑死病(鼠疫)夺走了欧洲三分之一多的人口生命。中国历朝历代皆有瘟疫,但古人就是凭借中医理论,逐渐积累经验,靠着草根树皮和瘟疫斗争,才保证了我们民族繁衍。清朝末年鼠疫流行,也是凭借温病学派的崛起而未造成惨重的伤亡。中医治疗瘟疫的方子有很多,防治瘟疫的中药更多,板蓝根只是其一。

除去了大瘟大疫,小时候的流感还少啊?鸡瘟、猪瘟更多。以前农村里,眼睁睁看着家里养的鸡患了鸡瘟,蹦跶两下,倒地身亡,谁舍得扔掉啊,拔了毛,收拾干净,就炖着吃了。小时候经历的流感可能比现在的H1N1和H7N9严重得多,只是信息发达了,你天天听到看到,自然就警惕了。现在医学能够分离找到病原体,并且给它分别命名,以前不知道病原体怎么办?就不治疗了?

温病学与瘟疫

昨天提到了中医的温病是外感热病的统称。温病有很多种,有风温、湿温、暑温等,还有一个特殊类型,就是瘟疫,因为具有传染性,短期内众人得病,而且症状相似,因为中医把它还称为天行时疫。古人观察到这些病的特点:发病急剧,证情险恶,并且大多伴有高热、头身痛、出血等等表现,因此称之为疫毒,并总结出一整套治疗规律,建立完善了温病学体系。就是靠着这些规律,古人战胜了一场场瘟疫。

中西医的巨大差异

中西医认识疾病的巨大差异体现在病因上。西医的致病因素非常明确,细菌叫什么名字,病毒是哪一种,都会有明确的说法。对于传染病,病原体则必须明确,否则无法治疗。而中医的病因则十分简单而且含糊,各种疾病不外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倦损伤等。而对于所有瘟疫,不管你病原体是啥,中医都叫做“疫毒”。

病因学认识的差异,导致了治疗上的巨大差异。中医在传染病病原体明确之前,就能够以温病理论指导,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而西医则断然不可,因为病原体不知道,无从下手啊。在中医看来,无论是非典、流感、还是禽流感,以温病学理论指导,大体治疗方案相差不多,所以治疗方药也出入不大。因此才会出现非典吃板蓝根、流感吃板蓝根、禽流感吃板蓝根……

当传统中医遭遇现代科学

讲熊胆的时候,我们说到了这个话题,现代的社会,再也不是含含糊糊的时代了。现代科学背景下,SARS、H1N1、H7N9,都被你简单称为“疫毒”,谁信你啊?不说你是骗子,也会说你是疯子。医学随着科学的进步还会更加精细,传统医学只会更加尴尬。

也正是医学的进步,才形成了现在针对传染病的严格的隔离控制操作程序,以及重症的支持治疗方案,这确实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毋庸置疑,应该加强科普宣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讲不出子午卯酉,一味的鼓吹板蓝根,确实只会适得其反。这是传统中医遇到的尴尬,中医应该自醒,尽量用现代科学武装自己。

无辜受害的板蓝根

不过板蓝根在这场争辩中,其实是受害者。板蓝根预防感冒,在民间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这就好比是痛经喝红糖水、中暑喝绿豆汤一样被世人熟知。哪个做过临床试验?哪个发表了研究论文?只是突然放在世界







































治白癜风哈尔滨哪家医院好
早期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hq/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