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喂宝宝吃药,会有很多小问题困扰着爸爸妈妈。比如宝宝刚吃完药就吐了,到底该不该补喂,又该补喂多少?哪些药得热水吃,哪些又不能用热水?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呢,接下来就为您简略解答。
一、吃药、吃饭怎么搭才更好!
1。饭后服用的药物占大多数
宝宝吃的很多药都建议在饭后服用,比如对肠胃刺激较大的药物,这时候,如果胃里有食物,就可以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再比如阿莫西林,饭后吃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再比如益生菌类,胃里的食物可以给益生菌宝宝提供充分的营养,这样他们在“干活”时也会更加卖力,更好地发挥作用。
2。维生素D饭后或随餐吃
因为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宝宝吃的油脂类食物可以更好地促进它消化吸收,因此建议随餐服用或饭后服用。
有的宝妈也知道这一点,于是直接把软胶囊里的维生素D挤进奶瓶和配方奶一起喂给宝宝,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推荐的。
因为脂溶性的维生素D很容易沾到奶瓶壁上,而本身要喂的量就很少,宝妈把药从胶囊里挤出来会损失一点,再沾在奶瓶壁上一点,宝宝可能吃到的就更少了,所以这样就可能吃不够推荐剂量的维生素D了。
3。蒙脱石散饭前服
蒙脱石散是一种宝宝常用的治疗腹泻的药物,它的作用原理是在肠道内吸附病毒和细菌,然后当宝宝拉粑粑时把它带出体外,而如果饭后服用或掺到米汤里和食物同服,就会吸附食物去了,所以在宝宝服用蒙脱石散的前后1小时,最好都不要吃东西哦!
当然,在给宝宝用任何药之前都要记得仔细阅读说明书和医生的医嘱,看明白药物的有效成分、适应症、给药途径、剂量等重要信息,以免在错的时间以错的方式,又喂了错的剂量!
二、吃药和热水有时并不配!
大家吃药时都习惯倒点热水,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药都可以用热水吃,对宝宝而言就更是,有些药物遇热后会改变,药效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因不良服用方法而让宝宝有生命危险!
1。维生素C泡腾片
维生素C不稳定,遇热后易被还原,会破坏成分而失效,所以不建议把维生素C泡腾片泡到热水里,可以泡到凉开水或温水中,然后等气泡完全消失、药物溶解,再喂给宝宝。
另外,千万不能直接给宝宝喂各种泡腾片,因为它会遇水分散释放产生大量泡沫,如果直接喂给宝宝,大量的气体急剧充斥气道,有可能引起宝宝窒息!
2。止咳糖浆
止咳糖浆需要覆盖在发炎的咽喉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才能起到快速缓解咳嗽的作用,如果用开水或热水冲,会降低糖浆的黏稠度,导致无法形成保护膜,从而影响疗效!
有的妈妈说,其实我知道,但我家宝宝就是不肯喝,可能味道太浓又太冰,不兑水又怎么办呢?
其实可以用滴管或没有针头的针管喂,喂药时用滴管或针管压住宝宝的舌头,从舌根处慢慢往嘴里推药,因为舌根处味觉不敏感,这样可以降低宝宝吐药的可能,而且还能保证剂量准确!
3。活疫苗
如脊髓灰质炎糖丸和轮状病毒疫苗等活疫苗都不能用热水服用,因为如果用超过40℃的热水冲服,会导致疫苗失活,就不能起到免疫的作用了。
4。益生菌
宝宝常服用的妈咪爱、培菲康等益生菌,遇热后其中的活性菌会被杀死,因而也是不能用热水服的。不过爱把益生菌混进米汤里再喂给宝宝的妈妈,可以等米汤凉些了再混入就可以啦!
5。抗生素
热水会降低抗生素的药效,因此给宝宝吃抗生素类药品时,也最好用凉水或温水冲服。
三、吐药了如何再补喂呢?
一到给小宝宝喂药,新手妈妈就头疼,可能好不容易才给宝宝喂下去的药,一转身,就又全吐出来了。于是想再补喂一次,但又觉得刚刚吃的药可能已经咽下去一部分了,怕再喂的话弄不好就中毒了,于是万般纠结,那到底要不要再喂一次呢?
对于吐药补喂的问题,应该以15分钟为界!
如果是吃完药15分钟内吐了,药物此时还没来得及被身体吸收,需要再喂1次,而且是按原剂量补喂;
如果是吃完药1个小时以后才吐,那就不要补喂了;
如果是在15分钟到1个小时之间吐了,是否要补喂还得根据具体药物的吸收特点再具体分析,这时宝妈就要根据自家情况再咨询医生了。
四、其他的一些喂药的注意事项
1。喂完铁剂就喂奶?
宝宝服用铁剂后不能马上喂奶,因为奶中有钙和高磷酸盐,会与铁络合而生成沉淀,影响铁剂的吸收,所以宝宝在服用铁剂后应至少间隔一小时再喂奶,不过可以在服用铁剂后适量喝些果汁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维生素C能促进铁剂的吸收。
2。捏着宝宝鼻子喂药?
不要捏着宝宝鼻子喂药,不要在宝宝哭闹时喂药,也不要在宝宝平躺是时喂药,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呛咳,而且还会让宝宝越来越害怕和抗拒吃药。
3。骗宝宝说药是糖?
不要把药说成糖水哄骗宝宝吃,否则宝宝混淆概念以后很容易误服药品,引起药物中毒!之前就有新闻报道,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其中两个拿出饼干和薯条跟大家分享,第三个小朋友没有零食,于是就忽然想到可以拿家里的“糖”跟大家分享,然后这三个小朋友都不幸因误服过量而中毒了。
再跟大家提醒一下,也要记得千万别把成人药、樟脑丸等放到宝宝能拿得到的地方,不然好奇宝宝真的什么都会吃的。
最后还有两点温馨提示送给大家:
1.秋冬是感冒多发季,曾有媒体报道有的幼儿园为了预防流感,让全园小朋友都喝板蓝根颗粒,有些妈妈也秉承着没病用药先预防的原则,家里常备板蓝根,希望能预防流感。
其实,目前除了疫苗没有任何药能预防感冒,而且板蓝根也不是谁都能吃,妈妈们别盲目给宝宝用板蓝根啦!
2.有的妈妈误以为丙球蛋白是一种“高级补针”看到宝宝面黄肌瘦,胃口不好,还爱生病,就道听途说,想尽办法给他打两针丙种球蛋白调理一下,希望能提高抵抗力。
而实际上丙种球蛋白并非补药,妈妈们可不能把它当成补药给宝宝用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