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匠心中张国立苦苦寻觅那绝美的蓝与

你真正了解大理吗?对于大理,你又有着怎样的印象?是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还是苍山的雪,洱海的月;其实最纯粹的大理,不仅在浪漫的苍山洱海之间,更在白族百姓的手中……“风带走了沙,雨带来了花,白族的姑娘把扎染带回了家”,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是中国民间独特的染色工艺。在洱海西面的苍山脚下,有一个古朴的村落名叫周城,这里流传着一项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手艺——白族扎染;段树坤、段银开夫妇所创办的“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便扎根在此。最近开播的《非凡匠心2》中“匠心传播大使”张国立和青年演员余少群所体验的白族扎染便取景于此。段树坤,段氏家族扎染第十八代传人,大理白族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十四岁学染布开始一直致力于染出自己心中能代表大理白族的那片“蓝与白”;段银开,扎染民间工艺大师、白族扎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生于扎染世家,从七岁开始扎花,将原本三十多种传统针法发展到了一百多种。三十年来两人夫唱妇随,一个扎花一个染布,遵循着传统工艺的制作工序,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搭建成了传承白族扎染技艺的主要阵地。扎染以生白布或棉麻纺白布为原料,采用纯天然的板蓝根、臧红、黄连素、艾蒿等熬制染料。《非凡匠心》中三人饮下的“染料”便是由板蓝根制成。在段树坤心中,只有板蓝根才能染出大理白族那抹最纯粹的蓝,其他任何的染料都代替不了。然而大理周城的板蓝根却越来越少,为了守护心中的那抹蓝,尽管种植难度也很大,段树坤也依旧扎了棚自己种植。如果说板蓝根成就了扎染中那独特的蓝,那么扎花却成就了扎染中的那片白。扎花是扎染工艺最重要最独特的步骤,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而缝扎时针脚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使扎染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样,因此这份美丽是独一无二的。缝扎、浸染、漂、凉、晒,白族扎染便是这样的“不用针线的刺绣,不经纺织的彩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langena.com/bgfb/13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